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及其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28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49
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包括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和拉伸薄膜,所述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贴合后依附在LED模组上;所述拉伸薄膜包覆于透光基板上,拉伸薄膜通过贴合于所述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侧边的折边包覆至LED模组的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了涂胶封平、固化、修边等工艺流程,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效率更高,材料成本更低;模组灯珠可以直接通过侧面割开拉伸薄膜进行灯珠的返修,操作方便,维护便捷;封装方式不局限与单个箱体,也可以多个箱体一次成型,提高量产效率;可拉伸性膜的厚度均匀一致,最终便携式3D‑LED模组的拼缝可控制在0.1mm以下,不影响产品显示效果,外观性能也达标。

A portable 3d-led module and its packa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及其封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可以直接割开侧边的拉伸薄膜进而进行灯珠的返修,操作方便,维护便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的封装方法,节省了涂胶封平、固化、修边等工艺流程,效率提升而成本却得以更低。
技术介绍
偏振式立体显示是一种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以实现原始图像的分解以及立体成像的3D显示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在显示装置上相邻行、列或奇偶交错,局部设置左旋和右旋的偏振膜,从而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幅画面,而当画面经过偏振眼镜时,由于偏振式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目前,LED-3D模组是先将LED模组封平,封平所采用的胶水一般采用A胶与B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封平或者采用Si系胶水单独封平的方式,封平是将LED模组表面裸露在外的灯珠完全覆盖,但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后期如果出现大面积死灯或者接触不良等故障时,将无法单独对灯珠进行返修,只能整个模块单独拆卸替换,维护的成本非常高。同时,传统LED-3D模组制作工艺一般是先将LED模组封平,封平后与3D膜进行贴合,贴合完成后进行修边处理,这种方式工艺流程复杂,材料成本高昂,量产效率低。针对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的封装方法来解决,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包括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和拉伸薄膜,所述3D雾化膜紧贴在LED模组上,透光基板设置在3D雾化膜上;所述拉伸薄膜包覆于透光基板上,拉伸薄膜通过贴合于所述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侧边的折边包覆至LED模组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拉伸薄膜为不具有相位差补偿功能的薄膜。拉伸薄膜为具有拉伸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拉伸薄膜采用单面低粘性的薄膜材料。拉伸薄膜优选地,厚度≤0.05mm,以满足拼缝要求;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的封装方法,利用到一种封装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外部,于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框型载板,所述框型载板在外界驱动力的驱动下带动拉伸膜在垂直向下动作;真空泵,对壳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切边机,对拉伸薄膜进行切边处理;所述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3D雾化膜,将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对位贴合,备用;S2,将LED模组1固定在框型载板平台上,再将S1中贴合对位好的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平放在LED模组1上方,校准对位;S3,将拉伸薄膜4预固定在所述框型载板平台1上方;S4,框型载板平台向下传动,带动拉伸薄膜4向下作用于透光基板3表面,形成外框雏形;S5,真空机启动,对壳体内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脱泡处理;S6,框型载板向上抬升,切边机移动至LED-3D模组侧面将多余的拉伸薄膜进行切断,即得。所述步骤S1有关3D雾化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1,制备1/2相位差点阵膜,将基底膜与1/2相位差补偿膜覆合后,对1/2相位差补偿膜表面进行切割,剥离无效的1/2相位差膜,制备得到1/2相位差点阵膜;S12,分离基底膜,将圆偏振片与1/2相位差点阵膜进行覆合,分离去除基底膜,备用;S13,填平贴合与固化,将步骤S12得到的备用与AG透明雾度膜通过UV胶水填平、贴合后固化,得到的半成品3D雾化膜;S14,制备3D雾化膜,将步骤S13得到的半成品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通过LOCA或OCA贴合,即得。所述透光基板采用透光性良好的材料,例如PC板、玻璃板、亚克力板或TAC板。