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木兰专利>正文

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96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风干后的草果杆浸泡湿润;(2)将浸泡湿润后的草果杆对剖成两半;(3)用开丝刀具将对剖成两半的草果杆开丝;(4)将草果杆进行拉丝处理,即得到用于编织物品的编织材料。解决了现有的草果杆的使用范围狭窄、使用价值不高、大量的草果杆被浪费的问题。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kind of straw and fruit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果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丛生,高可达3米,全株有辛香气,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干膜质,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全缘,顶端钝圆,穗状花序不分枝,每花序有花多达30朵;总花梗被密集的鳞片,鳞片长圆形或长椭圆形,苞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小苞片管状,萼管约与小苞片等长,顶端具钝三齿;花冠红色,裂片长圆形,唇瓣椭圆形,蒴果密生,熟时红色,种子多角形,浓郁香味。4-6月开花,9-12月结果。仅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已达110多万亩万亩,2016年鲜果总产量为1300吨,2017年预计突破20000吨,产干果4500吨左右。现有的草果杆通常是直接腐化作肥或者作为柴火使用,未涉及其他的使用方式,限制了草果杆的用途范围,降低了草果杆的使用价值,导致出现大量草果杆被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的草果杆的使用范围狭窄、使用价值不高、大量的草果杆被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风干后的草果杆浸泡湿润;(2)将浸泡湿润后的草果杆对剖成两半;(3)用开丝刀具将对剖成两半的草果杆开丝;(4)将草果杆进行拉丝处理,即得到用于编织物品的编织材料。技术原理:通过使用风干之后的草果杆进行浸泡湿润处理,是因为如果用鲜草果杆的话,后续开丝、拉丝步骤中容易粘连缠绕,对工作的正常进行会造成影响;如果使用干草果杆的话,干草果杆生脆易断,不能形成高质量的草果杆丝带。本专利技术中的草果杆加工工艺操作简单,原材料易得,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同时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避免了草果杆被浪费的情况。其中开丝是控制丝的宽度,拉丝是控制丝的厚度,拉丝的工具是现有技术,比如,专利号为CN201520835646.1的授权专利“自制拉丝冶具”。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草果杆开丝之后,将草果杆内侧的筋膜撕掉。本申请将草果杆内侧的筋膜撕掉是为了避免后续工序或者编织过程中草果杆内侧的筋膜部分脱离干扰编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筋膜过于僵硬影响后续工序和编织。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草果杆浸泡之后的水的质量分数占草果杆的10%-15%。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草果杆浸泡之后的水的质量分数占草果杆的12%。进一步的,所述开丝刀具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前端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有排针。本申请将排针采用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即可便于对排针进行更换或者调整排针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开丝刀具的使用范围更大。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把手前端用于穿设排针的多个通孔,所述排针穿过通孔之后使用固定线进行固定。本申请通过在把手前端设置多个通孔,即可在使用时将排针插入通孔内部,然后使用固定线按照螺旋方式缠绕在把手和排针之间,将排针固定在把手上即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排针间的间隔距离,如果需要较宽的草果杆丝,即可在相邻的排针之间间一个或多个通孔,进一步实现了开丝刀具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其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排针两端均设置有尖刺部。本申请通过在排针两端均设置尖刺部,使工作人员在使用排针对草果杆进行开丝处理时更容易,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即可对草果杆进行开丝,使工作人员在开丝过程中更容易。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件包括设置在把手上的螺纹孔,所述排针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锁紧的螺纹。本申请将可拆卸结构设置为螺纹孔配合螺纹锁紧的方式,使排针与把手之间的固定更加的闹固,固定效果更好,同时在固定时也更加的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编织物品包括帽子、箱包、果篮。该工艺制作的草果杆丝除了可以制作帽子、箱包、果篮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的使用,编织的成品品质佳、有草果特有的清香味,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草果杆加工工艺操作简单,原材料易得,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同时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避免了草果杆被浪费的情况。(2)本申请将草果杆内侧的筋膜撕掉是为了避免后续工序或者编织过程中草果杆内侧的筋膜部分脱离干扰编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筋膜过于僵硬影响后续工序和编织。(3)本申请将排针采用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即可便于对排针进行更换或者调整排针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开丝刀具的使用范围更大。(4)本申请通过在把手前端设置多个通孔,即可在使用时将排针插入通孔内部,然后使用固定线将排针固定在把手上即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排针间的间隔距离,如果需要较宽的草果杆丝,即可在相邻的排针之间问一个或多个通孔,进一步实现了开丝刀具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其功能。(5)本申请通过在排针两端均设置尖刺部,使工作人员在使用排针对草果杆进行开丝处理时更容易,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即可对草果杆进行开丝,使工作人员在开丝过程中更容易。(6)本申请将可拆卸结构设置为螺纹孔配合螺纹锁紧的方式,使排针与把手之间的固定更加的闹固,固定效果更好,同时在固定时也更加的方便。(7)该工艺制作的草果杆丝除了可以制作帽子、箱包、果篮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的使用,编织的成品品质佳、有草果特有的清香味,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开丝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开丝刀具的结构示意图的把手在未固定排针时的右视图。图中标记为:1-把手,2-排针,3-固定线,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2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风干后的草果杆浸泡湿润,草果杆浸泡之后的水的质量分数占草果杆的10%;(2)将浸泡湿润后的草果杆对剖成两半;(3)用开丝刀具将对剖成两半的草果杆开丝,开丝刀具包括把手1,把手1前端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有排针2,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把手1前端用于穿设排针2的多个通孔4,排针2穿过通孔4之后使用固定线3进行固定,排针2两端均设置有尖刺部;(4)将草果杆进行拉丝处理,即得到用于编织物品的编织材料。实施例2参照图1-2,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风干后的草果杆浸泡湿润,草果杆浸泡之后的水的质量分数占草果杆的11%;(2)将浸泡湿润后的草果杆对剖成两半;(3)用开丝刀具将对剖成两半的草果杆开丝,开丝刀具包括把手1,把手1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将风干后的草果杆浸泡湿润;/n(2)将浸泡湿润后的草果杆对剖成两半;/n(3)用开丝刀具将对剖成两半的草果杆开丝;/n(4)将草果杆进行拉丝处理,即得到用于编织物品的编织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风干后的草果杆浸泡湿润;
(2)将浸泡湿润后的草果杆对剖成两半;
(3)用开丝刀具将对剖成两半的草果杆开丝;
(4)将草果杆进行拉丝处理,即得到用于编织物品的编织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草果杆开丝之后,将草果杆内侧的筋膜撕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草果杆浸泡之后的水的质量分数占草果杆的1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草果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草果杆浸泡之后的水的质量分数占草果杆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木兰
申请(专利权)人:朱木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