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791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固定设在底座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和固定设在底座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底座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和两个第二套管,两个第一套管的外端和两个第二套管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四个固定块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稳定性的支撑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套管、连接杆和支撑腿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防止修复仪被小孩子推翻,避免修复仪造成损坏,提高了修复仪的放置稳定性,可以防止修复仪正常运行时小孩子对操作界面或者操作键的乱按动,从而避免了小孩子乱操作对产妇腹直肌修复的影响。

An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after deli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后相关
,具体为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
技术介绍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腰背痛,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哺乳等日常行为。现有的修复仪大多是长宽很小,高度很高,稳定性较差,当产妇正在做腹直肌修复时,小孩子很可能会将修复仪推翻,造成修复仪的损坏,有些小孩子好奇很可能会对修复仪上的操作键或者操作界面进行乱按动,可能会给正在做腹直肌修复的产妇修复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固定设在底座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和固定设在底座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和两个第二套管,两个所述第一套管的外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稳定性的支撑腿,所述底座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固定设有与底座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过底座固定设有转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中心均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匹配的连接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套管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均设置为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套管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内腔的横截面均设为圆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杆均由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杆组成,两个所述第一套管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内腔均设有与四段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防脱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有与防脱槽匹配的防脱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修复仪主体的顶端滑动设有透明的防护板,所述修复仪主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设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槽、弹簧、限位杆、限位块和拉环,所述安装槽开设在防护板的顶端一侧,所述限位杆设在安装槽的内腔,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限位槽匹配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和限位块均套接在限位杆上,且所述弹簧和限位块均设在安装槽的内腔,所述拉环转动设在限位杆的另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修复仪主体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防护板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燕尾槽匹配的燕尾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设有防滑块,四个所述防滑块的底端均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通过第一套管、连接杆和支撑腿等的相互配合使用,手动转动转轮,转轮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螺纹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带动一个连接杆转动,两个连接杆的转向相同,两个连接杆上的四段螺纹杆分别与两个第一套管和两个第二套管的内腔螺纹啮合,使得两个第一套管和两个第二套管向外侧运动,直到两个第一套管和两个第二套管运动到最大运行量程,即防脱块与防脱槽紧密接触,转轮转不动为止,当小孩子推到修复仪主体时,修复仪主体发生倾斜,四个支撑腿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会与地面接触,可以防止修复仪被小孩子推翻,避免修复仪造成损坏,提高了修复仪的放置稳定性。2.该种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通过防护板、限位槽和限位机构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将防护板向下滑动,防护板将修复仪主体顶端的操作界面和操作键盖住,并使防护板上的限位杆与限位槽卡接,可以防止修复仪正常运行时小孩子对操作界面或者操作键的乱按动,从而避免了小孩子乱操作对产妇腹直肌修复的影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座结构剖视图;图3是限位机构结构剖视图。图中:1、修复仪主体;2、底座;3、脚刹万向轮;4、限位槽;5、防护板;6、限位机构;601、安装槽;602、弹簧;603、限位杆;604、限位块;605、拉环;7、燕尾块;8、燕尾槽;9、转轮;10、第一套管;11、固定块;12、支撑腿;13、防滑块;14、第一齿轮;15、连接杆;16、内螺纹;17、第二套管;18、转动轴;19、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2、固定设在底座2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1和固定设在底座2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3,底座2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2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两个第一套管10的外端和两个第二套管17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1,四个固定块11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1稳定性的支撑腿12,底座2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9与第三齿轮20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9的中心固定设有与底座2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8,转动轴18的一端穿过底座2固定设有转轮9,第一齿轮14和第三齿轮20的中心均固定设有与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匹配的连接杆15。其中,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的外壁均设置为矩形结构,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的内腔的横截面均设为圆形,矩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杆15转动时不会带动矩形结构的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7转动,只能作直线运动,而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可以与连接杆15上的两段螺纹杆啮合。其中,两个连接杆15均由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杆组成,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的内腔均设有与四段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16,连接杆15转动时,连接杆15上的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杆分别与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7的内腔螺纹啮合,从而使得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7运动。其中,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7与连接杆15的连接处设有防脱槽,连接杆15的一端固定设有与防脱槽匹配的防脱块,防脱槽与防脱块的匹配设置可以防止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7与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2)、固定设在底座(2)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1)和固定设在底座(2)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2)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的外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1),四个所述固定块(11)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1)稳定性的支撑腿(12),所述底座(2)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与第三齿轮(2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的中心固定设有与底座(2)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穿过底座(2)固定设有转轮(9),所述第一齿轮(14)和第三齿轮(20)的中心均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匹配的连接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包括底座(2)、固定设在底座(2)顶端用于修复产后腹直肌的修复仪主体(1)和固定设在底座(2)底端四个边角处的脚刹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两端分别可伸缩设有穿过底座(2)侧壁的两个第一套管(10)和两个第二套管(17),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的外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1),四个所述固定块(11)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用于加强修复仪主体(1)稳定性的支撑腿(12),所述底座(2)的内腔转动设有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与第三齿轮(2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的中心固定设有与底座(2)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穿过底座(2)固定设有转轮(9),所述第一齿轮(14)和第三齿轮(20)的中心均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匹配的连接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壁均设置为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腔的横截面均设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15)均由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杆组成,两个所述第一套管(10)和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腔均设有与四段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后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强周康邱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孕美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