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89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栅极线、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以及共同电极。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中。第一连接线的第一端耦接至在主动区的异形区域中的对应栅极线。第二连接线的第一端耦接至在显示面板的主动区的非异形区域中的对应栅极线。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第一连接线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线的宽度,以补偿这些栅极线的寄生电容差异。

Special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显示面板具有主动区(activearea)与边缘区(edgearea)。主动区具有像素阵列(多个像素电路)、栅极线与源极线,而边缘区则没有任何像素电路。这些像素电路可以是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像素电路或是其他类型的像素电路。在一般显示面板中,这些像素电路的共同电极被配置在主动区。一般而言,显示面板的外形与主动区的外形均为矩形。因为主动区的外形为矩形,所以不同栅极线(或源极线)具有相同数量的像素电路。亦即,不同栅极线(或源极线)具有类似的负载。一些显示装置可能具有异形显示面板(abnormitydisplaypanel,或shapeddisplaypanel)。举例来说,所述异形显示面板可以是缺口显示面板(notchdisplaypanel)或是其他显示面板。相较于主动区的非异形区域(非缺口区域),在主动区的异形区域(缺口区域)内具有较少数量的像素电路。亦即,在异形区域(缺口区域)内的栅极线的负载是不同于在非异形区域(非缺口区域)内的栅极线的负载。所述负载包括寄生电容、寄生电阻或是其他负载元素。举例来说,在缺口区域内的栅极线的寄生电容小于在非缺口区域内的栅极线的寄生电容。在异形区域中的这些栅极线与在非异形区域中的这些栅极线的寄生电容差异,可能会造成灰阶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可以补偿在异形区域中的栅极线与在非异形区域中的栅极线的寄生电容差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个像素阵列、多条栅极线、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以及一个共同电极。此像素阵列与这些栅极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区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二区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第一区的第一子区域中的这些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第一区的第二子区域中的这些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共同电极包括主部与延伸部,主部配置于第一区中,延伸部延伸至第二区。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子区域的栅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与第二栅极线。第一栅极线至第二子区域的距离大于第二栅极线至第二子区域的距离。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第一栅极线的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第二栅极线的连接线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子区域的栅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群组与第二栅极线群组。第一栅极线群组至第二子区域的距离大于第二栅极线群组至第二子区域的距离。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第一栅极线群组的多条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第二栅极线群组的多条连接线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每一条连接线的宽度彼此相等,以及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每一条连接线的宽度彼此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迂回绕置于第二区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像素阵列与栅极线配置于第一衬底。共同电极配置于第二衬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配置于第一衬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液晶层。液晶层配置于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栅极驱动器包括集成栅驱动器(integratedgatedriver,IGD)。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个像素阵列、多条栅极线、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以及一个共同电极。此像素阵列与这些栅极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区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二区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第一区的第一子区域中的这些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第一区的第二子区域中的这些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共同电极包括主部与延伸部,主部配置于第一区中,延伸部延伸至第二区。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迂回绕置于第二区中。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诸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共同电极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以便与配置于第二区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形成寄生电容。第一连接线的寄生电容可以被用来补偿在第一子区域中的栅极线与在第二子区域中的栅极线的寄生电容差异。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说明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是依照一实施例示出图1所示异形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图2A所示在非异形区域内的栅极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图2A所示在异形区域内的栅极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5A与图5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图1所示异形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显示面板101:缺口110:主动区111:异形区域112:非异形区域120:边缘区200:栅极驱动器CL1、CL2、CL3、CL5、CL6、CL7:第一连接线CL4、CL8:第二连接线GL1、GL2、GL3、GL4、GL5、GL6、GL7、GL8:栅极线VCOM、VCOM1:共同电极VCOM11:延伸部VCOM12:主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案说明书全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一词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或连接)于第二装置,则应该被解释成该第一装置可以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该第一装置可以通过其他装置或某种连接手段而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器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实施例中使用相同标号或使用相同用语的器件/构件/步骤可以相互参照相关说明。图1是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区与第二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主动区(activearea)110,而所述第二区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edgearea)120。主动区110具有像素阵列(多个像素电路,未示出)、栅极线(未示出)与源极线(未示出)。所述像素电路可以是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像素电路或是其他类型的像素电路。依照设计需求,所述像素电路可以是现有的像素电路或是其他像素电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在主动区110中的像素阵列、栅极线与源极线的布局结构。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像素阵列,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中;/n多条栅极线,配置于所述第一区中;/n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区中,其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所述第一区的第一子区域中的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n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配置于所述第二区中,其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子区域中的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以及/n共同电极,包括主部与延伸部,所述主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区中,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区以便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形成寄生电容;/n其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像素阵列,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中;
多条栅极线,配置于所述第一区中;
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区中,其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所述第一区的第一子区域中的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
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配置于所述第二区中,其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一端耦接至在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子区域中的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对应栅极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每一个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栅极驱动器的对应接脚;以及
共同电极,包括主部与延伸部,所述主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区中,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区以便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形成寄生电容;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所述多条栅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与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一栅极线至所述第二子区域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栅极线至所述第二子区域的距离,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所述第一栅极线的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所述第二栅极线的连接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所述多条栅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群组与第二栅极线群组,所述第一栅极线群组至所述第二子区域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栅极线群组至所述第二子区域的距离,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所述第一栅极线群组的多条连接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中耦接至所述第二栅极线群组的多条连接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的每一条连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家华林松君胡宪堂詹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