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63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液伺服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该结构由阀芯、阀体、力矩马达、前置级控制腔、反馈腔、负载腔构成;阀芯装入阀体内,阀芯和阀体之间至少构成有左右前置级控制腔、左右负载腔以及左右反馈腔,对左右侧腔体而言,前置级控制腔位于反馈腔与负载腔之间;高压油在力矩马达的作用下,由射流管流出,经接收器进入阀芯左右前置级控制腔;两个负载腔分别通过位于阀芯中心位置的油路与阀芯左右两侧的反馈腔相通,在前置级控制腔、反馈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稳态时,阀芯轴向受力相等,实现负载压力反馈。本发明专利技术原理简单、性能优良,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制造成本,形成有效的压力反馈作用,增强了伺服阀动态性能。

A structure of pressure feedback slid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液伺服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
技术介绍
电液伺服阀主要由力矩马达、前置液压放大器、滑阀放大器等组成,国内目前广泛采用机械力反馈式结构。当给定力矩马达一个差动控制电流时,衔铁转动一定的角度,反馈杆变形,此时前置级左右两腔将形成控制压差,从而推动阀芯运动,实现对输出流量、压力的控制。在此过程中,当反馈杆变形产生力矩与力矩马达在控制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电磁力矩平衡时,反馈杆变形又能使前置级部分地回到中间位置,实现负反馈,改善伺服阀动态响应。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需要对反馈杆的刚度、结构参数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加了阀的制造成本以及装调难度。国内压力反馈式滑阀则通过在阀体上的油路将负载腔的压力引入至阀芯左右两侧的反馈腔,这种结构需要设计合理的油路并安装密封堵头,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易造成阀体其余部分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基于射流管伺服阀结构,设计了一种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的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阀结构由阀芯、阀体、力矩马达、接收器、前置级控制腔、反馈腔、负载腔构成;阀芯装入阀体内,阀芯和阀体之间至少构成有左右前置级控制腔、左右负载腔以及左右反馈腔,对左右侧腔体而言,前置级控制腔位于反馈腔与负载腔之间;高压油在力矩马达的作用下,由射流管流出,经接收器进入阀芯左右前置级控制腔;两个负载腔分别通过位于阀芯中心位置的油路与阀芯左右两侧的反馈腔相通,在前置级控制腔、反馈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稳态时,阀芯轴向受力相等,实现负载压力反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阀结构由阀芯、阀体、力矩马达、接收器、前置级控制腔、反馈腔、负载腔构成;阀芯装入阀体内,阀芯和阀体之间至少构成有左右前置级控制腔、左右负载腔以及左右反馈腔,对左右侧腔体而言,前置级控制腔位于反馈腔与负载腔之间;高压油在力矩马达的作用下,由射流管流出,经接收器进入阀芯左右前置级控制腔;两个负载腔分别通过位于阀芯中心位置的油路与阀芯左右两侧的反馈腔相通,在前置级控制腔、反馈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稳态时,阀芯轴向受力相等,实现负载压力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反馈式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与阀体中部之间还设置有回油节流孔,回油节流孔与回油相连。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一鸣谢志刚苗准曹伟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