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93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包括泵体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泵体单元连接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位于爬架下侧并随爬架整体上升;在爬架下侧的高压水管转角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高压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转轴端部设置有变向电机,通过在高压水管转角处采用旋转接头连通,所述变向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变相电机转动设定的角度,使高压水管向内转动,使得高压水管上的喷头朝向清理楼层,可以将粉尘堵在清理楼层不会外泄,进行有效降尘;解决了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的问题。

A full-automatic spray and dust-proof system for external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作业过程中产尘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土石方开挖、运输产生的粉尘使得作业条件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施工周边、现场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而传统的租赁洒水车或人工洒水降尘方法,水源单一,车辆租赁成本高,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且效率不高。现有的一些新型喷淋设备体积庞大,造价较高,安装繁琐,而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学习操作,不适合建筑工地局部降水除尘,同时也存在水源浪费大,治污成本高,污水横流,地面泥泞,对工地施工影响大的不足。目前,施工现场临时围护的设置以及降尘喷淋系统的安装在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中必须配置的标化设施,临时围护栏杆与降尘喷淋系统在具体施工中,均采用独立设置。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降尘方法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性设置和降尘系统进行改进,结合喷淋系统有效降尘;现有喷淋降尘系统存在喷雾方向不可调,安装不方便,无法联网控制。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解决了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包括泵体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泵体单元连接高压水管,高压水管围绕设置在建筑周围,高压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高压水管位于爬架下侧并随爬架整体上升;在爬架下侧的高压水管转角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高压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转轴端部设置有变向电机,所述变向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而且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中,修建部位外围都设置有爬架,而且修建部分也是粉尘产生较多的部位,因此,将高压水管设置在爬架下方,当粉尘跑出爬架范围时就可对其粉尘源进行降尘,使得降尘效果更好,而且高压水管可以随爬架的升高而一起升高,进行有效降尘;在高层建筑修建部位的下方楼层,一般会进行清理建渣施工,在清理建渣时,粉尘很重,也是粉尘源最大的地方,因此,调节喷头方向,将水雾对准清理楼层,可以将粉尘堵在楼层内,因此,本方案通过在高压水管转角处采用旋转接头连通,旋转接头的转轴端部设置有变向电机,所述变向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变相电机转动设定的角度,使高压水管向内转动,使得高压水管上的喷头朝向清理楼层,如此,可以将粉尘堵在清理楼层不会外泄,进行有效降尘;解决了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的问题。进一步地,泵体单元包括电动机和柱塞泵及水箱,所述水箱位于泵体单元旁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泵体单元以及水箱放置于爬架通道上并随爬架整体上升。通过将泵体单元以及水箱设置在爬架通道上,随着爬架整体上升,如此,使得泵体单元与高压水管一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解决高压水管升高后,传统处于地面的泵体单元需要增加大功率电机,从而增加成本,浪费能源的问题。进一步地,电动机驱动柱塞泵,所述柱塞泵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接,柱塞泵再连接高压水管,柱塞泵与水箱之间还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接水箱的一端位于水箱的顶部。进一步地,水箱的水箱进水口位于水箱的上部,所述水箱进水口连接消防水系统,所述水箱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由于将水箱设置于爬架上,水箱的容量设置较小,需要连接补水系统进行随时补水,因此,在水箱设置液位传感器进行水位检测,保证水箱水量充足。进一步地,述泵体单元包括泵体箱以及控制箱,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控制箱内部。进一步地,控制单元电连接有环境检测系统,所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多个PM监测传感器,所述PM监测传感器位于爬架下方。进一步地,变向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采用步进电机对高压水管进行转向,可以精确控制转向角度。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有监测接收器、水泵控制器以及无线网络连接器,主控控制水泵控制器与电动机电连接。通过设置无线网络连接器,可以通过终端进行远程监控,不要到爬架上去手动控制,增强实用性。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而且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中,修建部位外围都设置有爬架,而且修建部分也是粉尘产生较多的部位,因此,将高压水管设置在爬架下方,当粉尘跑出爬架范围时就可对其粉尘源进行降尘,使得降尘效果更好,而且高压水管可以随爬架的升高而一起升高,进行有效降尘;在高层建筑修建部位的下方楼层,一般会进行清理建渣施工,在清理建渣时,粉尘很重,也是粉尘源最大的地方,因此,调节喷头方向,将水雾对准清理楼层,可以将粉尘堵在楼层内,因此,本方案通过在高压水管转角处采用旋转接头连通,旋转接头的转轴端部设置有变向电机,所述变向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变相电机转动设定的角度,使高压水管向内转动,使得高压水管上的喷头朝向清理楼层,如此,可以将粉尘堵在清理楼层不会外泄,进行有效降尘;解决了现在高层建筑居多,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传统在围栏的边设置降尘系统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能有针对性对其粉尘产生源进行源头降尘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将泵体单元以及水箱设置在爬架通道上,随着爬架整体上升,如此,使得泵体单元与高压水管一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解决高压水管升高后,传统处于地面的泵体单元需要增加大功率电机,从而增加成本,浪费能源的问题;3、本技术由于将水箱设置于爬架上,水箱的容量设置较小,需要连接补水系统进行随时补水,因此,在水箱设置液位传感器进行水位检测,保证水箱水量充足;通过设置无线网络连接器,可以通过终端进行远程监控,不要到爬架上去手动控制,增强实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压水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泵体单元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泵体单元,2-水箱,3-高压水管,4-喷头,5-变向电机,6-爬架通道,7-PM监测传感器,8-旋转接头,801-转轴,101-控制箱,102-电动机,103-柱塞泵,104-回水管,105-进水管,201-水箱进水口,202-液位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包括泵体单元(1)以及控制单元,泵体单元(1)连接高压水管(3),高压水管(3)围绕设置在建筑周围,高压水管(3)上设置有多个喷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管(3)位于爬架下侧并随爬架整体上升;在爬架下侧的高压水管(3)转角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8),所述高压水管(3)通过旋转接头(8)连通,所述旋转接头(8)的转轴(801)端部设置有变向电机(5),所述变向电机(5)与控制单元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包括泵体单元(1)以及控制单元,泵体单元(1)连接高压水管(3),高压水管(3)围绕设置在建筑周围,高压水管(3)上设置有多个喷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管(3)位于爬架下侧并随爬架整体上升;在爬架下侧的高压水管(3)转角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8),所述高压水管(3)通过旋转接头(8)连通,所述旋转接头(8)的转轴(801)端部设置有变向电机(5),所述变向电机(5)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单元(1)包括电动机(102)和柱塞泵(103)及水箱(2),所述水箱(2)位于泵体单元(1)旁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泵体单元(1)以及水箱(2)放置于爬架通道(6)上并随爬架整体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外架喷淋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02)驱动柱塞泵(103),所述柱塞泵(103)通过进水管(105)与水箱(2)连接,柱塞泵(103)再连接高压水管(3),柱塞泵(103)与水箱(2)之间还连接有回水管(104),所述回水管(104)连接水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舒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