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1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其由如下方法制备: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高速搅拌并投入螺杆挤出机A,得到聚合物熔体A;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高速搅拌,并投入螺杆挤出机B,得到聚合物熔体B;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高速搅拌,并投入螺杆挤出机C,得到聚合物熔体C;将聚合物熔体A、B以及C导入叠层器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增韧工程用复合膜。

A composite membrane for toughen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工程多层塑料膜
,特别是关于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
技术介绍
聚丙烯薄膜广泛应用于食品、糖果、香烟、茶叶、果汁、牛奶、纺织品等的包装,有“包装皇后”的美称。聚丙烯薄膜应用之广、污染之低以及对森林自然资源的保护,使其成为比纸张和聚氯乙烯(PVC)更受人欢迎的包装材料。现有技术CN106432762B公开了一种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聚烯烃树脂置于溶剂中,控制温度在聚烯烃树脂的溶胀温度下进行溶胀处理;过滤后加入抗氧剂,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70℃230℃挤出,在室温90℃冷却,拉伸,用萃取剂萃取后在110℃130℃拉伸,100℃128℃定形,制备得到聚烯烃薄膜。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该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增韧工程用复合膜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提供二元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以及加工助剂,其中,加工助剂至少包括爽滑剂和抗氧剂;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A;将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B;将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C;将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其中,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被导入叠层器中,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中,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从内至外依次均具有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原料A中,以重量份计,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20-30份,碳纤维占5-10份,三氧化二铝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原料B中,以重量份计,均聚聚丙烯占100-1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30-40份,玻璃纤维占3-5份,碳纤维占3-5份,三氧化二锑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原料C中,以重量份计,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玻璃纤维占5-10份,三氧化二铝占1-3份,三氧化二锑占1-3份,加工助剂占2-4份。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具体工艺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180-190℃,挤出机第二区温度为190-200℃,挤出机第三区温度为200-210℃,模头温度为200-210℃,螺杆转速为40-80rpm。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具体工艺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150-160℃,挤出机第二区温度为195-205℃,挤出机第三区温度为205-210℃,挤出机第四区温度为210-220℃,模头温度为200-210℃,螺杆转速为40-80rpm。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具体工艺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155-165℃,挤出机第二区温度为190-200℃,挤出机第三区温度为205-210℃,挤出机第四区温度为215-220℃,模头温度为205-210℃,螺杆转速为40-80rpm。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与第五复合层的厚度比为1:(1.2-1.3):(1.35-1.45):(1.1-1.2):(0.9-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中的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的厚度比为1:(0.8-0.9):(0.7-0.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聚丙烯薄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材料,其研究历史已经长达数十年。目前单层或者两到四层的聚丙烯薄膜的强度和各项性能已经达到材料极限,再想进一步提高这种简单结构材料的强度几乎是难以实现的,同时简单的聚丙烯成分的改变已经难以较大的改善聚丙烯的各项性能指标。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和瓶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复杂多层结构的聚丙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具有丰富的内层结构,多层结构之间通过组分的设计具有相互配合的性能关系,本专利技术的膜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薄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叠层器的结构是本领域公知的(例如北京化工大学就公开了很多关于叠层器设计的文献,本领域技术人员或者生产者可以直接向北京化工大学购买或者定制叠层器),本申请不再赘述。聚合物的加工助剂的种类是本领域公知的,本申请不再一一列举,为了实验结果可以比较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仅仅使用爽滑剂和抗氧剂作为加工助剂(爽滑剂和抗氧剂种类参见现有技术CN107599576B中的介绍),为了结果可以比较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膜厚度均为50微米,但是本申请的产品的厚度显然可以随意调整。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提供二元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以及加工助剂,其中,加工助剂至少包括爽滑剂和抗氧剂;步骤102: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A;步骤103:将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步骤104: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B;步骤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n提供二元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以及加工助剂,其中,所述加工助剂至少包括爽滑剂和抗氧剂;/n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A;/n将所述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n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B;/n将所述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n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C;/n将所述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n其中,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被导入叠层器中,所述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从内至外依次均具有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
提供二元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以及加工助剂,其中,所述加工助剂至少包括爽滑剂和抗氧剂;
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A;
将所述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
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B;
将所述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
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C;
将所述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
其中,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被导入叠层器中,所述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从内至外依次均具有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A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20-30份,所述碳纤维占5-10份,所述三氧化二铝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B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均聚聚丙烯占100-150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30-40份,所述玻璃纤维占3-5份,所述碳纤维占3-5份,所述三氧化二锑占3-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秉煊林中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徕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