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08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插接块,第二插接块,加力架,固定架,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橡胶垫,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三直线导轨,装载架,侧护板,第一螺杆,调节螺套,第二螺杆,限位螺套,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控制开关,第一陀螺仪传感器,警示灯,第二陀螺仪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等;支撑底座前端右中部与第一插接块浇筑熔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配合直面墙,直角面墙和曲面墙不同形状的壁画墙体进行承载转移,可以在室内建筑进行转移移动,同时解决了大型设备无法进入的问题。

A transfer device for build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房建就是房屋建筑工程,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一般简称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在针对现有的房屋进行内部改建或者扩建时,会有许多人选择保留室内的部分墙体,例如某个商用房屋内邀请人做的壁画,私人住宅内好友,名师绘制的艺术品等等,那么其价值并非价值所可以估量的,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仰,那么就会有很多人选择保留该部分墙体,但是在房屋内部改建或者扩建时又会阻碍施工,那么只能选择进行转移,配合新墙进行重新堆砌或者进行重新处理后作为艺术品摆放,现有技术并没有专门针对部分墙体通过装置转移的设计,而且墙体造型多变,有直面墙,直角面墙和曲面墙等等,大型设备又无法进入室内。由此可见,需要研发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房屋进行内部改建或者扩建时,会有许多人选择保留室内的部分墙体,例如某个商用房屋内邀请人做的壁画,私人住宅内好友,名师绘制的艺术品等等,那么其价值并非价值所可以估量的,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仰,那么就会有很多人选择保留该部分墙体,但是在房屋内部改建或者扩建时又会阻碍施工,那么只能选择进行转移,配合新墙进行重新堆砌或者进行重新处理后作为艺术品摆放,现有技术并没有专门针对部分墙体通过装置转移的设计,而且墙体造型多变,有直面墙,直角面墙和曲面墙等等,大型设备又无法进入室内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插接块,第二插接块,加力架,固定架,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橡胶垫,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三直线导轨,装载架,侧护板,第一螺杆,调节螺套,第二螺杆,限位螺套,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控制开关,第一陀螺仪传感器,警示灯,第二陀螺仪传感器,控制面板,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三万向轮,第四万向轮,吊环和壁画墙体;支撑底座前端右中部与第一插接块浇筑熔合;支撑底座前端右中上方与第二插接块浇筑熔合;支撑底座右侧设置有加力架;支撑底座内顶端设置有橡胶垫;支撑底座内右前部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支撑底座内右中部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支撑底座内右后部设置有第三直线导轨;支撑底座顶端前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支撑底座顶端右侧中上方设置有第一陀螺仪传感器;支撑底座顶端右中部设置有警示灯;支撑底座顶端右后侧设置有第二陀螺仪传感器;支撑底座右端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支撑底座右底部中前侧与第一插槽浇筑熔合,并且第一插槽内侧与加力架相连接;支撑底座右底部后侧与第二插槽浇筑熔合,并且第二插槽内侧与加力架相连接;支撑底座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三插槽,并且第三插槽内侧与加力架相连接;支撑底座底部右后侧设置有第三万向轮;支撑底座底部右前侧设置有第四万向轮;支撑底座底部右中前侧设置有吊环;固定架底后侧设置有第一万向轮;固定架底前侧设置有第二万向轮;橡胶垫顶端设置有装载架,并且装载架右端前部与第一直线导轨相连接,而且装载架右端中部与第二直线导轨相连接,而且装载架右端后部与第三直线导轨相连接;装载架左底部与侧护板进行翻转连接;装载架前右上方设置有第一螺杆;装载架上方设置有壁画墙体;侧护板左上方前部设置有第一滑轮;侧护板左上方后部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一螺杆外表面左侧与调节螺套进行螺旋连接;调节螺套内左侧与第二螺杆进行螺旋连接,并且第二螺杆外表面中部与侧护板相连接;第二螺杆外表面左侧与限位螺套进行螺旋连接。