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立柱和安装座,安装座连接装夹架;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该至少三个滚轮包括有万向轮;滚轮连接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片;还包括有用于推拉的手把,手把连接底座、立柱及安装座中的一个。安装时,辅助设备可以做为安装平台,用于X射线管组件装配;辅助设备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方便X射线管在安装或者检查时进行运转;配有手把,方便推拉转移设备。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easy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X射线管组件是CT机中的核心零件,质量较重;特别是,X射线管组件内注入绝缘油,注油后的X射线管组件质量大,人工不好搬运转移。然而,装配人员在装配X射线管件过程中,需要搬运转移X射线管组件。通过人力完成搬运转移X射线管,具有较高的危险性,X射线管砸到装配操作人员或者因为人力不足的原因导致碰撞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X射线管转移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立柱和安装座,安装座连接装夹架;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该至少三个滚轮包括有万向轮;所述滚轮连接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片;滚轮通过支座连接底座下端,刹车片的一端与支座铰接;刹车片对滚轮的抵接,用于锁止滚轮的转动;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有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上远离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支座,第一连杆的中部与刹车片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上远离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在支座的滑槽中;刹车片抵压滚轮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着滚轮的径向,第二连杆抵接滑槽的端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滚轮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行车动力机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还包括有用于推拉的手把,手把连接底座、立柱及安装座中的一个。本技术采用的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时,辅助设备可以做为安装平台,用于X射线管组件装配;辅助设备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方便X射线管在安装或者检查时进行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X射线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辅助设备,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1、立柱2和安装座3。如图2所示,装夹架4包括有第一工装41和第二工装42;第一工装41设置为卡圈、夹爪及C型卡爪41a中的一种;第二工装42包括有若干用于装夹的框架。X射线管组件中,包括鼓型的X射线管本体、以及散热器等其他部件;X射线管本体进行油液填充等装配工作,散热器等其他部件进行内部零件组装,散热器连通、电连接X射线管本体。X射线管本体放置在第一工装41中,散热器等其他部件放置在框架中。X射线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3通过转轴连接有装夹架4,装夹架4可绕转轴翻转。X射线管本体、以及散热器等其他部件,在进行组装等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被方便地翻转。如图2所示,C型卡爪41a带开口,X射线管本体能够方便地扣入C型卡爪41a中,放开手、X射线管即可稳定地放置在C型卡爪41a中。C型卡爪41a的一端铰接锁条41b,另一端与锁条41b扣接或螺钉连接,锁条41b用于固定X射线管本体。锁条41b的上端设置压片,锁条41b与C型卡爪41a扣接或螺钉连接时,压片扣压X射线管本体的上端。如图1所示,转轴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用于带动装夹架4翻转。第一电机7通过锥齿轮副连接转轴,转轴与装夹架4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或螺钉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装夹架4和/或安装座3上设置有检测件9;检测件9用于检测装夹架4翻转到位。检测件9包括光电开关(也叫光电传感器、光电接近开关)、及检测片(或是设置的凸块,或者不需设置、开关直接检测)。光电开关及检测片,一个连接在装夹架4、另一连接在安装座3上。如图2所示,检测件9包括有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装夹架4横卧(X射线管本体立式)时,第一检测件有检测;装夹架4立式(X射线管本体横卧)时,第二检测件有检测。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工装41设置为C型卡爪41a,安装座3和/或立柱2可绕竖向轴线旋转,C型卡爪41a下方设置有升降台5,升降台5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底座1上端。X型射线管本体的装夹工艺可以为:步骤a,升降台5下降至低位,将笨重的X射线管放置在升降台5上;步骤b,升降台5带动X射线管本体上升;步骤c,如图所示,C型卡爪41a沿竖向轴线顺时旋转、X射线管本体扣入C型卡爪41a中;步骤d,升降台5下降一定高度,X射线管稳定装夹在C型卡爪41a中,升降台5可以继续下降;步骤e,锁条41b上紧、X射线管固定,然后可以展开油管X射线管的装配。为保证C型卡爪41a能够绕一竖向轴线旋转、将X射线管本体扣入,安装座3与立柱2转动连接和/或立柱2与底座1转动连接,即装夹架4绕立柱2转动,或仅仅立柱2与底座1转动连接、装夹架4及立柱2的整体绕一竖向轴线转动。立柱2与底座1转动连接:可以设置有,立柱2连接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用于驱动立柱2绕竖向轴线旋转。立柱2与底座1转动连接:也可以设置有,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转动连接立柱2的套筒件,套筒件通过紧定螺钉与立柱2固定。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可以设置为:升降机构为剪叉机械结构6,剪叉机械结构6包括剪叉支架本体和缸体,底座1及升降台5均设置有用于容置剪叉支架本体的端部滑移的滑槽,缸体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缸体的外壳及活塞杆,一个铰接底座1、另一铰接剪叉支架本体上的一个铰接轴。缸体用于驱动剪叉支架本体伸展及收缩,即用于带动升降台5升降。升降机构也可以设置为:升降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丝杠螺母副结构,丝杠螺母副结构包括连接升降台5的螺母块、与螺母块传动连接的丝杠、用于带动丝杠转动的电机。升降台5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用于控制升降台5定向升降。如图1和图2所示,装夹架4的下方设置有托盘15,托盘15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油箱可以放置在托盘15中,然后往X射线管本体等零部件注油;X射线管本体及散热器等零部件的装配过程中,托盘15也能够用于集收油污;需要将X射线管本体等零部件中的油液排出时,能够方便地直接将油液排至托盘15或邮箱。托盘15的下端连通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球阀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能够用于回收油污。托盘15连接有提手,托盘15及其盛放的油液能够便捷地转移,油液能够方便地倾倒。如图1所示,托盘15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底座1的上端,升降机构可以用于带动托盘15升降。具体可以为,托盘15直接连接升降机构的上端(托盘15与升降台5一体成型,直接呈现为托盘15形态),或托盘15与升降台5可拆分式连接,升降台5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托盘15滑移的限位件14,限位件14呈直角型,限位件14用于连接托盘15的边角。托盘15可以不放置在升降台5上,或不设置升降机构: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托盘15滑移的限位件14,限位件14呈直角型,限位件14用于连接托盘15的边角。托盘15中设置有网格隔板,网格隔板高于托盘15的内底。网格隔板的设计,能够用于过滤掉落的线缆、螺钉、螺母、螺栓等,避免杂质掺入油污中、减少后续的杂志滤除;也避免掉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1)、立柱(2)和安装座(3),安装座(3)连接装夹架(4);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12),该至少三个滚轮(12)包括有万向轮;所述滚轮(12)连接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片(13);滚轮(12)通过支座连接底座(1)下端,刹车片(13)的一端与支座铰接;刹车片(13)对滚轮(12)的抵接,用于锁止滚轮(12)的转动;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有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上远离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支座,第一连杆的中部与刹车片(13)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上远离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在支座的滑槽中;刹车片(13)抵压滚轮(12)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着滚轮(12)的径向,第二连杆抵接滑槽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转移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1)、立柱(2)和安装座(3),安装座(3)连接装夹架(4);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12),该至少三个滚轮(12)包括有万向轮;所述滚轮(12)连接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片(13);滚轮(12)通过支座连接底座(1)下端,刹车片(13)的一端与支座铰接;刹车片(13)对滚轮(12)的抵接,用于锁止滚轮(12)的转动;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有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上远离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支座,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标,戴民光,宋辰玮,陶乃波,宋文昌,张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瑞能真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