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4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作业安全的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它包括两挂钩,两支撑杆,两吊装滑轮,以及两挂装滑轮;所述挂钩的长边侧下端均固连一U形座,两所述吊装滑轮分别转动安装于U形座上;所述U形座上均固定设置一供绝缘绳拴接的杆体;两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挂钩的长边侧固连;两挂装滑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挂钩的上部处,所述挂钩上部的两边设置供转轴穿设连接的竖向腰子孔;所述转轴穿设于竖向腰子孔内且可相对竖向腰子孔移动;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下侧均铰接一L形的锁杆,锁杆的竖边设置一卡槽,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上侧设置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杆。

A special hanger for equipotential operation of multi loop vertically arranged condu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维护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带电检修过程中,采用软梯法进入强电场进行等电位作业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方法,等电位作业人员通过绝缘软梯进入电场时,存在以下问题1.高压输电线路杆塔较高,在作业时等电位人员沿绝缘软梯进行攀爬到进入强电场前距离较大,且为垂直攀爬,体力消耗较大,通常当等电位作业人员攀爬至作业位置时需要休息10-20分钟恢复体力,再开展下一步工作,作业效率较低,对作业人员要求较高;2.在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作业人员攀爬所用的绝缘软梯梯头选挂于工作相导线,当作业位置在上、中两相导线时,则无法开展等电位作业;3.在等电位作业中传统吊架(梯头)的导地线滑车开口左右相反,在悬挂时需要将吊架(梯头)过量提起,地面电工旋转后将滑车开口对准导线后放下,才能将吊架(梯头)安装到位,此过程由于无法精确操作,耗时较多,且需要等电位作业人员攀爬到位之后才能将封门装置安装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提供维护效率的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包括两挂钩,两支撑杆,两吊装滑轮,以及两挂装滑轮;所述挂钩的长边侧下端均固连一U形座,两所述吊装滑轮分别转动安装于U形座上;所述U形座上均固定设置一供绝缘绳拴接的杆体;两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挂钩的长边侧固连;两挂装滑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挂钩的上部处,所述挂钩上部的两边设置供转轴穿设连接的竖向腰子孔;所述转轴穿设于竖向腰子孔内且可相对竖向腰子孔移动;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下侧均铰接一L形的锁杆,锁杆的竖边设置一卡槽,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上侧设置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杆;所述锁杆的横边的端部铰接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转轴铰接;当挂装滑轮未挂接时,在挂装滑轮、转轴及驱动杆自重作用下挂装滑轮向下移动处于下限位置,锁杆的卡槽与凸杆分离,挂钩的开口开启;当挂装滑轮挂接后,挂装滑轮受向上的拉力处于上限位置,锁杆的卡槽与凸杆卡接,挂钩的开口被锁杆的竖边封闭。优选的是,所述U形座与挂钩的长边侧采用焊接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连接块与挂钩的长边侧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凸杆与挂钩采用焊接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锁杆与挂钩采用铆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进行等电位作业时,本专用吊架悬挂于工作相上方,配合组合吊篮及电动绞磨机使用,可以避免人员攀爬软梯,同时人员在吊篮中起吊过程中在吊篮底部可系一绝缘绳索,由地面作业人员在侧面控制吊篮与带电体之间的组合间隙;2.本吊架配有自动封门的锁杆,当使用翻斗滑车将吊架起吊至导线/地线时,无需地面工作人员进行旋转即可对吊架进行安装,同时可以自动关闭封门的锁杆。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时间。3.本专利技术作业过程中不再需要绝缘软梯,大大简化作业步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挂装滑轮受向上的拉力处于上限位置,图中的箭头表示挂装滑轮向下移动时相应构件的动作方向。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图1-2所示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包括两挂钩21,两支撑杆22,两吊装滑轮23,以及两挂装滑轮24;所述挂钩21的长边侧下端均固连一开口端朝下的U形座20,两所述吊装滑轮23分别转动安装于U形座20上;所述U形座20上均固定设置一供绝缘绳拴接的杆体25;两所述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与两挂钩21的长边侧固连;两挂装滑轮24分别通过转轴26转动安装于挂钩21的上部处,所述挂钩21上部的两边设置供转轴26穿设连接的竖向腰子孔27;所述转轴26穿设于竖向腰子孔27内且可相对竖向腰子孔27移动;所述挂钩21开口处的下侧均铰接一L形的锁杆28,锁杆28的竖边设置一卡槽29,所述挂钩21开口处的上侧设置与卡槽29卡接配合的凸杆30;所述锁杆28的横边的端部铰接一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的另一端与转轴26铰接;当挂装滑轮24未挂接时,在挂装滑轮24、转轴26及驱动杆31自重作用下挂装滑轮24向下移动处于下限位置,锁杆28的卡槽29与凸杆30分离,挂钩21的开口开启,此时即可将挂钩挂在相应的构件上;当挂装滑轮24挂接后,挂装滑轮24受向上的拉力处于上限位置,锁杆28的卡槽29与凸杆30卡接,挂钩21的开口被锁杆28的竖边封闭。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座20与挂钩21的长边侧采用焊接连接,显然也可采用螺纹连接等常见的连接方式。所述支撑杆22的两端通过连接块32与挂钩21的长边侧连接,提高连接的便捷性,通过支撑杆使两挂钩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凸杆30与挂钩21采用焊接连接,显然也可采用螺纹连接等。所述锁杆28与挂钩采用铆钉连接,显然还可采用销轴连接等。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其对上述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或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包括两挂钩,两支撑杆,两吊装滑轮,以及两挂装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的长边侧下端均固连一U形座,两所述吊装滑轮分别转动安装于U形座上;所述U形座上均固定设置一供绝缘绳拴接的杆体;两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挂钩的长边侧固连;两挂装滑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挂钩的上部处,所述挂钩上部的两边设置供转轴穿设连接的竖向腰子孔;所述转轴穿设于竖向腰子孔内且可相对竖向腰子孔移动;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下侧均铰接一L形的锁杆,锁杆的竖边设置一卡槽,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上侧设置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杆;所述锁杆的横边的端部铰接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转轴铰接;当挂装滑轮未挂接时,在挂装滑轮、转轴及驱动杆自重作用下挂装滑轮向下移动处于下限位置,锁杆的卡槽与凸杆分离,挂钩的开口开启;当挂装滑轮挂接后,挂装滑轮受向上的拉力处于上限位置,锁杆的卡槽与凸杆卡接,挂钩的开口被锁杆的竖边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回路垂直排列导线等电位作业特制导地线专用吊架,包括两挂钩,两支撑杆,两吊装滑轮,以及两挂装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的长边侧下端均固连一U形座,两所述吊装滑轮分别转动安装于U形座上;所述U形座上均固定设置一供绝缘绳拴接的杆体;两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挂钩的长边侧固连;两挂装滑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挂钩的上部处,所述挂钩上部的两边设置供转轴穿设连接的竖向腰子孔;所述转轴穿设于竖向腰子孔内且可相对竖向腰子孔移动;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下侧均铰接一L形的锁杆,锁杆的竖边设置一卡槽,所述挂钩开口处的上侧设置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杆;所述锁杆的横边的端部铰接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转轴铰接;当挂装滑轮未挂接时,在挂装滑轮、转轴及驱动杆自重作用下挂装滑轮向下移动处于下限位置,锁杆的卡槽与凸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自更王宾王加海梅耕宁罗骋张梁张孝祖解建华许保瑜赵小萌曹家军孙鱇姚国峻高杰高韬杨世能王如春吕金訾军李海顺赵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