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尧杰专利>正文

野式扫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48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式扫地车,包括车体本体,以车体本体的前进方向为车体本体的前端,以车体本体的后退方向为车体本体的后端,所述车体本体的后端连接有车体后箱,还包括若干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位于车体本体的前端并与车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车体后箱的内部设有垃圾暂存箱,垃圾暂存箱的侧面设有能够将垃圾夹入垃圾暂存箱的垃圾夹持机构,所述垃圾夹持机构从车体后箱的内部贯穿车体后箱的底部延伸到地面,所述车体后箱的侧面与垃圾暂存箱位置对应处设有能够启闭的垃圾倾斜口,所述垃圾倾斜口与车体后箱活动连接;通过垃圾夹持机构夹取垃圾的方式代替吸尘设备,在减小扫地车噪声的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堵塞发生的功能丧失。

Field sw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式扫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外道路清洁设备领域,具体是野式扫地车。
技术介绍
扫地车是将扫地、垃圾收集相结合的一体化垃圾清扫车,具有工作效率高,清洁成本低,清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经济回报率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小城市道路的清扫工作。扫地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野外道路的清扫工作中占到了极大的使用比例,在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现有技术中的扫地车一般为扫地和吸尘相结合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垃圾清扫需要配备大功率的吸尘设备,吸尘设备功率过小会造成大量垃圾残留在地面上,吸尘设备的功率加大后又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即使采用大功率的吸尘设备,也有可能发生堵塞等故障,从而导致清扫工作的停滞,所以如何通过大功率吸取以外的方式对地面垃圾进行收取便成为野外道路清洁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扫地车通过大功率吸尘设备对地面垃圾进行收取造成噪声过大并且容易在堵塞后使得扫地车失去正常工作能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野式扫地车,通过夹取的方式代替吸尘设备,在减小扫地车噪声的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堵塞发生的功能丧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野式扫地车,包括车体本体,以车体本体的前进方向为车体本体的前端,以车体本体的后退方向为车体本体的后端,所述车体本体的后端连接有车体后箱,还包括若干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位于车体本体的前端并与车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车体后箱的内部设有垃圾暂存箱,垃圾暂存箱的侧面设有能够将垃圾夹入垃圾暂存箱的垃圾夹持机构,所述垃圾夹持机构从车体后箱的内部贯穿车体后箱的底部延伸到地面,所述车体后箱的侧面与垃圾暂存箱位置对应处设有能够启闭的垃圾倾斜口,所述垃圾倾斜口与车体后箱活动连接。现有技术中,扫地车主要是采用吸尘和清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垃圾清洁,这样的清扫方式对吸尘设备的要求较高,一般会选用较大功率的吸尘设备,但是这种吸尘设备在遇到较大的垃圾时,很容易将吸入口堵住,吸入口被堵住后,扫地车就会丧失清扫能力,严重时还会由于吸尘设备过载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名称为野式扫地车,主要运用环境是户外运用,名称中的野式即为户外使用的意思,野式扫地车中的车体本体在行进途中通过清扫组件对垃圾进行清扫,垃圾聚集在中间后,垃圾夹持机构通过夹取的方式将垃圾夹取并投入垃圾暂存箱内,通过垃圾夹持机构夹取垃圾的方式代替常规采用的吸尘设备吸取的方式,夹取过程中由于不需要采用大功率的吸取设备,所以大大的减小了扫地车所产生的噪声,同时垃圾夹取机构夹取垃圾的方式也避免了吸尘设备被堵塞的风险,从而极大的减小了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通过夹取的方式代替吸尘设备,在减小扫地车噪声的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堵塞发生的功能丧失。