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94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其包括储液段、进气段、脱硫段、检测段和排气段,储液段上面设置进气段,进气段上面设置脱硫段,脱硫段上面设置检测段和排气段,储液段内部设置置液区和磁翻柱液位计,进气段外表面设置进气口和门孔,脱硫段包括泵、第一喷洒器、第二喷洒器和第三喷洒器,检测段包括检测器和循环管,排气段内部设置混流式叶片,排气段外表面设置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效率高等优点,通过设置渐扩式进气口可使得气体进入进气段时与置液区内的反应液充分反应;通过设置不同通孔的喷洒器可对进入塔内的气体进行二次反应。

A sectional desulfurization tower for activated coke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
技术介绍
活化炉在制备活性焦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尾气,其中以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为主,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还损害工厂中一线工人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尾气处理一般采用喷淋法、电除雾法等方法,但普通的喷淋塔处理尾气仅能处理一次,无法进行二次处理,而且喷淋时间短,处理效果差,而电除雾具有造价高、操作困难等缺点。因此急需一种可以进行二次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处理的、并实时监测尾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浓度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其包括储液段、进气段、脱硫段、检测段和排气段,所述储液段上面设置进气段;所述进气段上面设置脱硫段;所述脱硫段上面设置检测段和排气段;所述储液段内部设置置液区和磁翻柱液位计;所述进气段外表面设置进气口和门孔;所述脱硫段包括泵、第一喷洒器、第二喷洒器和第三喷洒器;所述泵设置在分段式脱硫塔的外侧;第一喷洒器设置在进气段上方;所述第二喷洒器设置在第一喷洒器上方;所述第三喷洒器设置在第二喷洒器上方;所述检测段包括检测器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控制阀;所述循环管连通检测段和进气段;所述循环管设置在进气段的出口位置高于进气口设置的位置;所述排气段内部设置混流式叶片;所述排气段外表面设置控制开关。所述进气口为渐扩式管道;所述进气段外表面的进气口的横截面直径小于进气段内表面的进气口的横截面直径。所述第一喷洒器、第二喷洒器和第三喷洒器为圆盘状;所述第一喷洒器设置顺时针90度角的条形管路;所述第二喷洒器设置顺时针180度角的条形管路;所述第三喷洒器设置同心圆管路。所述检测器可设置有害气体浓度的标准值;所述检测器可向控制阀和控制开关发送动作信息。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混流式叶片的打开和关闭。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效率高等优点,通过设置渐扩式进气口可使得气体进入进气段时与置液区内的反应液充分反应;通过设置不同通孔的喷洒器可对进入塔内的气体进行二次反应;通过设置检测器和循环管可使得不达标的气体通过循环管进入进气段重新进行反应,得到达标得可排放于大气中得气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喷洒器、第二喷洒器和第三喷洒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储液段;101、置液区;102磁翻柱液位计;2、进气段;201、进气口;202、门孔;3、脱硫段;301、泵;302、第一喷洒器;303、第二喷洒器;304、第三喷洒器;4、检测段;401、检测器;402、循环管;403、控制阀;5、排气段;501、混流式叶片;502、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其包括储液段1、进气段2、脱硫段3、检测段4和排气段5,所述储液段1上面设置进气段2;所述进气段2上面设置脱硫段3;所述脱硫段3上面设置检测段4和排气段5;所述储液段1内部设置置液区101和磁翻柱液位计102,磁翻柱液位计102检测置液区101内反应液的位面高度;所述进气段2外表面设置进气口201和门孔202;所述进气口201为渐扩式管道;所述进气段2外表面的进气口201的横截面直径小于进气段2内表面的进气口201的横截面直径,渐扩式进气口201可使得