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45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和车辆,所述的安装结构可构成车辆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设于车架上的安装座,并于安装座上构造有减震器安装单元以及弹性元件安装单元,该安装结构还包括加强板,该加强板固设于车架上,并贴合支撑于安装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可方便的同时构成减震器以及弹性元件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减少零件数量,降低车辆成本,并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结构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安装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安装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后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可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而后悬架系统的减震器可加快振动的衰减,限制车架和车轮的振动。因此弹性元件和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对车辆的舒适性和平稳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的车辆上,用于安装弹性元件的弹性元件支撑座,以及用于安装减震器的减震器支撑座是独立布置在车架上的,存在零件数量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安装结构,以能够可较好的安装减震器及弹性元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可构成车辆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且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固设于所述车架上,且于所述安装座上构造有减震器安装单元以及弹性元件安装单元;加强板,固设于所述车架上,并贴合支撑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车架的横梁固连,且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横梁的一端间隔设置、而使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可与所述横梁围成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上相邻的两所述横梁固连,且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与两端的所述横梁分别围成有腔体。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车架的、位于所述横梁一端的纵梁固连,且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纵梁的一侧间隔设置、而使所述安装座及所述加强板可与所述纵梁围成沿所述纵梁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单元包括构造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安装托盘。进一步的,环所述安装托盘的周侧构造有安装托盘加强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托盘加强单元包括若干由所述安装托盘的内壁延伸至所述安装座边缘的加强筋槽。进一步的,于所述加强板上布置有若干塞焊孔。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横梁的底面相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通过将安装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的安装单元集成于同一安装座上,可方便的构成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加强板的设置可有效提高安装座的强度,满足弹性元件及减震器的安装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可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零件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应用有如上所述的安装结构。本技术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安装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结构的另一角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D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2-纵梁,3-安装座,31-翻折边,32-弹性元件安装单元,33-加强单元,331-加强筋槽,34-减震器安装单元,35-安装座本体,36-第一弯折部,361-第一弯折边,362-第一平行边,37-第二弯折部,4-加强板,41-加强板本体,42-第三弯折部,421-第三弯折边,422-第三平行边,43-第四弯折部,44-第五弯折部,401-塞焊孔,51-第一腔体,52-第二腔体,53-第三腔体,6-横拉杆支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可构成车辆悬架的减震器及弹性元件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如图1至图2所示,该安装结构包括固设于车架上的安装座3,且于安装座3上构造有减震器安装单元34以及弹性元件安装单元32,该安装结构还包括固设于车架上的加强板4,该加强板4可与安装座3的底面相贴合,并可构成对安装座3的支撑。弹性元件和减震器均属于车辆后悬架系统,其中弹性元件可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而减震器用以加快振动的衰减,限制车架和车轮的振动,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弹性元件,例如可以为螺旋弹簧和减震器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车架具有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纵梁2,以及沿纵梁2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两纵梁2之间的若干横梁1,上述的安装结构具体固定在两相邻的横梁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减震器及弹性元件均为对称布置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本实施例中将以其中一侧的安装结构为例对其进行介绍。安装座3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呈长板状,该安装座3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两横梁1固定连接,为了保证该安装座3的连接强度,该安装座3的一端具有向车辆顶部、也即向上翻折的翻折边31。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靠近该翻折边31的横梁1上固设有横拉杆支架6,由于横拉杆支架6占据了安装座3与横梁1的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中,该翻折边31具体贴合在该横拉杆支架6的侧面上。上述弹性元件安装单元32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构造在安装座3上的安装托盘,螺旋弹簧于该安装托盘上的固定方式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安装托盘的强度,以可对螺旋弹簧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该安装托盘的侧壁上构造有安装托盘加强单元33。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安装托盘加强单元33包括自安装托盘的内壁延伸至安装座3边缘的若干加强筋槽331,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加强筋槽331具体为两个,且两加强筋槽331的一个与纵梁2正交设置,两加强筋槽331的另一个与横梁1正交设置,并靠近于和该安装托盘相近的横梁1,优选的,各加强筋槽331的底部与安装托盘的底面相平,以使该安装座3具有较高的强度。上述减震器安装单元34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减震器安装单元34与上述的弹性元件安装单元32沿纵梁2的长度方向上串接设置,该减震器安装单元34具体包括贯穿该安装座3设置的安装孔,减震器于该减震器安装单元34上的固定方式也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的加强板4可构成对安装座3的支撑,以可提高安装座3的强度。本实施例中,该加强板4的结构如图1所示,加强板4的两端与两横梁1固连,该加强板4的一侧与纵梁2固连,且该加强板其随形于加强板4、而可与安装座3的底面相贴合,从而可较好的支撑安装座3。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安装座3及加强板4靠近横梁1的端部间隔设置,使得安装座3和加强板4可与两横梁1分别围成有腔体,以可保证安装结构的强度,保证减震器与弹性元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可构成车辆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且所述安装结构包括:/n安装座(3),固设于所述车架上,且于所述安装座(3)上构造有减震器安装单元(34)以及弹性元件安装单元(32);/n加强板(4),固设于所述车架上,并贴合支撑于所述安装座(3)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可构成车辆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以及减震器于车辆车架上的安装,且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座(3),固设于所述车架上,且于所述安装座(3)上构造有减震器安装单元(34)以及弹性元件安装单元(32);
加强板(4),固设于所述车架上,并贴合支撑于所述安装座(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及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车架的横梁(1)固连,且所述安装座(3)及所述加强板(4)靠近所述横梁(1)的一端间隔设置、而使所述安装座(3)及所述加强板(4)可与所述横梁(1)围成沿所述横梁(1)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及所述加强板(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上相邻的两所述横梁(1)固连,且所述安装座(3)及所述加强板(4)与两端的所述横梁(1)分别围成有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及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车架的、位于所述横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兵邹升阳王文栋胡帅任翠肖于祥欢宋红双孙玉徐波王彬彬武军冯昆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