优选地,第一螺杆,调节螺套,第二螺杆和限位螺套均设置有两个,分别组合,共有两组,分别安装在装载架和侧护板组合的前顶部和后顶部。优选地,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均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底座底部的四个对角;吊环共设置有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支撑底座底部的左右侧,对应的每组吊环分别位于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的后侧。优选地,固定架与加力架安装时,固定架朝加力架右侧倾斜三十度。优选地,第一螺杆与装载架连接位置底部设置有一个放置槽,并且放置槽底部设置有一个内圆柱螺纹槽。优选地,侧护板翻转为支撑平面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被带动翻转,同时翻转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底端刚好与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底端保持同一水平。优选地,装载架前端右侧设置有延长块。优选地,控制面板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并且对应的控制开关中后侧设置有充电口与蓄电池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房屋进行内部改建或者扩建时,会有许多人选择保留室内的部分墙体,例如某个商用房屋内邀请人做的壁画,私人住宅内好友,名师绘制的艺术品等等,那么其价值并非价值所可以估量的,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仰,那么就会有很多人选择保留该部分墙体,但是在房屋内部改建或者扩建时又会阻碍施工,那么只能选择进行转移,配合新墙进行重新堆砌或者进行重新处理后作为艺术品摆放,现有技术并没有专门针对部分墙体通过装置转移的设计,而且墙体造型多变,有直面墙,直角面墙和曲面墙等等,大型设备又无法进入室内的问题,设计了支撑底座,第一插接块,第二插接块,加力架,固定架,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橡胶垫,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三直线导轨,装载架,侧护板,第一螺杆,调节螺套,第二螺杆,限位螺套,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控制开关,第一陀螺仪传感器,警示灯,第二陀螺仪传感器,控制面板,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三万向轮,第四万向轮,吊环和壁画墙体,使用时可以根据直面墙,直角面墙和曲面墙进行单组或者两组房建墙体中转装置使用或者组合,配合壁画墙体转移,实现了配合直面墙,直角面墙和曲面墙不同形状的壁画墙体进行承载转移,可以在室内建筑进行转移移动,同时解决了大型设备无法进入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壁画墙体预下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未组合加力架,固定架,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两组房建墙体中转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两组房建墙体中转装置组合配合直角壁画墙体下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底座,2-第一插接块,3-第二插接块,4-加力架,5-固定架,6-第一万向轮,7-第二万向轮,8-橡胶垫,9-第一直线导轨,10-第二直线导轨,11-第三直线导轨,12-装载架,13-侧护板,14-第一螺杆,15-调节螺套,16-第二螺杆,17-限位螺套,18-第一滑轮,19-第二滑轮,20-控制开关,21-第一陀螺仪传感器,22-警示灯,23-第二陀螺仪传感器,24-控制面板,25-第一插槽,26-第二插槽,27-第三插槽,28-第三万向轮,29-第四万向轮,30-吊环,31-壁画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第一插接块(2),第二插接块(3),加力架(4),固定架(5),第一万向轮(6),第二万向轮(7),橡胶垫(8),第一直线导轨(9),第二直线导轨(10),第三直线导轨(11),装载架(12),侧护板(13),第一螺杆(14),调节螺套(15),第二螺杆(16),限位螺套(17),第一滑轮(18),第二滑轮(19),控制开关(20),第一陀螺仪传感器(21),警示灯(22),第二陀螺仪传感器(23),控制面板(24),第一插槽(25),第二插槽(26),第三插槽(27),第三万向轮(28),第四万向轮(29),