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夹持机构包括能够通过链轮传输将垃圾运送到垃圾暂存箱的链轮组件,所述链轮组件的上方设有限制飞轮,链轮组件与垃圾暂存箱之间设有防漏飞轮,限制飞轮和防漏飞轮分别与车体后箱固定,限制飞轮和防漏飞轮分别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自由转动,所述限制飞轮的上方设有挡渣板,挡渣板与车体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制飞轮位于链轮组件的上方并与链轮组件接触,通过限制飞轮与链轮组件的相互摩擦,限制飞轮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将链轮组件上的垃圾刮蹭下来,并落入下方的垃圾暂存箱中,为了避免垃圾从垃圾暂存箱的边缘掉落到垃圾暂存箱外,在垃圾暂存箱和链轮组件之间设置了防漏飞轮,防漏飞轮位于垃圾暂存箱的上方并靠近垃圾暂存箱的边缘,通过防漏飞轮能够有效的避免限制飞轮处和链轮组件上投入垃圾暂存箱的垃圾漏出,限制飞轮上的挡渣板也进一步的限制了链轮组件上的垃圾在限制飞轮的作用下向上飞溅,从而影响垃圾暂存箱对垃圾的收取。进一步的,所述链轮组件包括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所述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分别由一对套设有传动带的转动链轮组成,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互相平行,并且下链轮组的上端位于所述防漏飞轮的上方,下链轮组的下端与车体后箱底部的外表面固定,下链轮组和防漏飞轮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链轮,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链轮,上链轮组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所述上链轮组、下链轮组、第一过渡链轮、第二过渡链轮和驱动电机外套设有链条,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链条带动上链轮组、下链轮组、第一过渡链轮、第二过渡链轮的转动,所述传动带外部包裹有外包覆层,外包覆层的最低点与地面接触。所述驱动电机作为链轮组件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链条驱动上链轮组、下链轮组、第一过渡链轮、第二过渡链轮的转动,从而带动整体链轮组件的正常运转,第一过渡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主要是为了保障链条对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的张紧,能够有效的对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进行驱动,并且在第二过渡链轮处于上链轮组、下链轮组之间,通过对链条缠绕方向的转变,调整到上链轮组、下链轮组的传动方向相反,从而才能使得链轮组件提供斜向上的夹取力,使得垃圾夹持机构能够正常工作,所述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在链条的驱动下带动传动带进行转动,传动带带动外包覆层运动,从而传动带外的外包覆层便能够通过相互挤压摩擦的方式将地面垃圾粘连、夹取,此处的外包覆层采用外表面具备一定粗糙度的包覆材料制成,以达到较好的夹取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头,所述清扫头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端头,所述清扫头内部设有旋转驱动器,固定端头的上方设有转动盘,固定端头的上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固定端头的下端设有若干塑料扫丝,转动盘与旋转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清扫头靠近车体本体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车体本体固定连接,清扫头与升降组件之间设有延伸杆,清扫头与升降组件之间通过延伸杆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清扫组件通常都是整体的圆盘形扫地头,由于传统扫丝的张开完全依靠与地面之间的挤压,而将扫丝全部固定在一个端头上会导致扫丝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打结,从而影响正常的清扫动作,本专利技术中将塑料扫丝通过多个固定端头进行固定,固定端头将各部分的扫丝进行分隔,这样便能够有效的防止扫丝在清扫过程中互相缠绕打结,并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端头还可以设置为具备扩张和收缩功能的端头,这样在清扫头下方的过程中固定端头进行扩张,在清扫头上升的过程中固定端头进行收缩,能够更加有效地扩大清扫范围并且保护塑料扫丝不会缠绕打结,并且分开设置的固定端头也能够减弱桥头边缘的离心作用,避免边缘的塑料扫丝翘起。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中空的升降外壳,所述升降外壳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的上方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液压升降杆垂直,固定轴的一端与液压升降杆固定,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滑动框,滑动框内嵌有若干外凸滑块,所述升降外壳靠近清扫头的侧面开有若干斜向开口,所述斜向开口的上端靠近车体本体的中心线,斜向开口的下端远离车体本体的中心线,所述外凸滑块贯穿升降外壳延伸到升降外壳外部并与所述延伸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升降杆能够有效控制固定轴进行升降,滑动框能够跟随固定轴一同进行升降,滑动框内嵌入有外凸滑块,外凸滑块被斜向开口限制住位置,在升降过程中外凸滑块能够沿着斜向开