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笑涵专利>正文

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515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涉及建筑隔热保温技术领域。该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分为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两种结构,所述第一背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板和凹槽,且第一凸板和凹槽的板长与第一背板的板宽相同,所述第一凸板和凹槽之间固定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附板,且附板的上表面所在面与第一凸板、第二凸板的上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附板的外表面贴合连接有防护胶结料,且防护胶结料的底表面分别与上下两侧的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凸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卡槽。通过三层结构的使用,使得保温板整体起到隔热防火防护作用,有两种背板形式,增加了保温板的实用性。

A structure of heat insulation board with back atta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热保温
,具体为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
技术介绍
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目前市面上的隔热保温板技术方案多种多样,有有机保温板、无机保温板、真空绝热板、保温装饰一体板等。但现有的隔热保温板在隔热效果、防火效果和使用安全三项性能上不能同时满足,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满足这三项性能,这就意味着,长期使用安全不能完全保证,有安全隐患,一般保温板结构较为单一,需要借助胶体进行粘附作业,粘附牢固性得不到保障,没有相应的加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解决了保温板结构单一无法实现保温防火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包括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分为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12)两种结构,所述第一背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且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的板长与第一背板(1)的板宽相同,所述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之间固定形成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附板(5),且附板(5)的上表面所在面与第一凸板(2)、第二凸板(3)的上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附板(5)的外表面贴合连接有防护胶结料(6),且防护胶结料(6)的底表面分别与上下两侧的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凸板(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包括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分为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12)两种结构,所述第一背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且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的板长与第一背板(1)的板宽相同,所述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之间固定形成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附板(5),且附板(5)的上表面所在面与第一凸板(2)、第二凸板(3)的上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附板(5)的外表面贴合连接有防护胶结料(6),且防护胶结料(6)的底表面分别与上下两侧的第一凸板(2)和第二凸板(3)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凸板(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卡槽(7),所述凹槽(4)的侧表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卡板(8),且卡板(8)的厚度与卡槽(7)的槽深大小设置为相同,所述第一凸板(2)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锚固孔(11),所述卡板(8)的上表面两侧也固定设置有第一锚固孔(11),且第一凸板(2)与卡板(8)上的第一锚固孔(11)位置设置为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1)的一侧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插槽(9),所述第一背板(1)的另一侧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插板(10),且第一插板(10)的板宽设置与第一插槽(9)的槽深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附隔热保温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背板(1)上下对接时第一凸板(2)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笑涵张宏朝
申请(专利权)人:张笑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