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67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包括柱形软管和分布在柱形软管轴向上的环形气囊,柱形软管的中部形成阴茎套设的通道,环形气囊分别设置于柱形软管的前端、中部和后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上;环形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至柱形软管后端的充气口处;该柱形软管的后端周边设置有若干用于贴在皮肤上的粘贴件;该柱形软管上在相邻两个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供换药冲洗的入口阀和出口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纱布包扎更能够保持阴茎以及伤口的清洁,并且限位效果好,带给患者更高的舒适性,其在恢复过程中无需拆下,冲洗换药可以通过结构实现,相比反复更换纱布更加的方便。

A protective device after prepuc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包皮过长或包茎是男性常见的生殖器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男性愿意选择进行包皮切割手术。在进行包皮切割手术之后,传统的做法是对阴茎以及其上的伤口用纱布进行包扎,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如纱布包裹阴茎过紧会影响龟头血管,严重者会导致龟头坏死;若纱布包裹过松容易脱落,达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如切除后的内板创面与龟头容易再次粘连;如纱布容易在患者排尿时浸湿而可能令尿液污染伤口;如患者术后存在勃起的情况,纱布紧紧包裹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适;如患者需要频繁的更换纱布进行消毒。因此,如果可以设计一款较好的产品来代替纱布,对包皮术后的阴茎进行固定、隔离等防护作用,并且减少伤口感染可能性,将大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可以套设在术后的阴茎之上进行限位,保护伤口,并可以进行冲洗消毒,可以避免其反复的拆卸更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包括柱形软管和若干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分布在柱形软管的轴向上,该柱形软管的中部贯通形成供阴茎套设的通道,其中一个环形气囊设置于柱形软管的前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冠状沟处,其中一个环形气囊设置于柱形软管的后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根部,至少一个环形气囊设置于柱形软管的中部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中部;环形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至柱形软管后端的充气口处;该柱形软管的后端周边设置有若干用于贴在皮肤上的粘贴件;该柱形软管上在相邻两个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供换药冲洗的入口阀和出口阀。作为一种改进,环形气囊在充气时,同时向内和向外膨胀,向内膨胀时与阴茎进行配合限位,向外膨胀时与内裤进行配合限位。作为一种改进,粘贴件为三个,分别设置于柱形软管后端的两侧以及中部位置呈T形。作为一种改进,柱形软管后端具有一环形软片,粘贴件一端可撕下的贴在环形软片上,从环形软片上向外延伸的部分用于贴在皮肤上。作为一种改进,柱形软管和环形软片为硅胶材料制成。作为一种改进,环形气囊的数量为三个。作为一种改进,入口阀和出口阀在柱形软管的轴向上远离设置,各自靠近相邻的两个环形气囊中的其中一个。作为一种改进,入口阀和出口阀在柱形软管的径向上远离设置,两者分设在相对的两侧。作为一种改进,入口阀和出口阀为单向阀。作为一种改进,充气口为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柱形软管的设置,其柔软的特性可以适应患者可能出现的勃起的情况,可以适应性的调整长度,不会因勃起而令阴茎整体被勒;柱形软管供阴茎套设的通道大于阴茎的尺寸(亦设计的大于勃起后的尺寸),令阴茎整体不会被完全包裹,增加舒适性,也提供换药冲洗的空间;环形气囊在充气后分别限位在阴茎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主要是以冠状沟处进行卡设限位,实现前端的位置限位,并且伤口靠近冠状沟,实现对伤口的压住止血和保护,同时在阴茎的中部和根部进行限位,保证整体的限位以及保护;进一步通过粘贴件将柱形软管后端良好的定位在身体上,保证整体在阴茎上的稳定;进一步通过入口阀和出口阀的设置,可以外接冲洗装置由入口阀向柱形软管内部注射药液对阴茎以及伤口进行换药冲洗消毒,药液可以从出口阀排出或者是依靠由出口阀接上抽吸装置吸除药液,保证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包皮术后防护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包皮术后防护装置旋转一定角度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包皮术后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柱形软管1和若干环形气囊2,环形气囊2分布在柱形软管1的轴向上,该柱形软管1的中部贯通形成供阴茎套设的通道,其中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前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冠状沟处,其中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后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根部,至少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中部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中部;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管21连接至柱形软管1后端的充气口22处;该柱形软管1的后端周边设置有若干用于贴在皮肤上的粘贴件3;该柱形软管1上在相邻两个环形气囊2之间设置有供换药冲洗的入口阀4和出口阀5。