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67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向源基站上报第一测量报告;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源基站的条件切换指令,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用户设备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测量配置包括以下测量事件中的至少一种:D1.相邻小区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小区第一阈值;D2.相邻小区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小区第二阈值且服务小区劣于第三阈值;D3.测量值劣于第四阈值的候选小区的数量大于第五阈值;A1.服务小区的测量值优于第六阈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通信切换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测量报告上报带来的开销。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切换是移动性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过程。在LTE/LTE-A中,用户设备的切换是基站控制的。在NR中,由于使用高频率载波及波束赋形技术,信道状态的变化很快,可能导致源基站,即用户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失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控制信令消失,用户设备会进入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RLF)并执行RRC重建立,带来更长的延时。为解决这一问题,条件切换被提出(也可以被称为自主切换)。条件切换是一种网络配置但用户设备控制的移动性管理机制。条件切换允许源基站在信道质量相对于启动传统切换更稳定时向用户设备发送条件切换指令,条件切换指令包括若干个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随后用户设备可以在满足切换条件时自行执行切换过程。为了便于描述,将条件切换指令的传输与实际执行切换/未执行切换的情况下条件切换指令失效之间的时段称为条件切换的有效期。在条件切换的有效期内,用户设备可以仍旧按照目前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并向源基站上报测量报告以使得基站能够对条件切换进行调整,频繁的测量报告上报带来很大的开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条件切换的有效期内频繁的测量报告上报带来很大开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向源基站上报第一测量报告;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源基站的条件切换指令,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候选小区是源基站根据第一测量报告为用户设备选择的;用户设备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包括以下测量事件中的至少一种:D1: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一阈值;D2: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二阈值,且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劣于第三阈值;D3:测量值劣于第四阈值的候选小区的数量大于第五阈值;A1:服务小区的测量值优于第六阈值。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源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源基站根据测量报告为用户设备选择候选小区;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条件切换指令,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并且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包括以下测量事件中的至少一种:D1: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一阈值;D2: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二阈值,且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劣于第三阈值;D3:测量值劣于第四阈值的候选小区的数量大于第五阈值;A1:服务小区的测量值优于第六阈值。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连接通信电路,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的任一种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前述的任意一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户设备收到条件切换指令之后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和上报,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包括测量事件D1,D2,D3和A1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测量事件能够满足基站对条件切换进行调整的至少部分需求,同时与目前的A2-A6测量事件相比,测量事件D1,D2和D3被触发的可能性更低,降低测量报告上报带来的开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十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通信切换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各实施例中不冲突的可以相互结合。本专利技术使用通信切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可以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S11:用户设备向源基站上报第一测量报告。第一测量报告也可以被称为早期测量报告。在本步骤之前用户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源基站的测量控制,用于指示何时开始测量以及上报第一测量报告。测量控制可以由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承载。测量控制所指示的测量配置可以被称为常规模式下的测量配置。第一测量报告的上报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例如事件触发型。事件触发型的测量报告的触发条件可以被称为测量事件。常规模式下的测量配置可以包括测量事件A1-A6中的部分或全部,测量事件A1-A6如表1所示。表1在表1中,服务小区是指当前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小区;用户设备处于双连接状态时,特殊小区指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或主辅小区(PrimarySecondaryCell,PSCell),其他情况下特殊小区为PCell。其中,PCell工作在主频率上,用户设备在PCell中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启动连接重建立过程,若用户设备处于双连接状态,PCell属于主节点;PSCell属于辅节点,用户设备执行带有同步的连接重配置过程时在PSCell中执行随机接入。S12: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源基站的条件切换指令。条件切换指令可以由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承载。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候选小区是源基站根据第一测量报告为用户设备选择的。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列表,列表中包括所有候选小区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不同的候选小区的切换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13:用户设备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由于条件切换是一种网络配置但用户设备控制的机制,在条件切换的有效期内,切换决定是由用户设备而不是网络侧做出的。源基站可以根据测量报告对条件切换进行调整,调整可以包括提前结束条件切换、增加新的候选小区、移除不合适的候选小区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户设备向源基站上报第一测量报告;/n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条件切换指令,所述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所述候选小区是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的;/n所述用户设备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所述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包括以下测量事件中的至少一种:/nD1.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一阈值;/nD2.所述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二阈值,且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劣于第三阈值;/nD3.测量值劣于第四阈值的所述候选小区的数量大于第五阈值;/nA1.所述服务小区的测量值优于第六阈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向源基站上报第一测量报告;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条件切换指令,所述条件切换指令中包括候选小区的信息及切换条件,所述候选小区是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的;
所述用户设备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所述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包括以下测量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D1.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一阈值;
D2.所述相邻小区的测量值优于候选小区列表中最好的小区的测量值且二者之差大于第二阈值,且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劣于第三阈值;
D3.测量值劣于第四阈值的所述候选小区的数量大于第五阈值;
A1.所述服务小区的测量值优于第六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测量结果触发了所述测量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则所述用户设备生成并上报包括已触发的所述测量事件的第二测量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所述D1事件和/或所述D2事件;
所述用户设备生成并上报包括已触发的所述测量事件的第二测量报告之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更新后的条件切换指令,所述更新后的条件切换指令包括触发所述D1事件和/或所述D2事件的相邻小区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所述D3事件;
所述用户设备生成并上报包括已触发的所述测量事件的第二测量报告之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更新后的条件切换指令,所述更新后的条件切换指令包括更新后的候选小区信息,所述更新后的候选小区信息中不包括触发所述D3事件的候选小区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所述A1事件;
所述用户设备生成并上报包括已触发的所述测量事件的第二测量报告之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停止自动切换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测量结果中所述候选小区的测量值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若满足,则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满足所述切换条件的所述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不包括A2事件、A3事件、A4事件、A5事件和A6事件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由所述条件切换指令承载。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按照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所述条件切换模式下的测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值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干噪比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通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亚铭陈翔招溢利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