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及抽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99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及抽滤装置,包括:套管,自身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试管的容纳腔;密封塞,连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口位置并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将密封塞连接在套管管口位置,并与套管一体成型设置,并且密封塞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过孔与容纳腔相连通。这样可以在抽滤过程中将试管直接通过密封塞放入套管中,也可以在抽滤结束后直接将试管从套管中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后续试验操作,降低样品检测前处理损失,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Rubber plug type analytical solution receiving bracket and suction fil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及抽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滤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及其包含的抽滤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溶液而言,常需要抽滤操作,通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进而对溶液进行净化。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抽滤设备,将过滤瓶安装在漏斗上,首先通过抽滤瓶的瓶口放入试管,然后将密封塞塞入抽滤瓶的瓶口,紧接着将漏斗插入到密封塞上。在抽滤瓶上连接有真空泵,当启动真空泵后在抽滤瓶中形成负压,从而带动过滤瓶内部的溶液进行过滤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这种抽滤设备,当抽滤操作完成后,需要单独将试管从抽滤瓶中取出,在取出过程中容易发生试管侧倾,造成试管内部的液体外流,从而造成抽滤得到的溶液的浪费,进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抽滤设备容易造成抽滤得到的溶液浪费、进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缺陷。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包括:套管,自身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试管的容纳腔;密封塞,连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口位置并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密封塞的所述过孔内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孔圆心位置延伸的凸棱。优选地,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设置有至少两层。优选地,所述凸棱自身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凸棱的半径与所述试管的半径一致。优选地,所述凸棱自身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凸棱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试管的半径。优选地,所述密封塞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塞垂直相连的支撑环。优选地,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沿轴向延伸的镂空部。优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试管底端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凹陷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抽滤装置,包括:上述提供的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漏斗,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的所述支撑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将密封塞连接在套管管口位置,并与套管一体成型设置,并且密封塞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过孔与容纳腔相连通。这样可以在抽滤过程中将试管直接通过密封塞放入套管中,也可以在抽滤结束后通过挤压柔性套管直接将试管从套管中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后续试验操作,降低样品检测前处理损失,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2.本技术通过在密封塞中设置朝向过孔圆心位置延伸的凸棱,可以使试管在实验过程中更加稳固,并且凸棱采用柔性材质,可以加大试管的稳定性与装置的密封性。3.本技术提供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密封塞远离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密封塞垂直相连的支撑环,在进行抽滤操作时,支撑环用来对漏斗进行支撑,同时可以加大抽滤漏斗与密封塞的密封性。4.本技术提供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沿轴向延伸的镂空部,可以在抽滤过程中更易于透气,也易于观察试管刻度。5.本技术提供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套管与试管底端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用来容纳套管的底端,可以使试管在抽滤过程中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显示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内部剖面图;图2显示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的部分俯视图;图3显示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套管;2-密封塞;3-凸棱;4-支撑环;5-镂空部;6-凹陷部;7-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包括套管1和密封塞2。密封塞2连接在套管1的管口位置并与套管1一体成型设置,密封塞2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7,过孔7与容纳腔相连通,过孔7内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孔圆心位置延伸的凸棱3,支撑环4设置在密封塞2远离套管1的一端并与密封塞2垂直相连,镂空部5设置在套管1的管壁上,凹陷部6设置在套管1与试管底端相对应的部位。本实施例通过将密封塞2连接在套管1管口位置,并与套管1一体成型设置,并且密封塞2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7,过孔7与容纳腔相连通。这样可以在抽滤过程中将试管直接通过密封塞2放入套管1中,也可以在抽滤结束后直接将试管从套管1中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后续试验操作,降低样品检测前处理损失,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凸棱3采用两层,用柔性材料制成,凸棱3的半径大于或者等于试管的半径,可以增大密封塞和试管之间的稳定性和装置的密封性。当凸棱3的半径大于试管的半径时,需要一定的外力将试管塞入或拔出凸棱。作为变型,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凸棱3还可以采用硬性材料,此时凸棱3的半径等于试管的半径,可以增大密封塞和试管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密封塞2远离套管1的一端设置有与密封塞2垂直相连的支撑环4,使抽滤漏斗与密封塞2固定密封连接。密封塞和套管采取硅胶材质,材质柔软,使用舒适,而且环保。支撑环4采用圆锥形刚好与漏斗契合。在本实施例中,对套管和密封塞的材料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套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4条沿轴向延伸的镂空部5,镂空部5设置为长方形,宽度刚好可以清楚看到刻度试管,并且镂空部5之间彼此平行,可以在抽滤过程中更易于透气,也易于观察试管刻度。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对镂空部的数量、形状和宽度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套管1与试管底端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凹陷部6,凹陷部6内置有弹性棉层,可以使试管在抽滤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试管掉落砸坏试管,提高使用安全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抽滤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的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和漏斗。漏斗设置在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的支撑环4上。本实施例中,采取抽滤漏斗,抽滤漏斗包括过滤瓶和漏斗。漏斗下端呈圆锥形,与支撑环4相契合,漏斗通过支撑环4紧密连接在密封塞2上,过滤瓶与漏斗密封连接,使用常规技术。过滤瓶中含有过滤网,在本实施例中,对过滤网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抽滤开始时,将刻度试管通过密封塞2的过孔直接放入套管1中,再将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整体放入抽滤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管,自身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试管的容纳腔;/n密封塞,连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口位置并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自身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试管的容纳腔;
密封塞,连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口位置并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供试管通过的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的所述过孔内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孔圆心位置延伸的凸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设置有至少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自身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凸棱的半径与所述试管的半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胶塞式解析液接收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彩云张玉彬关蕴杰鲍晓凤张俊龙杨小剑刘丽云秦思文马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