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2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包括与外壳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尾部螺帽、设置有密封结构的外壳体、装配在外壳体内的绝缘部件、装配在绝缘部件中的接线端子以及装配在绝缘部件容线槽中的屏蔽端子,还包括装配在外壳体另一端的密封部件以及装配在密封部件外并与外壳体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尾部螺帽;线缆A和线缆B的芯线剥线后分别插入接线端子两端并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上的螺钉压紧固定;密封结构和密封部件内均设置有可更换的胶圈,通过更换适配的胶圈实现对不同线径线缆的防水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接线端子可实现对6mm

A wide range of wire diameter shielded sealed cab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连接技术的发展,要求在户外的特定应用场景中对不同规格的电缆进行转接,以实现可靠的动力传输。现有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一般仅能适配相邻两种规格线径的线缆(例如10mm2和16mm2),无法匹配更宽范围线径的线缆,或者屏蔽结构复杂导致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通过在连接器内设置接线端子实现对6mm2~25mm2范围内任意不同线径的两根线缆进行转接,通过密封结构的设计使连接器可以适配6mm~23mm线径线缆的防水密封,并在连接器内部实现屏蔽连接,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适配的线径范围宽、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包括与外壳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尾部螺帽、设置有密封结构的外壳体、装配在外壳体内的绝缘部件、装配在绝缘部件中的接线端子以及装配在绝缘部件容线槽中的屏蔽端子,还包括装配在外壳体另一端的密封部件以及装配在密封部件外并与外壳体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尾部螺帽;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和装配在绝缘部件内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对应,线缆A和线缆B分别从第一尾部螺帽和第二尾部螺帽插入,线缆A和线缆B的芯线剥线后分别插入接线端子两端并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压紧固定;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与外壳体为一体的齿状结构Ⅰ和装配在齿状结构Ⅰ内可更换的胶圈Ⅰ,密封部件尾端设置有齿状结构Ⅱ且齿状结构Ⅱ内装配有可更换的胶圈Ⅱ,通过更换与所转接的线缆A和线缆B线径相适配的胶圈Ⅰ和胶圈Ⅱ实现对不同线径线缆的防水密封。前述的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线缆A的地线剥线后从容线槽一端穿入屏蔽端子中,线缆B的地线剥线后从容线槽另一端穿入屏蔽端子中,两者的地线均通过屏蔽端子中的第三螺钉压紧固定;接线后的屏蔽端子放入绝缘部件的容线槽中,接线后的绝缘部件整体装入外壳体中。前述的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所述的接线端子可以对6mm2~25mm2范围内任意相同或不同线径的两根线缆进行转接。进一步地,接线端子上用于压紧线缆芯线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至少设有2个。进一步地,绝缘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用于装配销子,接线端子装入绝缘部件后通过销子插入第二通孔和接线端子上的安装孔对接线端子进行轴向限位,防止接线端子在绝缘部件内轴向位移。前述的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通过对胶圈Ⅰ和胶圈Ⅱ的更换可以适配线径在6mm~23mm范围内线缆的防水密封。前述的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所述的绝缘部件外还设置有剥线长度标示槽以方便现场做线。前述的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所述的齿状结构Ⅰ与外壳体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器内部设置接线端子使连接器可以对6mm2~25mm2范围内任意相同或不同线径的两根线缆进行转接。绝缘部件上设置有容线槽,屏蔽端子接线后放入容线槽内,然后将绝缘部件整体装入外壳体,该设计操作简单,体积较小,成本低。将密封结构与外壳体一体式设计,进一步减小产品体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换密封结构和密封部件内的胶圈来实现对不同线径线缆的防水密封,在连接器其它零件不换的前提下,通过更换胶圈可以使一个连接器同时适配线径在6mm~23mm范围内线缆的防水密封。在绝缘部件上设置剥线长度表示槽,方便现场做线时进行参照,可以提高做线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成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线缆芯线被接线端子压接后的示意图。图3是绝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接线端子装入绝缘部件后的示意图。图5是屏蔽端子在绝缘部件上装配位置示意图。图6是外壳体上密封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密封部件的剖视图。图8是绝缘部件外剥线长度标示槽的示意图。