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76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设有驱动件、连接组件、传动件、控制件和密封件,所述控制件设有安全光栅、比例阀组二位五通电磁阀组、直动两通电磁阀组;所述密封件设有下腔体、上腔体;所述下腔体前方还是设有第一压感器、第二压感器、第三压感器、第四压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感器自动监测各密封区域的压力值,检测动力锂电池顶盖的气密性,能够自动找出气密性差的动力锂电池顶盖泄漏区域,进一步改善动力锂电池顶盖的生产工艺,能自动找出动力锂电池顶盖泄漏处,判断结果准确,可追溯性好。

Double position air tightness testing device and method applied to power lithium battery top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动力锂电池中,动力锂电池顶盖的气密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整个动力电池的质量与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现有的方法是工人将动力锂电池顶盖放置于上下腔体中,工人将上下腔体密封并向动力锂电池顶盖内侧的腔体不断加压,根据观察设置于腔体的压力表,判断动力锂电池顶盖的气密性是否达标,但这样的测量方法测量时间长,效率低下,无法量产,而且人工操作量大,容易操作失误或混淆测试结果,同时难以找出动力锂电池顶盖泄漏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设有驱动件、连接组件、传动件、控制件和密封件,所述控制件设有安全光栅、比例阀组二位五通电磁阀组、直动两通电磁阀组;所述密封件设有下腔体、上腔体;所述下腔体前方还是设有第一压感器、第二压感器、第三压感器、第四压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设有装置底板、支撑柱、下压安装板、下腔底座、浮动接头、固定块、上腔底座、限位块;所述装置底板设置于装置下方,所述支撑柱设置于装置底板上方四角;所述下压安装板设置于四个支撑柱上方;所述安全光栅通过安装钣金设置于前方两支撑柱之间,所述下腔底座分别设置于装置底板上方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设有气缸,所述传动件设有、定位销、弹簧、定位柱、多组的直线轴承、导柱,所述直线轴承分别设置于气缸的四周,并与下压安装板连接;所述导柱设置于各直线轴承内,并与上腔底座上方连接;所述浮动接头设置于气缸连杆末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浮动接头装配连接并设置于上腔底座上方;所述气缸带动上腔底座在Z轴方向垂直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直动两通电磁阀组设置于下腔底座后方;所述比例阀组设置于直动两通电磁阀组后方;所述二位五通电磁阀组设置于直动两通电磁阀组后方。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设置于下腔底座正上方,;所述上腔体设置于上腔底座正下方,并与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销设置于下腔体左右两侧,使下腔体准确压合动力锂电池顶盖;所述弹簧、定位柱设置于下腔体内动力锂电池顶盖的注液孔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定位柱上方,限制定位柱在Z轴的位移。进一步的,所述比例阀组设有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所述直动两通电磁阀组设有第一电直动两通电磁阀V1、第二电直动两通电磁阀V2、第三电直动两通电磁阀V3、第四直动两通电磁阀V4、第五直动两通电磁阀V5、第六直动两通电磁阀V6、第七直动两通电磁阀V7、第八直动两通电磁阀V8,并沿X轴直线排列。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动力锂电池顶盖经过定位柱的导向作用放置于下腔体内二位五通电磁阀组改变左侧工位的气缸的压缩气流动方向,气缸带动上腔体垂直下压,通过定位销的导向作用,上腔体准确压合动力锂电池顶盖外侧;B、压合完成后利用动力锂电池内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将动力锂电池顶盖分为三个个区域,分别是左极柱区域、防爆阀区域、右极柱区域;同时由于气缸的压紧力与密封圈的密封作用,下腔体将动力锂电池顶盖内侧与外界气压隔绝形成内侧密封区域;C、第一直动两通电磁阀V1、第二直动两通电磁阀V2、第三直动两通电磁阀V3、第五直动两通电磁阀V5、第六直动两通电磁阀V6、第七直动两通电磁阀V7、第八直动两通电磁阀V8关闭,同时第四直动两通电磁阀V4打开,压缩气经过第二比例阀调节气压大小为三倍大气压并进入动力锂电池顶盖内侧密封区域;D、;第四压感器采集到该区域气压为三倍大气压后关闭第二比例阀,若第四压感器采集信号转化的压力值依然为三倍大气压,则动力锂电池顶盖气内侧密性良好,相反情况则第一压感器检测有压力值表明左极柱泄露,第二压感器检测有压力值表明防爆阀泄露,第三压感器检测有压力值表明右极柱泄露;E、第五直动两通电磁阀V5、第六直动两通电磁阀V6、第七直动两通电磁阀V7、第八直动两通电磁阀打开V8,各区域连通大气压;F、第一直动两通电磁阀V1、第二直动两通电磁阀V2、第三直动两通电磁阀V3打开,第四直动两通电磁阀V4、第五直动两通电磁阀V5、第六直动两通电磁阀V6、第七直动两通电磁阀V7、第八直动两通电磁阀V8关闭;G、压缩气经过第一比例阀调节气压大小为三倍大气压并进入动力锂电池顶盖外侧三个密封区域,第一压感器、第二压感器、第三压感器采集到该区域气压为三倍大气压后,关闭第一比例阀,若第四压感器检测的压力值为零,则动力锂电池顶盖外侧气密性良好,若第四压感器检测的压力值不为零,则动力锂电池顶盖外侧存在漏气;H、气缸带动上腔体垂直上升,装置开始另一侧工位的检测,如此循环运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感器与左极柱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压感器与防爆阀区域;所述第三压感器与右极柱区域连接;所述第四压感器与内侧密封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压感器自动监测各密封区域的压力值,检测动力锂电池顶盖的气密性,能够自动找出气密性差的动力锂电池顶盖泄漏区域,进一步改善动力锂电池顶盖的生产工艺,能自动找出动力锂电池顶盖泄漏处,判断结果准确,可追溯性好。