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节省了涂胶封平、固化、修边等工艺流程,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效率更高,材料成本更低;模组灯珠可以直接通过侧面割开拉伸薄膜进行灯珠的返修,操作方便,维护便捷;封装方式不局限与单个箱体,也可以多个箱体一次成型,提高量产效率。可拉伸性膜的厚度均匀一致,最终便携式3D-LED模组的拼缝可控制在0.1mm以下,不影响产品显示效果,外观性能也达标。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3D-LE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ED模组1、3D雾化膜2、透光基板3、拉伸薄膜4、折边5。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包括LED模组1、3D雾化膜2、透光基板3和拉伸薄膜4,所述3D雾化膜2附着在LED模组1上,透光基板3设置在3D雾化膜2上,所述拉伸薄膜4包覆于透光基板3上,拉伸薄膜4通过贴合于所述LED模组1、3D雾化膜2、透光基板3侧边的折边5包覆至LED模组1。以上提供的便携式3D-LED模组,在模组灯珠出现大面积死灯或者接触不良时,可以直接通过侧面割开拉伸薄膜4,进而进行灯珠的返修,操作方便,维护便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的封装方法,本方法利用到一种封装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外部,于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框型载板,所述框型载板在外界驱动力的驱动下带动拉伸膜在垂直向下动作;真空泵,对壳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切边机,对拉伸薄膜4进行切边处理;所述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3D雾化膜,并将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贴合,备用;S2,将LED模组1固定在框型载板平台上,再将贴合对位好的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3平放在LED模组1上方,校准对位;S3,将拉伸薄膜4预固定在所述框型载板平台1上方;S4,框型载板平台向下传动,带动拉伸薄膜4向下作用于透光基板3表面,形成外框雏形;S5,真空机启动,对壳体内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脱泡处理;S6,框型载板向上抬升,切边机移动至LED-3D模组侧面将多余的拉伸薄膜进行切断,形成如图1所示的外包形的3D-LED模组;优选地,所述的拉伸薄膜4为不具有相位差补偿功能的薄膜,拉伸薄膜4进一步优选具有拉伸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再进一步地,拉伸薄膜采用单面低粘性的薄膜材料。更进一步地,拉伸膜厚度优选为≤0.05mm,以保证拼缝要求。所述3D雾化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1,制备1/2相位差点阵膜,将基底膜与1/2相位差补偿膜覆合后,对1/2相位差补偿膜表面进行切割,剥离无效的1/2相位差膜,制备得到1/2相位差点阵膜;S12,分离基底膜,将圆偏振片与1/2相位差点阵膜进行覆合,分离去除基底膜,备用;S13,填平贴合与固化,将步骤S12得到的备用与AG透明雾度膜通过UV胶水填平、贴合后固化,得到的半成品3D雾化膜;S14,制备3D雾化膜,将步骤S13得到的半成品3D雾化膜与透明载体基板通过LOCA或OCA贴合,即得。所述透光基板可以为PC板、玻璃板、亚克力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包括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和拉伸薄膜,所述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贴合后依附在LED模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薄膜包覆于透光基板上,拉伸薄膜通过贴合于所述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侧边的折边包覆至LED模组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包括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和拉伸薄膜,所述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贴合后依附在LED模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薄膜包覆于透光基板上,拉伸薄膜通过贴合于所述LED模组、3D雾化膜、透光基板侧边的折边包覆至LED模组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薄膜为不具有相位差补偿功能的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条所述的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拉伸薄膜为具有拉伸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条所述的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拉伸薄膜采用单面低粘性的薄膜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条所述的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拉伸薄膜厚度≤0.05mm,以保证拼缝要求。


6.一种便携式3D-LED模组的封装方法,利用到一种封装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裹在外部,于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框型载板,所述框型载板在外界驱动力的驱动下带动拉伸膜在垂直向动作;
真空泵,对壳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
切边机,对拉伸薄膜进行切边处理;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3D雾化膜,并将3D雾化膜与透光基板贴合,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枫顾开宇贺炫辰董家亮张文龙魏厚伟王华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