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2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绝缘芯导体、弹性绝缘层、覆盖导体以及蓝色外护层;覆盖导体至少设置两根,均螺旋缠绕在弹性绝缘层外;覆盖导体沿弹性绝缘层周向均匀排列;覆盖导体截面积之和与绝缘芯导体截面积相等。本电缆将常规两芯结构的电缆芯变为了一芯结构;绝缘芯导体作为电源的正极、同时也是信号线输入或输出的载体;外层缠绕覆盖导体作为电源线的负极或零线,同时也是信号线的回路导体。此结构设计可以减小电缆外径40‑60%,从而最大限度的缩小电缆外径,满足传感器电缆小型化要求。另外本电缆采用挤包天蓝色聚氨酯外护层,使电缆在水下具有一定隐形的功能,可配合水下隐形传感器的使用。

A new type of invisible sensor cable for under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
技术介绍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随着我国自动化、智能化产业快速发展,传感器在资源探测,海洋,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家用电器,农业现代化,等领域都有广泛利用。目前,传感器产业已被国内外公认为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它以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所瞩目。我们国家工业现代化进程和电子信息产业20%以上速度高速增长,带动传感器市场快速上升。当前技术水平下的传感器系统正向着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当前美国相关机构已经开发出了名为“智能灰尘”的MEMS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大小只有1.5立方毫米,重量只有5毫克,但是却装有激光通信、CPU、电池等组件,以及速度、加速度、温度等多个传感器。因此,作为传感器的配套部件,传感器电缆同样需要往小型化、微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径小的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绝缘芯导体、弹性绝缘层、覆盖导体以及蓝色外护层;所述覆盖导体至少设置两根,均螺旋缠绕在弹性绝缘层外;所述覆盖导体沿弹性绝缘层周向均匀排列;所述覆盖导体截面积之和与绝缘芯导体截面积相等。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绝缘层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硅橡胶或氟橡胶的一种;所述弹性绝缘层挤包于所述绝缘芯导体外。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绝缘层外设置编织层;所述覆盖导体均螺旋缠绕在编织层外并与其贴合。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绝缘层与编织层之间设置微胶囊相变材料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蓝色外护层的材质为天蓝色的聚氨酯。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蓝色外护层内设置若干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中可设置配重条。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空腔沿蓝色外护层周向均匀排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覆盖导体与蓝色外护层之间设置无纺布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线径小的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1、本电缆采用一绝缘芯外芳纶纱等编织,编织层外缠绕覆盖导体,缠绕覆盖导体外绕包无纺布带的缆芯结构设计,将常规两芯结构的电缆芯变为了一芯结构,绝缘芯导体作为电源的正极、同时也是信号线输入或输出的载体;外层缠绕覆盖导体作为电源线的负极或零线,同时也是信号线的回路导体。此结构设计可以减小电缆外径40-60%,从而最大限度的缩小电缆外径,满足传感器电缆小型化要求。同时该设计可以减少10-13%的电缆制造成本。2、本电缆采用挤包天蓝色聚氨酯(PU)外护层,使电缆在水下具有一定隐形的功能,可配合水下隐形传感器的使用;同时外护层赋予了电缆耐磨、防水的特性。3、本电缆具有如下优异性能:(1)额定电压:300/300V;(2)电缆工作温度:-40-+80℃;(3)试验电压:1000V/1min(AC);(4)绝缘芯常温弯曲试验:通过2百万次弯折;(5)电缆外径减小,耐磨,防水、水中隐形;(6)电缆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50-200gk);(7)同规格电缆外径减小40-60%。