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上,痘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痘痘是毛囊、皮脂腺的惯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颜面、胸背部等皮质分泌旺盛的部位,由于痤疮好发于青春期,也常被称为“青春痘”,患者容易出现自尊心、自信心受损、尴尬、抑郁、紧扎等社会心理问题,会造成社交障碍。现有市场上贩售的祛痘产品含有的祛痘成分基本为抗生素、激素等,如克林霉素、维甲素、甲硝锉等,长时间使用副作用大,对皮肤刺激性较大,面部皮肤细胞受损而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过敏现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其具有修复受损皮肤细胞和赋予皮肤抗敏感能力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相:去离子水:6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A相:/n去离子水:65-70份;/n植物抗菌剂:0.1-0.3份;/nB相:/n烟酰胺:2-5份;/n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05-0.01份;/n甘油葡萄糖苷:2-4份;/n植物丙二醇:4-8份;/n水解小核菌胶:1-3份;/n芦巴油:0.5-1份;/n氢化软磷脂:0.1-0.5份;/nEDTA二钠:0.01-0.04份;/n玻尿酸聚合物:0.1-0.5份;/n尿囊素:0.1-0.3份;/n海藻糖:0.5-1份;/n甘草酸二钾:0.1-0.3份;/n根瘤菌胶:0.1-0.3份;/nC相:/n去离子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A相:
去离子水:65-70份;
植物抗菌剂:0.1-0.3份;
B相:
烟酰胺:2-5份;
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05-0.01份;
甘油葡萄糖苷:2-4份;
植物丙二醇:4-8份;
水解小核菌胶:1-3份;
芦巴油:0.5-1份;
氢化软磷脂:0.1-0.5份;
EDTA二钠:0.01-0.04份;
玻尿酸聚合物:0.1-0.5份;
尿囊素:0.1-0.3份;
海藻糖:0.5-1份;
甘草酸二钾:0.1-0.3份;
根瘤菌胶:0.1-0.3份;
C相:
去离子水:3-5份;
精氨酸:0.1-0.3份;
丝氨酸:0.1-0.3份;
D相:
乳化剂:0.5-1份;
澳洲坚果油:0.1-0.3份;
霍霍巴油:0.5-1份;
甜杏仁油:0.5-1份;
向日葵油:0.1-0.5份;
氢化椰汁油脂:0.5-1份;
E相:
草绿盐角草提取物:0.3-0.8份;
干细胞提取物:0.3-0.8份;
苯氧乙醇:0.1-0.3份;
F相:
去离子水:3-5份;
依克多因:0.5-1份;
G相:
己二醇:0.5-1份;
积雪草提取物:0.8-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祛痘抗敏修复精华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A相:去离子水:66份;植物抗菌剂:0.15份;
B相:烟酰胺:3份;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05份;甘油葡萄糖苷:3份;植物丙二醇:5份;水解小核菌胶:2份;芦巴油:0.5份;氢化软磷脂:0.1份;EDTA二钠:0.02份;玻尿酸聚合物:0.2份;尿囊素:0.1份;海藻糖:0.5份;甘草酸二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若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