吊环(30)和壁画墙体(31);支撑底座(1)前端右中部与第一插接块(2)浇筑熔合;支撑底座(1)前端右中上方与第二插接块(3)浇筑熔合;支撑底座(1)右侧设置有加力架(4);支撑底座(1)内顶端设置有橡胶垫(8);支撑底座(1)内右前部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9);支撑底座(1)内右中部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10);支撑底座(1)内右后部设置有第三直线导轨(11);支撑底座(1)顶端前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20);支撑底座(1)顶端右侧中上方设置有第一陀螺仪传感器(21);支撑底座(1)顶端右中部设置有警示灯(22);支撑底座(1)顶端右后侧设置有第二陀螺仪传感器(23);支撑底座(1)右端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4);支撑底座(1)右底部中前侧与第一插槽(25)浇筑熔合,并且第一插槽(25)内侧与加力架(4)相连接;支撑底座(1)右底部后侧与第二插槽(26)浇筑熔合,并且第二插槽(26)内侧与加力架(4)相连接;支撑底座(1)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三插槽(27),并且第三插槽(27)内侧与加力架(4)相连接;支撑底座(1)底部右后侧设置有第三万向轮(28);支撑底座(1)底部右前侧设置有第四万向轮(29);支撑底座(1)底部右中前侧设置有吊环(30);固定架(5)底后侧设置有第一万向轮(6);固定架(5)底前侧设置有第二万向轮(7);橡胶垫(8)顶端设置有装载架(12),并且装载架(12)右端前部与第一直线导轨(9)相连接,而且装载架(12)右端中部与第二直线导轨(10)相连接,而且装载架(12)右端后部与第三直线导轨(11)相连接;装载架(12)左底部与侧护板(13)进行翻转连接;装载架(12)前右上方设置有第一螺杆(14);装载架(12)上方设置有壁画墙体(31);侧护板(13)左上方前部设置有第一滑轮(18);侧护板(13)左上方后部设置有第二滑轮(19);第一螺杆(14)外表面左侧与调节螺套(15)进行螺旋连接;调节螺套(15)内左侧与第二螺杆(16)进行螺旋连接,并且第二螺杆(16)外表面中部与侧护板(13)相连接;第二螺杆(16)外表面左侧与限位螺套(17)进行螺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墙体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第一插接块(2),第二插接块(3),加力架(4),固定架(5),第一万向轮(6),第二万向轮(7),橡胶垫(8),第一直线导轨(9),第二直线导轨(10),第三直线导轨(11),装载架(12),侧护板(13),第一螺杆(14),调节螺套(15),第二螺杆(16),限位螺套(17),第一滑轮(18),第二滑轮(19),控制开关(20),第一陀螺仪传感器(21),警示灯(22),第二陀螺仪传感器(23),控制面板(24),第一插槽(25),第二插槽(26),第三插槽(27),第三万向轮(28),第四万向轮(29),吊环(30)和壁画墙体(31);支撑底座(1)前端右中部与第一插接块(2)浇筑熔合;支撑底座(1)前端右中上方与第二插接块(3)浇筑熔合;支撑底座(1)右侧设置有加力架(4);支撑底座(1)内顶端设置有橡胶垫(8);支撑底座(1)内右前部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9);支撑底座(1)内右中部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10);支撑底座(1)内右后部设置有第三直线导轨(11);支撑底座(1)顶端前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20);支撑底座(1)顶端右侧中上方设置有第一陀螺仪传感器(21);支撑底座(1)顶端右中部设置有警示灯(22);支撑底座(1)顶端右后侧设置有第二陀螺仪传感器(23);支撑底座(1)右端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4);支撑底座(1)右底部中前侧与第一插槽(25)浇筑熔合,并且第一插槽(25)内侧与加力架(4)相连接;支撑底座(1)右底部后侧与第二插槽(26)浇筑熔合,并且第二插槽(26)内侧与加力架(4)相连接;支撑底座(1)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三插槽(27),并且第三插槽(27)内侧与加力架(4)相连接;支撑底座(1)底部右后侧设置有第三万向轮(28);支撑底座(1)底部右前侧设置有第四万向轮(29);支撑底座(1)底部右中前侧设置有吊环(30);固定架(5)底后侧设置有第一万向轮(6);固定架(5)底前侧设置有第二万向轮(7);橡胶垫(8)顶端设置有装载架(12),并且装载架(12)右端前部与第一直线导轨(9)相连接,而且装载架(12)右端中部与第二直线导轨(10)相连接,而且装载架(12)右端后部与第三直线导轨(11)相连接;装载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柴丹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