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17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座、固定机构、管座和顶升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托盘、限位部件以及支撑件,支撑件将托盘支撑在工作台面的上方,并且将限位部件支撑在托盘的上方,托盘和限位部件之间形成用于供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的空间,托盘设有顶升孔,限位部件设有限位孔,管座设置在托盘的下方,顶升机构用于推动设置在管座上的小直径纱管穿过顶升孔,以将筒子纱中的大直径纱管经由限位孔顶出。上述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Tube chan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bobbin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领域的染色工序中,要求被染色筒子纱的密度适中,而现有松纱机生产部分筒子纱如棉纱、涤纶纱、弹力纱,特别一些带有弹性的纱,由于纱线具有弹性作用,生产出来松筒纱密度偏大。这导致在染色过程中容易出现染不透,染花等问题,其中弹性氨纶会出现高温收缩、弹力缺失等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先用外径较大的筒子生产后,再利用换管工具将较大的筒子替换成正常筒子进行染色,达到松紧平衡的状态。传统的换管方法是人工用压板工具将筒子纱从外径较大的筒子推到外径较小的筒管上,然而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以解决通过人工换管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包括:机座,具有工作台面;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托盘、限位部件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将所述托盘支撑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并且将所述限位部件支撑在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托盘和所述限位部件之间形成用于供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的空间;所述托盘设有顶升孔,所述限位部件设有限位孔;管座,所述管座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管座用于放置小直径纱管;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管座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用于推动设置在所述管座上的所述小直径纱管穿过所述顶升孔,以将所述筒子纱中的所述大直径纱管经由所述限位孔顶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座包括底座和限位结构,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与所述顶升机构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底座远离工作台面的一侧,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凸块或环形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多个直径不同且同轴设置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远离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筒子纱的定位槽,所述顶升孔设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中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孔与所述限位孔同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和所述限位部件均为板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与所述限位部件水平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为电动推缸,所述顶升机构的推动杆穿过所述工作台面的让位孔连接于所述管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托盘之间的距离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的距离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多根立柱,多根所述立柱分别穿过所述托盘上的多个安装孔并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件以及所述工作台面,多根所述立柱围绕所述限位孔以及所述顶升孔设置,所述托盘的边缘设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托盘通过螺栓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于多根所述立柱。一种筒子纱换管方法,使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筒子纱换管装置,所述筒子纱换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直径纱管放置在所述管座上,将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在所述托盘上;所述顶升机构推动设置在所述管座上的所述小直径纱管穿过所述顶升孔,将所述筒子纱中的所述大直径纱管经由所述限位孔顶出,使得所述小直径纱管穿设于所述筒子纱中。与现有方案相比,上述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筒子纱换管装置及方法,操作时将小直径纱管放置在管座上,将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在托盘上,从而使筒子纱限位在托盘和限位部件之间。启动顶升机构,顶升机构推动设置在管座上的小直径纱管穿过托盘上的顶升孔,将筒子纱中的大直径纱管经由限位孔顶出,使得小直径纱管穿设于筒子纱中,实现筒子纱的换管,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筒子纱换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筒子纱换管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筒子纱换管装置中限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限位部件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限位部件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限位部件中限位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10,可用于将筒子纱中的大直径纱管换成小直径纱管,即实现换管工作。请结合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包括机座100、固定机构、管座500以及顶升机构600。机座100具有工作台面110,固定机构设置在工作台面110上。固定机构包括托盘200、限位部件300以及支撑件400。支撑件400将托盘200支撑在工作台面110的上方,并且将限位部件300支撑在托盘200的上方。如此,托盘200位于限位部件300和工作台面110之间。托盘200和限位部件300之间形成用于供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的空间。托盘200上设有顶升孔210,限位部件300设有限位孔3212。管座500设置在托盘200的下方,管座500用于放置小直径纱管。顶升机构600设置在管座500的下方,顶升机构600用于推动设置在管座500上的小直径纱管穿过顶升孔210,以将筒子纱中的大直径纱管经由限位孔3212顶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管座500包括底座510和限位结构520,底座510靠近工作台面110的一侧与顶升机构600连接,限位凸块设置在底座510远离工作台面110的一侧位于底座510的中部,限位结构520为限位凸块或环形的限位槽。小直径纱管可以由限位结构520限位设置在管座500上。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限位结构520为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有多个,多个限位槽的直径不同且同轴设置。如何,可以根据小直径纱管的尺寸,选择合适的限位槽。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托盘200远离工作台面110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筒子纱的定位槽220,顶升孔210设在定位槽220的槽底中部。更具体地,定位槽220为圆形槽。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顶升孔210与限位孔3212同轴设置。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托盘200和限位部件300均为板状结构。更具体地,托盘200和限位部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座,具有工作台面;/n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托盘、限位部件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将所述托盘支撑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并且将所述限位部件支撑在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托盘和所述限位部件之间形成用于供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的空间;所述托盘设有顶升孔,所述限位部件设有限位孔;/n管座,所述管座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管座用于放置小直径纱管;/n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管座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用于推动设置在所述管座上的所述小直径纱管穿过所述顶升孔,以将所述筒子纱中的所述大直径纱管经由所述限位孔顶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具有工作台面;
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托盘、限位部件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将所述托盘支撑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并且将所述限位部件支撑在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托盘和所述限位部件之间形成用于供绕在大直径纱管上的筒子纱放置的空间;所述托盘设有顶升孔,所述限位部件设有限位孔;
管座,所述管座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管座用于放置小直径纱管;
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管座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用于推动设置在所述管座上的所述小直径纱管穿过所述顶升孔,以将所述筒子纱中的所述大直径纱管经由所述限位孔顶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包括底座和限位结构,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与所述顶升机构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凸块或环形的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多个直径不同且同轴设置的限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远离所述工作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筒子纱的定位槽,所述顶升孔设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中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孔与所述限位孔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和所述限位部件均为板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忠胡广文袁彩妮廖良孔垂信谭素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