【元件及符号说明】:1-第一尾部螺帽,2-密封结构,3-外壳体,4-绝缘部件,5-接线端子,6-容线槽,7-屏蔽端子,8-密封部件,9-第二尾部螺帽,10-第一通孔,11-第一螺钉,12-第二螺钉,13-第二通孔,14-销子,15-销子安装孔,16-线缆A,17-线缆A的芯线,18-线缆B,19-线缆B的芯线,20-第三螺钉,21-齿状结构Ⅰ,22-胶圈Ⅰ,23-齿状结构Ⅱ,24-胶圈Ⅱ,25-剥线长度标示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与外壳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尾部螺帽1、设置有密封结构2的外壳体3、装配在外壳体内的绝缘部件4、装配在绝缘部件中的接线端子5以及装配在绝缘部件容线槽6中的屏蔽端子7、装配在外壳体另一端的密封部件8以及装配在密封部件外并与外壳体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尾部螺帽9。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用于和装配在绝缘部件内的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11及第二螺钉12对应,便于操作人员在线缆芯线插入接线端子后用工具通过第一通孔拧紧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对处于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下的线缆芯线进行压紧固定。绝缘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3用于装配销子14,接线端子装入绝缘部件后通过销子插入第二通孔和接线端子上的销子安装孔15从而对接线端子进行轴向限位及固定,防止接线端子在绝缘部件内轴向位移。本专利技术的接线原理如下:线缆A16从连接器一端依次插入第一尾部螺帽、外壳体,之后线缆A的芯线17剥线后插入绝缘部件内接线端子的一端并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压紧固定,线缆B18从连接器另一端依次插入第二尾部螺帽、密封部件,之后线缆B的芯线19剥线后插入绝缘部件内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并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第二螺钉压紧固定从而实现线缆A和线缆B的连接,线缆A的地线剥线后从容线槽一端穿入屏蔽端子中,线缆B的地线剥线后从容线槽另一端穿入屏蔽端子中,两者的地线均通过屏蔽端子中的第三螺钉20压紧固定。接线后的屏蔽端子放入绝缘部件的容线槽中,将接线后的绝缘部件整体装入外壳体中,装配上第一尾部螺帽、密封部件和第二尾部螺帽即可。用于插入接线端子的线缆A、线缆B的芯线线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线缆A、线缆B的芯线线径可以是6mm2~25mm2范围。线缆A的芯线17、线缆B的芯线19线径不需要一定是相邻两种规格的线径,可以是线径相差比较大的两种规格的线缆。接线端子上用于压紧每根芯线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至少设有2个,接线端子可以适配6mm2~25mm2范围线径的芯线,即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可以对6mm2~25mm2范围任意相同或不同芯线线径规格的线缆进行压接实现可靠连接。本专利技术外壳体前端的密封结构包括与外壳体为一体的齿状结构Ⅰ21和装配在齿状结构Ⅰ内的胶圈Ⅰ22,连接器的密封部件尾端设置有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壳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尾部螺帽、设置有密封结构的外壳体、装配在外壳体内的绝缘部件、装配在绝缘部件中的接线端子以及装配在绝缘部件容线槽中的屏蔽端子,还包括装配在外壳体另一端的密封部件以及装配在密封部件外并与外壳体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尾部螺帽;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和装配在绝缘部件内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对应,线缆A和线缆B分别从第一尾部螺帽和第二尾部螺帽插入,线缆A和线缆B的芯线剥线后分别插入接线端子两端并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压紧固定;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与外壳体为一体的齿状结构Ⅰ和装配在齿状结构Ⅰ内可更换的胶圈Ⅰ,密封部件尾端设置有齿状结构Ⅱ且齿状结构Ⅱ内装配有可更换的胶圈Ⅱ,通过更换与所转接的线缆A和线缆B线径相适配的胶圈Ⅰ和胶圈Ⅱ实现对不同线径线缆的防水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壳体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尾部螺帽、设置有密封结构的外壳体、装配在外壳体内的绝缘部件、装配在绝缘部件中的接线端子以及装配在绝缘部件容线槽中的屏蔽端子,还包括装配在外壳体另一端的密封部件以及装配在密封部件外并与外壳体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尾部螺帽;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和装配在绝缘部件内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对应,线缆A和线缆B分别从第一尾部螺帽和第二尾部螺帽插入,线缆A和线缆B的芯线剥线后分别插入接线端子两端并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上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压紧固定;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与外壳体为一体的齿状结构Ⅰ和装配在齿状结构Ⅰ内可更换的胶圈Ⅰ,密封部件尾端设置有齿状结构Ⅱ且齿状结构Ⅱ内装配有可更换的胶圈Ⅱ,通过更换与所转接的线缆A和线缆B线径相适配的胶圈Ⅰ和胶圈Ⅱ实现对不同线径线缆的防水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范围线径屏蔽密封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缆A的地线剥线后从容线槽一端穿入屏蔽端子中,线缆B的地线剥线后从容线槽另一端穿入屏蔽端子中,两者的地线均通过屏蔽端子中的第三螺钉压紧固定;接线后的屏蔽端子放入绝缘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