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69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包括机组壳体、压缩机及蒸发器,压缩机及蒸发器安装在机组壳体上,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使F1逐渐接近壳体的固有频率F2,使得机组壳体与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蒸发器上的冰逐渐被振落。让蒸发器上的冰阵下来,防止冰继续包裹蒸发器,避免蒸发器报废。

A method of defrosting and dei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热泵领域(热泵原理、制冷领域)中,换热器(热控领域中仅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或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切换着实用)上常常会结霜,长时间运行后,结霜的地方会出现冰渣或冰块,冰渣或冰块附着在换热器上,影响换热器工作的效率。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结霜、结冰问题常常会采用“热气旁通”或者四通换向阀换向的方式进行除霜、除冰,但用此方法除霜、除冰并不能有较好的效果,“热气旁通”的时间短,避免损坏机组壳体使用,只能除去一层薄霜,而四通换向阀换向后,为了避免另一换热器结霜,同样不可长时间运行,所以在此情况下,换热器上的霜和冰除的并不彻底。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翅片间存在间隙,当翅片换热器结冰时,若不能及时处理,翅片换热的的换热效率和工作性能都会下降,长久以往,翅片换热器会报废,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解决蒸发器化霜除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壳体、压缩机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及蒸发器安装在机组壳体上;所述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使F1逐渐接近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F2,使得机组壳体和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蒸发器上的冰逐渐被振落。有益效果:机组壳体和压缩机共振时,同样也是设置在机组壳体上的蒸发器同样大幅的振动,让蒸发器上的冰振动抖落下来,防止冰继续包裹蒸发器,蒸发器换热效率和工作性能保持在良好状态,避免蒸发器长久冰冻而报废。优选地,调节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从而调整压缩机振动频率F1。优选地,所述机组壳体上连接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F3。优选地,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压缩机开机工作一段时间,所述压缩机的开机工作频率为初始值,该初始值在压缩机工作频率区间内;增加或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压缩机工作频率变化带动压缩机振动频率变化,压缩机的振动频率值向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值变化,振动传感器记录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数值。优选地,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有变频器,通过调节变频器可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数值。优选地,机组壳体内还设置有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换向、使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此时机组为化霜状态。优选地,所述机组壳体上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停转,且所述机组壳体及压缩机共振一段时间后,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使压缩机的振动频率远离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所述压缩机正常运行;然后打开风机,再次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使得机组壳体与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优选地,共振时F1与F2的差值为±10Hz,共振的发生时间保持在30s以内。优选地,所述机组壳体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排水孔。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为翅片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包括机组壳体、压缩机及蒸发器,压缩机及蒸发器安装在机组壳体上。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使F1逐渐接近壳体的固有频率F2,使得机组壳体和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蒸发器上的冰逐渐被振落。共振,属于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部件一具有一个固有频率,位于部件一附近的部件二振动。当部件二的振动频率往部件一固有频率趋向变化过程中,部件一逐渐开始振动;其中,部件二的振动频率较为接近部件一固有频率时部件一的振幅突然陡增/陡减,部件二的振动频率与部件一固有频率理想的相同时部件一有最大振幅,即理想的共振。压缩机及蒸发器为热泵领域(热泵原理、制冷领域)的现有技术,最常见于空调。本专利技术中,机组壳体和压缩机共振时,设置在机组壳体上的蒸发器也大幅的振动,让蒸发器上的冰振动抖落下来,防止冰继续包裹蒸发器,蒸发器换热效率和工作性能保持在良好状态,避免蒸发器长久冰冻而报废。调节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从而调整压缩机振动频率F1。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较好调控,电控箱设置有用于调控压缩机工作频率的变频器。变频器,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现有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所述机组壳体上连接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F3。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检测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F3。首次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时,在机组壳体出现最大振幅(即共振)时通过振动传感器记录压缩机此时工作频率/振动频率(即共振频率值、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F2),方便以后在化霜除冰时,能够准确快速地朝向该工作频率调整压缩机;甚至,在首次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时,记录压缩机工作频率与机组壳体振幅的变化曲线图表,为了避开最大振幅而求取工艺所需理想振幅,可基于该图表而快速选定对应的压缩机工作频率。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包括以下步骤:压缩机开机工作一段时间,压缩机的开机工作频率为初始值,该初始值在压缩机工频率区间内;增加或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压缩机工作频率变化带动压缩机振动频率变化,压缩机工作频率变化带动压缩机振动频率变化,振动传感器记录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数值。逐步调节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更精确的确定达到共振时,得到压缩机工作频率/机组壳体固有频率。机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控箱,电控箱内设有控制压缩机工作频率的变频器,压缩机电性连接有变频器,通过调节变频器可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数值。机组壳体内还设置有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换向、使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此时机组为化霜状态。机组变为化霜工况,蒸发器上的冰与蒸发器接触表面的附着力下降。机组壳体上还设置有风机。风机停转,且机组壳体及压缩机共振一段时间后,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使压缩机的振动频率远离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压缩机正常运行,机组壳体的振动较大的恢复。然后打开风机,再次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使得机组壳体与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风机的加入会使得机组壳体振动的幅度更大,更容易将冰振动下来。共振时F1和F2的差值为±10Hz,共振的发生时间保持在30s以内。振动在适当时间,保证霜冰去除干净,并避免振动时间过长、避免机组发生损坏。机组壳体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排水孔。霜冰振动中,碎裂和/或熔融,碎裂后的冰霜也将熔融,通过排水孔可将冰水排出。蒸发器为翅片换热器。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壳体、压缩机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及蒸发器安装在机组壳体上;/n所述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使F1逐渐接近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F2,使得机组壳体和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蒸发器上的冰逐渐被振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壳体、压缩机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及蒸发器安装在机组壳体上;
所述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功用时,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使F1逐渐接近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F2,使得机组壳体和压缩机逐渐趋向共振,蒸发器上的冰逐渐被振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从而调整压缩机振动频率F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上连接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F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霜除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压缩机振动频率F1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压缩机开机工作一段时间,所述压缩机的开机工作频率为初始值,该初始值在压缩机工作频率区间内;
增加或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压缩机工作频率变化带动压缩机振动频率变化,压缩机的振动频率值向机组壳体的固有频率值变化,振动传感器记录机组壳体的振动频率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霜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赢邓嘉胜江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英伟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