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766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和床板,所述的床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床板上设有若干的按摩辊,所述的按摩辊均位于床板的中部,所述的按摩辊均与床板转动连接,所述的按摩辊均为偏心结构;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牵引机构和脚踏机构,所述的牵引机构与脚踏机构分别位于床板的两端,所述的牵引机构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踏机构与床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利用电机和气缸等动力机构弥补病患术后体能较差、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并且病患还能通过控制器自己控制按摩辊的转速、牵引带的牵引力以及脚踏的位置,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fter lumbar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腰椎病是所有腰部疾病的一个总称,一般是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生、腰肌劳损等。轻微的腰椎病可以通过自身的锻炼恢复,但是严重的腰椎病还需要依靠手术进行初步治疗,再结合术后锻炼进行恢复。由于腰椎病人做完手术后,自身体力强度有限,不能独立进行康复锻炼。目前市面上也没有一款专门辅助腰椎病人术后康复锻炼的装置,腰椎病人术后锻炼项目也很局限,不利于术后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以针对腰椎病人术后体能较差的情况,采用电机和气缸等动力机构,对腰椎病人进行辅助,以实现术后尽快康复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和床板,所述的床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第一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且主动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床板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固定在床板的底部,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的床板上设有若干的按摩辊,所述的按摩辊均位于床板的中部,所述的按摩辊均与床板转动连接,所述的按摩辊均为偏心结构;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牵引机构和脚踏机构,所述的牵引机构与脚踏机构分别位于床板的两端,所述的牵引机构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踏机构与床板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第二电机和链条,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所述的按摩辊上均设有从动链轮,所述的链条套在所述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缠绕轴和牵引带,所述的缠绕轴的两端均设有支座,所述的支座均固定在所述的床板上,所述的缠绕轴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的牵引带的两端均设有牵引绳,所述的牵引绳的一端均与牵引带固定连接,且牵引绳的另一端均与缠绕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缠绕轴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的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支座上,所述的缠绕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脚踏机构包括2个脚踏板,所述的床板上设有若干的与所述的脚踏板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槽,所述的脚踏板插在和其相对应的第一调节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的第二调节槽位于所述的脚踏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调节槽内设有调节踏板和气缸,所述的调节踏板与第二调节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气缸固定在第二调节槽内并位于调节踏板的下方,所述的调节踏板的底部与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踏板上设有2个脚踏槽。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2个第三调节槽,所述的第三调节槽位于所述的牵引带与按摩辊之间,且第三调节槽分别位于牵引带的两侧,所述的第三调节槽内均设有压肩板,所述的压肩板均与第三调节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的底部设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块上设有2个转轴,所述的转轴分别固定在安装块的两侧,所述的安装块通过转轴与所述的底座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从动齿轮套在所述的安装块的外侧并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在床板的中部通过设置偏心结构的按摩辊,对病患的腰部及背部进行间歇性的按摩;在床板的上部设置电机驱动的牵引带,对病患进行牵引治疗;并在床板的下部设置位置可调的脚踏板和调节踏板,分别对病患伸直腿和屈膝两种状态下的脚部位置进行调节,以变换病患腰部及背部与按摩辊的接触力度,并且调节踏板利用气缸作为动力,调节更方便。(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床板与底座转动连接,并通过齿轮调节床板的倾斜角度,使病患的腰椎逐步承受自身重力,促进病患康复。(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利用电机和气缸等动力机构弥补病患术后体能较差、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并且病患还能通过控制器自己控制按摩辊的转速、牵引带的牵引力以及脚踏的位置,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装置床板放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装置床板放平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装置床板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按摩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第一电机;12、主动齿轮;121、齿轮轴;2、床板;21、从动齿轮;22、按摩辊;221、从动链轮;222、辊轴;223、安装槽;23、牵引机构;231、缠绕轴;2311、支座;2312、第三电机;232、牵引带;2321、牵引绳;24、脚踏机构;241、脚踏板;2411、固定绷带;242、第一调节槽;25、第二电机;251、主动链轮;26、链条;27、第二调节槽;271、调节踏板;2711、脚踏槽;272、气缸;28、第三调节槽;281、压肩板;29、安装块;291、转轴;3、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和床板2,所述的床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床板2与底座1转动连接,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床板,所述的床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转动连接;/n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第一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且主动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床板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固定在床板的底部,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n所述的床板上设有若干的按摩辊,所述的按摩辊均位于床板的中部,所述的按摩辊均与床板转动连接,所述的按摩辊均为偏心结构;/n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牵引机构和脚踏机构,所述的牵引机构与脚踏机构分别位于床板的两端,所述的牵引机构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踏机构与床板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床板,所述的床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第一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且主动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床板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固定在床板的底部,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床板上设有若干的按摩辊,所述的按摩辊均位于床板的中部,所述的按摩辊均与床板转动连接,所述的按摩辊均为偏心结构;
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牵引机构和脚踏机构,所述的牵引机构与脚踏机构分别位于床板的两端,所述的牵引机构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踏机构与床板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上还设有第二电机和链条,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所述的按摩辊上均设有从动链轮,所述的链条套在所述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缠绕轴和牵引带,所述的缠绕轴的两端均设有支座,所述的支座均固定在所述的床板上,所述的缠绕轴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的牵引带的两端均设有牵引绳,所述的牵引绳的一端均与牵引带固定连接,且牵引绳的另一端均与缠绕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椎术后康复锻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轴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的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支座上,所述的缠绕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科冉曾祥超唐家广任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