气体进入进气段2时与置液区101内的反应液充分反应;所述脱硫段3包括泵301、第一喷洒器302、第二喷洒器303和第三喷洒器304;所述泵301设置在分段式脱硫塔的外侧,泵301可将置液区101的反应液抽送至第一喷洒器302、第二喷洒器303和第三喷洒器中;第一喷洒器302设置在进气段2上方;所述第二喷洒器303设置在第一喷洒器302上方;所述第三喷洒304器设置在第二喷洒器303上方;所述第一喷洒器302、第二喷洒器303和第三喷洒器304为圆盘状;所述第一喷洒器302、第二喷洒器303和第三喷洒器304为圆盘状;所述第一喷洒器302设置顺时针90度角的条形管路;所述第二喷洒器303设置顺时针180度角的条形管路;所述第三喷洒器304设置同心圆管路,三种喷洒器依次排列,可对进入脱硫塔的气体进行二次反应和脱硫;所述检测段4包括检测器401和循环管402;所述检测器401可设置有害气体浓度的标准值,检测器401检测二次脱硫后气体内的二氧化硫溶度;所述检测器401还可向控制阀403和控制开关502发送动作信息,使控制阀403和控制开关502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循环管402上设置控制阀403;所述循环管402连通检测段4和进气段2;所述循环管402设置在进气段2的出口位置高于进气口201设置的位置,循环管402可将二次脱硫后有害气体浓度不达标的气体送入进气段重新进行脱硫反应;所述排气段2内部设置混流式叶片501,混流式叶片可将二次脱硫后的气体送入大气;所述排气段5外表面设置控制开关502;所述控制开关502控制混流式叶501片的打开和关闭。具体的,先将储液段1的置液区101充满反应液,同时,设置在喷洒器管道上的控制阀打开,泵301将置液区101内的反应液抽送至第一喷洒器302、第二喷洒器303和第三喷洒器304,反应液自上而下经过设置在第一喷洒器302、第二喷洒器303和第三喷洒器304上的通孔流至置液区101,此时生产得废气由进气口201进入脱硫塔内的进气段2,废气先与置液区101内的反应液和第一喷洒器302喷洒哦出的反应液反应,随后所得气体通过第一喷洒器302上的通孔与第二喷洒器303喷洒出的液体反应,所得气体继续上升通过第二喷洒器303上设置的通孔与第三喷洒器304喷洒的反应液反应,最后所得气体通过第三喷洒器304上设置的通孔到达检测段4,检测器401检测所得气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若浓度不达标,则检测器401向循环管402上设置的控制阀403发送动作信号,循环管402上的控制阀403打开,所得气体通过循环管402到达进气段5,重新进行反应去除有害气体;若浓度达标,则检测器401向设置于排气段5的控制开关502发送动作信号,控制开关502控制混流式叶片501打开,将所得气体送入大气。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其包括储液段、进气段、脱硫段、检测段和排气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段上面设置进气段;所述进气段上面设置脱硫段;所述脱硫段上面设置检测段和排气段;所述储液段内部设置置液区和磁翻柱液位计;所述进气段外表面设置进气口和门孔;所述脱硫段包括泵、第一喷洒器、第二喷洒器和第三喷洒器;所述泵设置在分段式脱硫塔的外侧;第一喷洒器设置在进气段上方;所述第二喷洒器设置在第一喷洒器上方;所述第三喷洒器设置在第二喷洒器上方;所述检测段包括检测器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控制阀;所述循环管连通检测段和进气段;所述循环管设置在进气段的出口位置高于进气口设置的位置;所述排气段内部设置混流式叶片;所述排气段外表面设置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焦废气分段式脱硫塔,其包括储液段、进气段、脱硫段、检测段和排气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段上面设置进气段;所述进气段上面设置脱硫段;所述脱硫段上面设置检测段和排气段;所述储液段内部设置置液区和磁翻柱液位计;所述进气段外表面设置进气口和门孔;所述脱硫段包括泵、第一喷洒器、第二喷洒器和第三喷洒器;所述泵设置在分段式脱硫塔的外侧;第一喷洒器设置在进气段上方;所述第二喷洒器设置在第一喷洒器上方;所述第三喷洒器设置在第二喷洒器上方;所述检测段包括检测器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控制阀;所述循环管连通检测段和进气段;所述循环管设置在进气段的出口位置高于进气口设置的位置;所述排气段内部设置混流式叶片;所述排气段外表面设置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彦贺士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廷远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