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环形气囊2先保持放气收缩的状态,柱形软管1由医护人员套设于完成手术或者需要术后防护的患者的阴茎上,若干环形气囊2具有独立的充气管21和充气口22,充气口22可优选为单向阀,可以保证稳定充气,而不易漏气,而放气时向内挤压阀体即可实现放气;首先对阴茎的冠状沟处的环形气囊2进行充气,令柱形软管1的前端首先限位在冠状沟处,环形气囊2的环形也良好的与冠状沟的凹陷匹配,实现良好的定位效果,包皮环切后的伤口位于冠状沟偏后的位置,充气膨胀的环形气囊2可以以其下边缘压在伤口处进行止血和保护;然后依次进行阴茎中部以及根部的环形气囊2的充气,令环形气囊2与阴茎配合限位。柱形软管1和阴茎之间形成空隙,避免对阴茎的完全包裹,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也提供换药冲洗的空间;柱形软管1柔软的特性可以适应患者可能出现的勃起的情况,可以适应性的调整长度,不会因勃起而令阴茎整体被勒。因柱形软管1和环形气囊2柔软的特性,进一步设置柱形软管1后端的粘贴件3,通过若干粘贴件3贴在患者皮肤上,对整体进行良好的后部限位,令整体结构在阴茎上保持稳定。当需要进行伤口的清洗换药时,无需像之前那样进行纱布的拆换,可以通过入口阀4接入冲洗装置,直接将药液注入柱形软管1内部对阴茎以及伤口进行换药冲洗消毒,药液可以从出口阀5排出或者是依靠由出口阀5接上抽吸装置吸除药液,保证清洁。当然在清洗换药的过程中可以配合外部光源,对阴茎进行干燥和消毒,保证清洁,柱形软管1优选设置为透明的材质,便于观察以及光源的射入。另一方面,相邻环形气囊2充气后因其对阴茎的压力,会隔绝相邻的柱形软管1的空间,所以在相邻的环形气囊2之间均设置入口阀4和出口阀5,可以进行分别的换药清洗工作;也可以根据不同段的清洁程度,选择每次对伤口所在的一段进行清洗消毒,靠近已经根部的段无需进行每次清洗消毒,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入口阀4和出口阀5可优选为单向阀,可以保证稳定的单向流动液体,而不易反向倒流,有利于外部装置接入进行操作。可以选择橡皮制的单向阀,成本低,密封效果好,用于整体小巧并且柔性的装置上比较合适。本专利技术的包皮术后防护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纱布包扎更能够保持阴茎以及伤口的清洁,并且限位效果好,带给患者更高的舒适性,其在恢复过程中无需拆下,冲洗换药可以通过结构实现,相比反复更换纱布更加的方便。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环形气囊2在充气时,同时向内和向外膨胀,向内膨胀时与阴茎进行配合限位,向外膨胀时与内裤进行配合限位。如图1、2所示,环形气囊2本身向内膨胀与阴茎配合实现了良好的限位,进一步令其可以向外膨胀,可以与患者所穿的内裤进行抵触和摩擦;因柱形软管1整体柔软,在受到内裤的抵触时可能会令其凹陷接触阴茎,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软管(1)和若干环形气囊(2),环形气囊(2)分布在柱形软管(1)的轴向上,该柱形软管(1)的中部贯通形成供阴茎套设的通道,其中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前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冠状沟处,其中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后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根部,至少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中部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中部;所述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管(21)连接至柱形软管(1)后端的充气口(22)处;该柱形软管(1)的后端周边设置有若干用于贴在皮肤上的粘贴件(3);该柱形软管(1)上在相邻两个环形气囊(2)之间设置有供换药冲洗的入口阀(4)和出口阀(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软管(1)和若干环形气囊(2),环形气囊(2)分布在柱形软管(1)的轴向上,该柱形软管(1)的中部贯通形成供阴茎套设的通道,其中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前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冠状沟处,其中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后端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根部,至少一个环形气囊(2)设置于柱形软管(1)的中部用于充气时限位于阴茎的中部;所述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管(21)连接至柱形软管(1)后端的充气口(22)处;该柱形软管(1)的后端周边设置有若干用于贴在皮肤上的粘贴件(3);该柱形软管(1)上在相邻两个环形气囊(2)之间设置有供换药冲洗的入口阀(4)和出口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2)在充气时,同时向内和向外膨胀,向内膨胀时与阴茎进行配合限位,向外膨胀时与内裤进行配合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皮术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件(3)为三个,分别设置于柱形软管(1)后端的两侧以及中部位置呈T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斌于超琪林孝坤刘平李仲荣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