电缆制造成本减少了10-13%。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轴向截面)。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芯结构和常规的二芯结构示意图(径向截面)。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覆盖导体缠绕编织层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腔在蓝色外护层中的分布示意图(径向截面)。图中:1为绝缘芯导体、2为弹性绝缘层、3为编织层、4为覆盖导体、5为无纺布层、6为蓝色外护层、7为微胶囊相变材料层、8为空腔、100为常规电缆结构的导体、200为常规电缆结构的绝缘层、300为常规电缆结构的编织层、400为常规电缆结构的填充。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结构、连接关系及方法,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绝缘芯导体1、弹性绝缘层2、微胶囊相变材料层7、编织层3、覆盖导体4、无纺布层5以及蓝色外护层6。其中,绝缘芯导体1采用单丝直径小于或等于GB/T3956-2008的第6类绞合导体,绝缘芯导体1的截面积为0.2-10mm2;组成导体的单丝可以是裸铜丝或镀锡铜丝或镀银铜丝。弹性绝缘层2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硅橡胶或氟橡胶的一种;弹性绝缘层2的设置方式为:将TPE或硅橡胶或氟橡胶挤包于绝缘芯导体1外,弹性绝缘层2的外周为圆形;微胶囊相变材料层7为含有微胶囊固液相变材料的涂层液,采用常规方式涂覆在弹性绝缘层2外固化而形成的;固液相变材料在周围温度超过相变温度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并且吸收热量,当电缆短路或电流超载时,起到保护电缆不会因过热而损坏;编织层3用于提高电缆的抗拉性,通过芳纶纱或防弹丝或涤纶丝编织而形成;编织层3编织于微胶囊相变材料层7外;覆盖导体4设置多根,均以相同的缠绕方式(如,缠绕角度相同等)螺旋缠绕在编织层3外并与其相贴合;同时多根覆盖导体4沿编织层3周围均匀排列;单根覆盖导体4采用单丝或者多丝绞合的结构,单丝的性能与绝缘芯导体1的单丝性能相同;多根覆盖导体4的截面积之和与绝缘芯导体1截面积相等。参见图2,在常规的电缆结构中,通常将两根导体100分别包覆绝缘层200,之后再与两股填充400一起绞合,绞合后用编织层300包覆;本电缆的结构设计,将常规二芯结构变为了一芯结构;绝缘芯导体1作为电源的正极、同时也是信号线输入或输出的载体;外层螺旋缠绕的覆盖导体4作为电源线的负极或零线,同时也是信号线的回路导体;此结构设计可以减小电缆外径40-60%,从而最大限度的缩小电缆外径,满足传感器电缆小型化要求;同时该设计也可以减少10-13%的电缆制造成本。覆盖导体4外绕包一层无纺布带而形成无纺布层5,该层的设置便于电缆端头蓝色外护层6的剥离;蓝色外护层6的材质为天蓝色的聚氨酯,采用挤包的方式制成,蓝色外护层6赋予了电缆耐磨、防水的性能,该层的颜色采用天蓝色可提高电缆在水下的隐形性。蓝色外护层6内设置若干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8,沿蓝色外护层6周向均匀排列;空腔8在电缆端头设置开口(未图示),空腔8内可设置配重条(未图示);该设置可以有效控制电缆的重量,使电缆下沉、上浮更加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绝缘芯导体、弹性绝缘层、覆盖导体以及蓝色外护层;所述覆盖导体至少设置两根,均螺旋缠绕在弹性绝缘层外;所述覆盖导体沿弹性绝缘层周向均匀排列;所述覆盖导体截面积之和与绝缘芯导体截面积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绝缘芯导体、弹性绝缘层、覆盖导体以及蓝色外护层;所述覆盖导体至少设置两根,均螺旋缠绕在弹性绝缘层外;所述覆盖导体沿弹性绝缘层周向均匀排列;所述覆盖导体截面积之和与绝缘芯导体截面积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绝缘层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硅橡胶或氟橡胶的一种;所述弹性绝缘层挤包于所述绝缘芯导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下用隐形传感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绝缘层外设置编织层;所述覆盖导体均螺旋缠绕在编织层外并与其贴合。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宇朱华山段晋田广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