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导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技术

技术编号:2340301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电导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高电导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搅拌至均匀,砂磨,得到高电导浆料,其中,第一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水与乙醇混合均匀,再加入分散剂,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一液体,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盐、三甲铵盐酸盐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第二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类导体、PVP、EDTA和粘结剂混合,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二液体,碳类导体为石墨烯、Super‑p或炭黑,粘接剂为PVDF或聚丙烯酸酯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聚烯烃隔膜表面引入功能层,一方面防止多硫化物的生成,避免产生穿梭效应;另一方面,功能层的引入可以促进了锂离子的解离与传递效果,从而有效提高隔膜的离子电导率。

High conductivity slur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aphra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电导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隔膜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电导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硫电池作为一种先进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锂硫电池即正极(阴极cathode)是硫,负极(阳极anode)是金属锂组成的电池,其理论比容量为1675mAh/g,理论比能量为2600Wh/kg。正极硫在放电过程中会从环状的S8转化为线性结构的多硫化锂(Li2Sx,x=8、6、4和2)。在Li2S8、Li2S6、Li2S4和Li2S2多硫化锂中,具有高的硫氧化数的多硫化锂(Li2Sx,通常x>4)特别容易溶解在亲水性电解液中。由于浓度差,溶解在电解液中的多硫化锂从正极向远处扩散即产生“穿梭效应”。“穿梭效应”会导致锂硫电池放电比容量下降,循环性能差。只有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才能提高锂硫电池的电池性能。研究发现,在硫电极中掺入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可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对多硫化物具有吸附作用,可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但由于添加剂的加入降低了硫在整个电极中的比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电导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搅拌至均匀,砂磨,得到所述高电导浆料,其中,/n所述第一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水与乙醇混合均匀,再加入分散剂,搅拌至均匀,得到所述第一液体,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盐、三甲铵盐酸盐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n所述第二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类导体、PVP、EDTA和粘结剂混合,搅拌至均匀,得到所述第二液体,所述碳类导体为石墨烯、Super-p或炭黑,所述粘结剂为PVDF或聚丙烯酸酯类;/n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水、乙醇、分散剂、碳类导体、PVP、EDTA和粘结剂的比为(30~90):(6~10):(0.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导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搅拌至均匀,砂磨,得到所述高电导浆料,其中,
所述第一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水与乙醇混合均匀,再加入分散剂,搅拌至均匀,得到所述第一液体,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盐、三甲铵盐酸盐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第二液体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类导体、PVP、EDTA和粘结剂混合,搅拌至均匀,得到所述第二液体,所述碳类导体为石墨烯、Super-p或炭黑,所述粘结剂为PVDF或聚丙烯酸酯类;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水、乙醇、分散剂、碳类导体、PVP、EDTA和粘结剂的比为(30~90):(6~10):(0.1~0.5):(1~7):(0.1~0.7):(0.4~1.2):(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搅拌至均匀的时间为15~5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朝徐锋苏柳苏碧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