口进行横向平移,这样在升起时能够将清扫头向中间收拢,下降时将清扫头展开,有效的达到了节约扫地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野式扫地车,包括车体本体(2),以车体本体(2)的前进方向为车体本体(2)的前端,以车体本体(2)的后退方向为车体本体(2)的后端,所述车体本体(2)的后端连接有车体后箱(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清扫组件(3),所述清扫组件(3)位于车体本体(2)的前端并与车体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车体后箱(21)的内部设有垃圾暂存箱(7),垃圾暂存箱(7)的侧面设有能够将垃圾夹入垃圾暂存箱(7)的垃圾夹持机构,所述垃圾夹持机构从车体后箱(21)的内部贯穿车体后箱(21)的底部延伸到地面,所述车体后箱(21)的侧面与垃圾暂存箱(7)位置对应处设有能够启闭的垃圾倾斜口,所述垃圾倾斜口与车体后箱(21)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野式扫地车,包括车体本体(2),以车体本体(2)的前进方向为车体本体(2)的前端,以车体本体(2)的后退方向为车体本体(2)的后端,所述车体本体(2)的后端连接有车体后箱(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清扫组件(3),所述清扫组件(3)位于车体本体(2)的前端并与车体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车体后箱(21)的内部设有垃圾暂存箱(7),垃圾暂存箱(7)的侧面设有能够将垃圾夹入垃圾暂存箱(7)的垃圾夹持机构,所述垃圾夹持机构从车体后箱(21)的内部贯穿车体后箱(21)的底部延伸到地面,所述车体后箱(21)的侧面与垃圾暂存箱(7)位置对应处设有能够启闭的垃圾倾斜口,所述垃圾倾斜口与车体后箱(2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式扫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夹持机构包括能够通过链轮传输将垃圾运送到垃圾暂存箱(7)的链轮组件(9),所述链轮组件(9)的上方设有限制飞轮(12),链轮组件(9)与垃圾暂存箱(7)之间设有防漏飞轮(8),限制飞轮(12)和防漏飞轮(8)分别与车体后箱(21)固定,限制飞轮(12)和防漏飞轮(8)分别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自由转动,所述限制飞轮(12)的上方设有挡渣板(13),挡渣板(13)与车体后箱(2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式扫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组件(9)包括上链轮组(93)和下链轮组(94),所述上链轮组(93)和下链轮组(94)分别由一对套设有传动带(97)的转动链轮组成,上链轮组(93)和下链轮组(94)互相平行,并且下链轮组(94)的上端位于所述防漏飞轮(8)的上方,下链轮组(94)的下端与车体后箱(21)底部的外表面固定,下链轮组(94)和防漏飞轮(8)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链轮(95),上链轮组(93)和下链轮组(94)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链轮(96),上链轮组(93)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91),所述上链轮组(93)、下链轮组(94)、第一过渡链轮(95)、第二过渡链轮(96)和驱动电机(91)外套设有链条(92),通过驱动电机(91)驱动链条(92)带动上链轮组(93)、下链轮组(94)、第一过渡链轮(95)、第二过渡链轮(96)的转动,所述传动带(97)外部包裹有外包覆层(11),外包覆层(11)的最低点与地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式扫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3)包括清扫头(31),所述清扫头(3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端头(32),所述清扫头(31)内部设有旋转驱动器,固定端头(32)的上方设有转动盘,固定端头(32)的上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固定端头(32)的下端设有若干塑料扫丝(33),转动盘与旋转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清扫头(31)靠近车体本体(2)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35),所述升降组件(35)与车体本体(2)固定连接,清扫头(31)与升降组件(35)之间设有延伸杆(34),清扫头(31)与升降组件(35)之间通过延伸杆(3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式扫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5)包括中空的升降外壳,所述升降外壳内部设有液压升降杆(351),液压升降杆(351)的上方固定有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尧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尧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