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502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包括外种植圈,外种植圈的中间从外至内依次设有中种植圈和内种植圈,内种植圈的中间设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层有高度差的梯田式花坛,花坛的中间上方设置喷灌喷头,使喷灌更全面、更均匀;同时花坛的每层种植圈内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种植槽以便种植不同的植株,可以有效展现不同植株的层次美;另外,相邻两层种植圈之间通过排水孔连通,花坛的底端设置带排水孔的支撑筒,既可以省去每层种植层单独浇水的麻烦,也可以有效减缓水分的流失速度,在每层种植圈内保留少量水分以供植株慢慢吸收,给植株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A kind of terrace flower b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
,具体为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
技术介绍
花坛是在植床内对观赏花卉进行规则式种植的配置方式。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现有技术中的花坛一般都是平面状的,无法体现不同植株组合后展现出的层次美,同时在平面的花坛上进行喷灌浇水时,喷射出的水呈抛物线状向外喷射,越远的地方水雾降得越低,导致水雾还没喷射多远就被近处的植株挡住,导致浇水不均匀,另外现有的花坛结构简单、没有保水功能,浇水后水分会被花坛下端的土壤迅速吸收,导致花坛内的植株来不及吸收水分。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平面的花坛无法展现层次美、浇水不均匀以及水分流失过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包括外种植圈,所述外种植圈内通过若干第一隔板平均分隔为若干外种植槽,所述外种植槽的底端中间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所述外种植圈的中间设有中种植圈,所述中种植圈内通过若干第二隔板平均分隔为若干中种植槽,所述中种植圈的外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所述中种植圈的中间设有内种植圈,所述内种植圈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三排水孔,所述内种植圈的中间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端设有喷头,所述水管的底端设有水泵。优选的,所述外种植圈呈圆环状,所述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所述外种植圈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外种植圈的外侧壁内高,所述第一隔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封闭,所述支撑筒固定嵌设在所述外种植圈的底板内,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外侧壁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所述外种植圈的底板上,所述第一排水孔贯穿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优选的,所述中种植圈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外种植圈的水平高度,所述中种植圈呈圆环状,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所述中种植圈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中种植圈的外侧壁内高,所述第二隔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外种植圈的内侧壁与所述中种植圈的内侧壁为同一圈板壁,所述第二排水孔连通所述外种植槽和所述中种植槽,所述第二排水孔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内种植圈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中种植圈的水平高度,所述内种植圈呈圆形状。优选的,所述中种植圈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种植圈的侧壁为同一圈板壁,所述第三排水孔连通所述中种植槽和所述内种植圈,所述第三排水孔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水管穿过所述内种植圈的底板,所述水管的外侧壁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所述内种植圈的底板上。优选的,所述水管的顶端固定插接到所述喷头内,所述水管的底端固定插接到所述水泵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层有高度差的梯田式花坛,花坛的中间上方设置喷灌喷头,使喷灌更全面、更均匀;同时花坛的每层种植圈内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种植槽以便种植不同的植株,可以有效展现不同植株的层次美;另外,相邻两层种植圈之间通过排水孔连通,花坛的底端设置带排水孔的支撑筒,既可以省去每层种植层单独浇水的麻烦,也可以有效减缓水分的流失速度,在每层种植圈内保留少量水分以供植株慢慢吸收,给植株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梯田式花坛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种植圈;10、外种植槽;11、第一隔板;12、支撑筒;13、第一排水孔;2、中种植圈;20、中种植槽;21、第二隔板;22、第二排水孔;3、内种植圈;31、第三排水孔;4、水管;41、喷头;42、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高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包括外种植圈1,外种植圈1内通过若干第一隔板11平均分隔为若干外种植槽10,外种植槽10的底端中间设有支撑筒12,支撑筒12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13,外种植圈1的中间设有中种植圈2,中种植圈2内通过若干第二隔板21平均分隔为若干中种植槽20,中种植圈2的外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22,中种植圈2的中间设有内种植圈3,内种植圈3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三排水孔31,内种植圈3的中间设有水管4,水管4的顶端设有喷头41,水管4的底端设有水泵42。本实施例中,外种植圈1呈圆环状,外种植圈1采用砖石以及混凝土堆砌制成。进一步地,第一隔板11的两端分别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外种植圈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使第一隔板11结实稳固且密封性良好,通过第一隔板11将相邻两个外种植槽10分隔开,避免两个外种植槽10内的水土接触,当其中一个外种植槽10内的植株发生病变,不会通过水土混合传染到其他外种植槽10内的植株上。进一步地,第一隔板11的高度小于外种植圈1的外侧壁内高,避免在外种植槽10内装入种植土时溢出到外种植圈1外。具体地,第一隔板1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1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即外种植槽10的数量为四个,进而确保支撑筒12的数量为四个,便于保持梯田式花坛结构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支撑筒12的底端封闭,使支撑筒12结实稳固,增强支撑筒12的支撑力。进一步地,支撑筒12固定嵌设在外种植圈1的底板内,支撑筒12的顶端外侧壁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外种植圈1的底板上,使支撑筒12与外种植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包括外种植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种植圈(1)内通过若干第一隔板(11)平均分隔为若干外种植槽(10),所述外种植槽(10)的底端中间设有支撑筒(12),所述支撑筒(12)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13),所述外种植圈(1)的中间设有中种植圈(2),所述中种植圈(2)内通过若干第二隔板(21)平均分隔为若干中种植槽(20),所述中种植圈(2)的外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22),所述中种植圈(2)的中间设有内种植圈(3),所述内种植圈(3)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三排水孔(31),所述内种植圈(3)的中间设有水管(4),所述水管(4)的顶端设有喷头(41),所述水管(4)的底端设有水泵(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田式花坛结构,包括外种植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种植圈(1)内通过若干第一隔板(11)平均分隔为若干外种植槽(10),所述外种植槽(10)的底端中间设有支撑筒(12),所述支撑筒(12)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13),所述外种植圈(1)的中间设有中种植圈(2),所述中种植圈(2)内通过若干第二隔板(21)平均分隔为若干中种植槽(20),所述中种植圈(2)的外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22),所述中种植圈(2)的中间设有内种植圈(3),所述内种植圈(3)的侧壁底端规则设有若干第三排水孔(31),所述内种植圈(3)的中间设有水管(4),所述水管(4)的顶端设有喷头(41),所述水管(4)的底端设有水泵(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田式花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种植圈(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隔板(11)的两端分别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所述外种植圈(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隔板(11)的高度小于所述外种植圈(1)的外侧壁内高,所述第一隔板(1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田式花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2)的底端封闭,所述支撑筒(12)固定嵌设在所述外种植圈(1)的底板内,所述支撑筒(12)的顶端外侧壁通过混凝土粘连固定在所述外种植圈(1)的底板上,所述第一排水孔(13)贯穿所述支撑筒(12)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田式花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种植圈(2)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