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2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13
一种连接器及其组合,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排布形成若干排,并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排布形成若干列,从上下方向看,每一列导电端子呈Z字型方式排列,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收容在对应端子槽内的主体部以及分别自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倾斜延伸的至少两组弹性臂,以增加导电端子的面积,降低导电端子传输电源时的接触阻抗。

Connector and its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及其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合,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电源的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11所示的相关现有技术,该连接器组合10包括一对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电路板(PCB)200以及夹持在该对电路板200之间的连接器100。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0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0上的若干导电端子120。所述绝缘本体110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Z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10的端子槽112,该等端子槽112沿左右方向X排布成若干排,并且沿垂直于左右方向X的前后方向Y排布成若干列,从上下方向上看,每一列端子槽112呈Z字形方式排列。每一所述导电端子120设有收容在对应端子槽112内的主体部122以及分别自主体部122的上下两端同时倾斜延伸的弹性臂126,所述主体部122的两侧设有与端子槽112干涉配合的倒钩124。所述每一电路板200均为沿上下方向均呈堆叠的五层设置。以位于上方的电路板200为例,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绝缘层202,位于中间的第二绝缘层204以及位于顶部的第三绝缘层206。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层202、204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导电的电源(Vbus)层208,所述第二、第三绝缘层204、206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导电的接地层210。所述第一绝缘层20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导电端子120的弹性臂126对接配合的导电片220。所述第一绝缘层202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第一导电通孔222以电性连接相应的导电片220和电源层208。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层202、204均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第二导电通孔224以电性连接相应的导电片220和接地层210。所述第一绝缘层202的上方设有若干向上突伸的突出部203,所述电源层208设有若干收容对应突出部203的开口209,所述第二导电通孔224沿上下方向贯穿对应的突出部203。所述导电端子120包括沿左右方向彼此交替排列的多列电源端子120P和多列接地端子120G,其中每列电源端子120P和每列接地端子120G均呈Z字型方式排布。在该现有技术中,每一排导电端子120中相邻的电源端子120P与接地端子120G之间形成的间距为P1,而相邻的两电源端子120P的之间所形成的间距为P2,其中P2为P1的两倍,而在相邻两排的导电端子120中,相邻的电源端子120P与接地端子120G之间形成的间距为P3,其中,P3为P1的一半,该等排布方式不仅无法提升导电端子120及电路板200导电片200的排布密度,进而不利于连接器100及电路板200的小型化发展趋势,而且间隔设置的电源端子120P,在进行更高电流的电源传输时,将会使得连接器100的整体电阻变高,进而使得连接器100的导电性能变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及其组合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导电性能的连接器及其组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排布形成若干排,并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排布形成若干列,从上下方向看,每一列导电端子呈Z字型方式排列,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收容在对应端子槽内的主体部以及分别自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倾斜延伸的至少两组弹性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对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电路板以及夹持在该对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器;所述每一电路板设有若干导电片;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其中,至少一导电端子设有至少两组向上倾斜延伸并与位于上方电路板的同一导电片接触配合的弹性臂以及至少两组向下倾斜延伸并与位于下方电路板的同一导电片接触配合的弹性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及其组合中的导电端子通过设置至少两组弹性臂与电路板上的同一导电片接触配合,从而增加了导电端子的面积,降低导电端子传输电源时的接触阻抗,提升了连接器的导电性能,并且本专利技术可增加导电端子弹性臂的排布密度,符合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路板的立体图。图2是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图5中连接器的俯视图。图8是图5中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图5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图10是图1所示电路板的第一、第二导电通孔排布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板的立体图。图12是1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3是图11的立体分解图。图14是图1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7是图15中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8是图15中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9是图18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20是图15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图21是图12所示电路板的第一、第二导电通孔排布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电路板的导电片排布比对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连接器组合10、20连接器100、500绝缘本体110、502端子槽112、504导电端子120、510主体部122、512倒钩124、514弹性臂126、516外弹性臂516a内弹性臂516b臂部516c电源端子120P、510P接地端子120G、510G间距S1、S2、P1、P2、P3电路板200、600第一绝缘层202、602导电片220、620电源导电片220P、620P接地导电片220G、620G突出部203、630第一导电通孔222、622第二导电通孔224、624第二绝缘层204、604开口209、632第三绝缘层206、606电源层208、608接地层210、610绝缘块511第一间距P5第二间距P6第三间距P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5-1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合20,该连接器组合20包括一对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电路板(PCB)600以及夹持在该对电路板600之间的连接器500。请参阅图17-19所示,所述连接器500包括绝缘本体502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502上的若干导电端子510。所述绝缘本体502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端子槽504,该等端子槽504沿左右方向X排布形成若干排,并且沿垂直于左右方向X的前后方向Y排布形成若干列,从上下方向Z看,每一列端子槽504呈Z字型方式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排布形成若干排,并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排布形成若干列,其特征在于:从上下方向看,每一列导电端子呈Z字型方式排列,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收容在对应端子槽内的主体部以及分别自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倾斜延伸的至少两组弹性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1 US 62/7539461.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排布形成若干排,并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排布形成若干列,其特征在于:从上下方向看,每一列导电端子呈Z字型方式排列,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收容在对应端子槽内的主体部以及分别自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倾斜延伸的至少两组弹性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导电端子的相邻两组弹性臂之间所形成第一间距,每一排导电端子中相邻两导电端子的相邻两组弹性臂之间形成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间距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下两端的所述弹性臂均呈三组设置,并且每组弹性臂设有至少两个设置的臂部,所述三组弹性臂沿左右方向对齐设置,并且同时朝前倾斜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弹性臂包括两组位于外侧的外弹性臂以及一组沿左右方向位于该两组外弹性臂之间的内弹性臂;所述一组内弹性臂与两组外弹性臂之间均形成第一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排导电端子中相邻两导电端子的相邻两组外弹性臂之间沿左右方向形成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等于第一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依次交替排列的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并且所述每一列导电端子对应均为电源端子或接地端子。


7.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对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电路板以及夹持在该对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器;所述每一电路板设有若干导电片;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善雍周志贤廖芳竹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