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公路桥梁建设中上跨既有道路,桥梁通常设计为钢箱梁,钢箱梁在同等重量条件下跨越能力强于钢筋混凝土。在钢箱梁安装施工时,通常采用架桥机分段起吊安装,随后再进行焊接和防腐涂装。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焊接和防腐涂装等工作时,通常采取封路措施并搭设支架或采用举高车的方式供作业人员到靠近钢箱梁的工作位置进行施工。对于钢箱梁焊接及防腐涂装工作均需耗时耗力;但采取封路措施并搭设支架时,则存在支架搭建工期太长的问题,需要长时间封路;采用举高车也要封闭道路;在交通繁忙的道路长期实行封路将对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其中工作平台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上部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n所述上部结构包括上部边缘节段(2)和上部中间节段(4),其中所述上部中间节段(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底部设置有行走系统(1);/n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下部边缘节段(6)和下部中间节段(5),其中所述下部中间节段(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下部边缘节段(6),所述下部边缘节段(6)上连接有侧立架(3);/n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上还设有卷扬机提升系统,所述卷扬机提升系统与下部结构连接,用于将所述下部结构提升至与上部结构匹配接合的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
所述上部结构包括上部边缘节段(2)和上部中间节段(4),其中所述上部中间节段(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底部设置有行走系统(1);
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下部边缘节段(6)和下部中间节段(5),其中所述下部中间节段(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下部边缘节段(6),所述下部边缘节段(6)上连接有侧立架(3);
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上还设有卷扬机提升系统,所述卷扬机提升系统与下部结构连接,用于将所述下部结构提升至与上部结构匹配接合的位置;
其中,所述侧立架(3)、下部边缘节段(6)和下部中间节段(5)可供作业人员通行;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在所述上部中间节段(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从而组成上部结构;
将所述上部结构吊起到钢箱梁的梁面上,并将所述上部结构与钢箱梁的梁体固定;
在所述下部中间节段(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部边缘节段(6),并在所述下部边缘节段(6)外侧连接所述侧立架(3),从而组成下部结构;
在上部边缘节段(2)上设置卷扬机提升系统,并将卷扬机提升系统与下部结构连接,启动卷扬机系统,将所述下部结构的侧立架(3)提升至与所述上部结构的上部边缘节段(2)匹配接合的位置处,将所述侧立架(3)与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所述工作台的拼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立架(3)的内侧设置定位滑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边缘节段(2)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钢丝绳(14),将所述钢丝绳(14)与所述钢箱梁上的吊耳连接(16)以使得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钢箱梁跨路施工工作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关峰,杨智诚,蔡江红,杨斌,刘玮,彭春源,侯照保,陈世文,刘吉达,王欢欢,林俊翔,潘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