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Co,Mn)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22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Co,Mn)

A SM (CO, 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Co,Mn)5型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Sm(Co,Mn)5型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SmCo5永磁材料的SmCo5具有高达727℃的居里温度,使其可以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在制备工艺方面,制备SmCo5的工艺流程较简单,周期较短。因此,SmCo5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交通运输、生物工程、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目前,限制SmCo5永磁材料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SmCo5饱和磁化强度低。此外,该材料相稳定性差,容易形成Sm2Co7和Sm2Co17等杂相。已有研究者尝试用铁(Fe)、铜(Cu)、镨(Pr)等元素替代Co元素来改善SmCo5永磁材料的性能。Fe元素的掺入会增加SmCo5的饱和磁化强度,但是很难形成Sm(Co,Fe)5相。Cu元素的掺入可提升SmCo5的矫顽力,然而Cu的掺入会降低SmCo5的分子磁矩,进而使得其饱和磁化强度逐渐降低。掺入Pr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mCo5的饱和磁化强度。但是Pr作为一种稀土元素,对于降低磁体成本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Co,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Co,Mn)5型稀土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式1所示化学组成的物质形成:
SmCo5-xMnx式1;所述式1中0<x≤0.5。


2.权利要求1所述Sm(Co,Mn)5型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括Sm、Co和Mn的混合料进行熔炼,得到铸锭;
将所述铸锭进行熔体快淬,得到快淬带;
将所述快淬带依次进行退火和淬火,得到Sm(Co,Mn)5型稀土永磁材料;
所述Co的质量对应式1中Co的理论质量,所述Sm的质量在根据式1计算得到的理论Sm质量基础上增加1~5%;所述Mn的质量对应式1中Mn的理论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1000~1200℃,时间为40~64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室温升至退火温度所用时间为2~3h。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在充满保护气体的密封环境中进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国宋博腾岳明张东涛刘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