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后相关
,具体为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
技术介绍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腰背痛,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哺乳等日常行为。现有的修复仪大多是长宽很小,高度很高,稳定性较差,当产妇正在做腹直肌修复时,小孩子很可能会将修复仪推翻,造成修复仪的损坏,有些小孩子好奇很可能会对修复仪上的操作键或者操作界面进行乱按动,可能会给正在做腹直肌修复的产妇修复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2)、固定设在底座(2)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1)和固定设在底座(2)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2)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的外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1),四个所述固定块(11)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1)稳定性的支撑腿(12),所述底座(2)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2)、固定设在底座(2)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1)和固定设在底座(2)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2)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的外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1),四个所述固定块(11)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1)稳定性的支撑腿(12),所述底座(2)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与第三齿轮(2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的中心固定设有与底座(2)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穿过底座(2)固定设有转轮(9),所述第一齿轮(14)和第三齿轮(20)的中心均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匹配的连接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壁均设置为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腔的横截面均设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15)均由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杆组成,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腔均设有与四段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后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强,周康,邱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孕美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