一种纺织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7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烘干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烘干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支撑,所述烘干箱的左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烘干箱的右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烘干箱的上表面设有排气孔,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贯穿至烘干箱的右侧外表面,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电热箱,所述电热箱的左侧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烘干筒,该纺织烘干机通过设置密布均匀的烘干孔来提高布料烘干的均匀度,从而有效避免了布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而导致经济损失,另外又通过设置布料引导部件,方便了布料引导操作也避免了人工手动引导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A textile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烘干
,具体为一种纺织烘干机。
技术介绍
纺织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在纺织过程中,需要对染好的湿布料进行烘干,但是现有的烘干设备因烘干部件设置不合理造成布料烘干不均匀,易引起布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而导致经济损失,另外在布料穿过烘干箱时缺少必要的引导部件,操作麻烦,人工手动引导易造成烫伤,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烘干机,以解决但现有的烘干设备因烘干部件设置不合理造成布料烘干不均匀,易引起布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而导致经济损失,以及在布料穿过烘干箱时缺少必要的引导部件,操作麻烦,人工手动引导易造成烫伤,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烘干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烘干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支撑,所述烘干箱的左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烘干箱的右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烘干箱的上表面设有排气孔,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贯穿至烘干箱的右侧外表面,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电热箱,所述电热箱的左侧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孔,所述烘干筒的左右表面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焊接于烘干箱左右内壁。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正面与背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四滚筒。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滚筒。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筒之间传送连接有传送网,所述传送网的表面粘贴固定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铰接有卡板,所述卡槽的另一端焊接有卡口,所述卡板的内表面焊接有齿扣,所述卡板的另一端铰接有卡扣。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正面设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转轴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烘干机通过设置密布均匀的烘干孔来提高布料烘干的均匀度,从而有效避免了布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而导致经济损失,另外又通过设置布料引导部件,方便了布料引导操作也避免了人工手动引导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烘干筒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3第一通孔;4烘干箱;5烘干孔;6烘干筒;7传送网;8电热箱;9鼓风机;10固定板;12电机;13电机转轴;15皮带;17第一滚筒;18第一转轴;21排气孔;23第四转轴;24第四滚筒;25第二通孔;35卡槽;36齿扣;37卡板;38卡口;39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一种纺织烘干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烘干箱4,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撑2,两个第一支撑2分别焊接在烘干箱4的左侧两侧,烘干箱4的左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3,烘干箱4的右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25,烘干箱4的上表面设有排气孔21,排气孔21用于烘干布料时排出湿热的水蒸气,烘干箱4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鼓风机9,鼓风机9的型号为F4-72,鼓风机9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至烘干箱4正面的电源开关处,鼓风机9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贯穿至烘干箱4的右侧外表面,鼓风机9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电热箱8,电热箱8的型号为GZX-9030MBE,电热箱8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至烘干箱4正面的电源开关处,电热箱8的左侧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长方形烘干筒6,参阅图1和图5,烘干筒6的上表面设有均匀密布的烘干孔5,布料通过该均匀密布的烘干孔5的上部时,由于烘干孔5分布均匀从而使鼓风机9鼓出的热风均匀的通过烘干孔5的孔道向上喷射作用于布料,从而使布料均匀的烘干,避免了布料烘干不均匀导致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进而避免了经济损失,烘干筒6的左右表面焊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另一端焊接于烘干箱4左右内壁用于支撑固定整个烘干筒6的位置。参阅图1,烘干箱4的正面与背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四转轴23,第四转轴23的表面套接有第四滚筒24用于支撑传送网7与传送网上烘干的布料防止布料坠入烘干筒6的表面引起布料灼烧损坏,参阅图1,第一支撑2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滚筒17,参阅图1和图3,两个第一滚筒17之间通过传送连接有传送网7,传送网7的表面粘贴固定有卡槽35,卡槽35的一端铰接有卡板37,卡槽35的另一端焊接有卡口38,卡板37的内表面焊接有齿扣36,卡板37的另一端铰接有卡扣39,当需要烘干布料时通过启停电机12将卡板37转动至烘干箱4的第一通孔3的外侧,然后打开卡扣39掀起卡板37将布料放在卡槽35内合并卡板37并将卡扣39扣入卡口38处,当布料引出至右侧后解开被扣住的布料即可将布料缠绕收集,通过固定布料可以便捷的将布料经过烘干箱4引出,操作方便并可避免安全隐患。参阅图1,底座1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的型号为YEJ180M-4,电机12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至烘干箱4正面的电源开关处,电机12的正面设有电机转轴13,电机转轴13的表面套接有皮带15,皮带15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转轴18的表面,通过启动电机12可带动传送网7的转动从而使布料匀速的通过烘干箱4进行烘干。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烘干布料前通过启停电机12将卡板37转动至烘干箱4的第一通孔3的外侧,然后打开卡扣39掀起卡板37将布料放在卡槽35内合并卡板37并将卡扣39扣入卡口38处,启动电机12当布料引出至右侧后解开被扣住的布料即可将布料缠绕收集,通过固定布料可以便捷的将布料经过烘干箱4引出,操作方便并可避免人工引布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随后启动电热箱8、鼓风机9和电机12继续进行烘干操作,由于烘干筒6呈长方形且烘干筒6的上表面设有均匀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烘干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烘干箱(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撑(2),所述烘干箱(4)的左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烘干箱(4)的右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烘干箱(4)的上表面设有排气孔(21),所述烘干箱(4)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贯穿至烘干箱(4)的右侧外表面,所述鼓风机(9)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电热箱(8),所述电热箱(8)的左侧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烘干筒(6),所述烘干筒(6)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孔(5),所述烘干筒(6)的左右表面焊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端焊接于烘干箱(4)的左右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烘干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烘干箱(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撑(2),所述烘干箱(4)的左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烘干箱(4)的右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烘干箱(4)的上表面设有排气孔(21),所述烘干箱(4)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贯穿至烘干箱(4)的右侧外表面,所述鼓风机(9)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电热箱(8),所述电热箱(8)的左侧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烘干筒(6),所述烘干筒(6)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孔(5),所述烘干筒(6)的左右表面焊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端焊接于烘干箱(4)的左右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4)的正面与背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四转轴(23),所述第四转轴(23)的表面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灵杰花边线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