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环网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网格化单元制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中压配电网规划中的双环网。
技术介绍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给出了架空和电缆网的几种典型结构,如多分段适度联络、单环网、双环网和N供一备等。以上结构在城市电网的应用中,均能较好的满足地区现状和负荷发展的需求。标准双环网结构如图1所示,其在网格化单元制规划过渡网架的应用中稍显刻板。当双环网的两个电源点处于某一单元对角线方位时,会造成电缆在单元中迂回供电。这种情况往往也会出现单元内小路较多,电缆通道难建,较难形成双环网。此外,单元制规划网架是由过渡网架逐步向目标网架演化,往往过渡年负荷还未达到目标负荷水平,过渡网架需结合目标网架考虑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方案改造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出现迂回供电,且能够减少过渡网架向目标网架演化时网架改造量和投资的双环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环网,与上级变电站的母线Ⅰ、母线Ⅱ、母线Ⅲ、母线Ⅳ相连接,所述双环网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环网,与上级变电站的母线Ⅰ、母线Ⅱ、母线Ⅲ、母线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包括两个一级开闭所、若干中间开闭所以及若干线路,两个所述一级开闭所分别为第一一级开闭所和第二一级开闭所,所述中间开闭所分为两组,每组所述中间开闭所通过所述线路串联形成一个串联结构;/n所述第一一级开闭所通过所述线路与上级变电站的所述母线Ⅰ、所述母线Ⅱ相连接,所述第二一级开闭所通过所述线路与上级变电站的所述母线Ⅲ和所述母线Ⅳ相连接;一个所述串联结构通过所述线路串联在所述第一一级开闭所和所述第二一级开闭所之间而形成第一串联线路,另一个所述串联结构通过所述线路串联在所述第一一级开闭所和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环网,与上级变电站的母线Ⅰ、母线Ⅱ、母线Ⅲ、母线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网包括两个一级开闭所、若干中间开闭所以及若干线路,两个所述一级开闭所分别为第一一级开闭所和第二一级开闭所,所述中间开闭所分为两组,每组所述中间开闭所通过所述线路串联形成一个串联结构;
所述第一一级开闭所通过所述线路与上级变电站的所述母线Ⅰ、所述母线Ⅱ相连接,所述第二一级开闭所通过所述线路与上级变电站的所述母线Ⅲ和所述母线Ⅳ相连接;一个所述串联结构通过所述线路串联在所述第一一级开闭所和所述第二一级开闭所之间而形成第一串联线路,另一个所述串联结构通过所述线路串联在所述第一一级开闭所和所述第二一级开闭所之间而形成与所述第一串联线路并联的第二串联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环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开闭所、所述中间开闭所均包括两条出线,两条所述出线分别为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每条所述出线上设置至少三个开关,分别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
每组所述中间开闭所的串联方式为:第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一出线上的第一开关连接一段所述线路并形成其所构成的串联结构的第一连接端,第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二出线上的第一开关连接一段所述线路并形成其所构成的串联结构的第二连接端;除最后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以外的每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一出线上的第三开关通过一段所述线路连接至其下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一出线上的第一开关,除最后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以外的每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二出线上的第三开关通过一段所述线路连接至其下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二出线上的第一开关;最后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一出线上的第三开关连接一段所述连接导线并形成其所构成的串联结构的第三连接端,最后一个所述中间开闭所的第二出线上的第三开关连接一段所述连接导线并形成其所构成的串联结构的第四连接端;
所述母线Ⅰ通过一段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佳,孔志坚,周林康,徐静敏,李富鹏,丁俊,吴亮,盛锦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