2.通过气缸下压的方式代替人工下压,向动力锂电池顶盖内侧通入三倍大气压并保持气压值,并由各压感器、直动两通电磁阀组、比例阀组、二位五通电磁阀组的配合运作,实现高自动化的动力锂电池顶盖气密性检测,能节省测量时间,降低人工工作量,有效提高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2为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3为实施例3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4为实施例4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5为实施例5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附图6为图5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图6中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实施例2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下腔体与上腔体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图8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实施例3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实施例3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弹性压力膨胀密封胶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7示,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设有驱动件100、连接组件101、传动件102、控制件103和密封件104;驱动件100设有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驱动件(100)、连接组件(101)、传动件(102)、控制件(103)和密封件(104),所述控制件(103)设有安全光栅(4)、比例阀组(12)二位五通电磁阀组(13)、直动两通电磁阀组(14);所述密封件(104)设有下腔体(15)、上腔体(16);所述下腔体(15)前方还是设有第一压感器(151)、第二压感器(152)、第三压感器(153)、第四压感器(1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驱动件(100)、连接组件(101)、传动件(102)、控制件(103)和密封件(104),所述控制件(103)设有安全光栅(4)、比例阀组(12)二位五通电磁阀组(13)、直动两通电磁阀组(14);所述密封件(104)设有下腔体(15)、上腔体(16);所述下腔体(15)前方还是设有第一压感器(151)、第二压感器(152)、第三压感器(153)、第四压感器(1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1)设有装置底板(1)、支撑柱(2)、下压安装板(3)、下腔底座(5)、浮动接头(9)、固定块(10)、上腔底座(11)、限位块(18);所述装置底板(1)设置于装置下方,所述支撑柱(2)设置于装置底板(1)上方四角;所述下压安装板(3)设置于四个支撑柱(2)上方;所述安全光栅(4)通过安装钣金设置于前方两支撑柱(2)之间,所述下腔底座(5)分别设置于装置底板(1)上方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00)设有气缸(6),所述传动件(102)设有、定位销(17)、弹簧(19)、定位柱(20)、多组的直线轴承(7)、导柱(8),所述直线轴承(7)分别设置于气缸(6)的四周,并与下压安装板(3)连接;所述导柱(8)设置于各直线轴承(7)内,并与上腔底座(11)上方连接;所述浮动接头(9)设置于气缸(6)连杆末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与浮动接头(9)装配连接并设置于上腔底座(11)上方;所述气缸(6)带动上腔底座(11)在Z轴方向垂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动两通电磁阀组(14)设置于下腔底座(5)后方;所述比例阀组(12)设置于直动两通电磁阀组(14)后方;所述二位五通电磁阀组(13)设置于直动两通电磁阀组(14)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15)设置于下腔底座(5)正上方,;所述上腔体(16)设置于上腔底座(11)正下方,并与定位销(17)连接;所述定位销(17)设置于下腔体(15)左右两侧,使下腔体(15)准确压合动力锂电池顶盖;所述弹簧(19)、定位柱(20)设置于下腔体(15)内动力锂电池顶盖的注液孔处;所述限位块(18)设置于定位柱(20)上方,限制定位柱(20)在Z轴的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顶盖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阀组(12)设有第一比例阀(121)、第二比例阀(122);所述直动两通电磁阀组(14)设有第一电直动两通电磁阀(141)、第二电直动两通电磁阀(142)、第三电直动两通电磁阀(143)、第四直动两通电磁阀(144)、第五直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良郭建文孙振忠郑泽鑫肖赵康黎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