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64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包括管型主体,管型主体包括流通孔,所述管型主体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管型主体上靠近插入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槽,管型主体的延伸方向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连通孔,第一环形槽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撑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管体结构通过在管体上设置气囊,对患者的吞咽肌进行训练,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辅助患者的恢复健康;通过转动动调节件,使得腰形孔选择性的与连通孔连通和断开,通过第一标识线和第二标识线进行判断,从而选择性的控制管体上的气囊的工作,避免了患者的身体差异和医护人员管体置入的深度差异的影响,准确的对患者的吞咽肌进行训练。

A tube structure with swallowing trai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体结构,具体是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患者不能进行吞咽时,需要采用胃管和肠管等管体输送人体所需的水分和食物,输送管体通常为聚氨酯或硅胶材料,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管体仅具有输送和检测功能,没有对患者吞咽肌的吞咽训练的功能,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每个患者的身体条件的差异,和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管体置入的深度差异,管体上的很难设置构件对患者的吞咽肌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通过连接端口与外界泵体连通,进行间歇性的充气和泄压,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端口、环形孔、沉孔、连通槽、腰形孔、连通孔和连通管进入气囊,实现对气囊的充气和泄压,控制气囊的伸缩,通过转动动调节件,使得腰形孔选择性的与连通孔连通和断开,通过第一标识线和第二标识线进行判断,从而选择性的控制管体上的气囊的工作,避免了患者的身体差异和医护人员管体置入的深度差异的影响,通过气囊的伸缩对患者的吞咽肌进行训练,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辅助患者的恢复健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包括管型主体,管型主体包括流通孔,所述管型主体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管型主体上靠近插入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管型主体的延伸方向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连通孔,第一环形槽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撑件。所述管体上设有气囊件,气囊件包括阵列分布的气囊,气囊上设有套装孔,气囊为环形结构,气囊的轴向上设有连通孔和若干个贯穿孔。所述气囊上设有连通管,连通管与连通孔连通,下一个气囊通过连通管穿过上一个气囊的贯穿孔与连通孔连通。所述管体上设有调节件,调节件包括调节主体,调节主体上设有转动孔,调节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摩擦纹。所述调节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转动块,另一端设有连通槽,第一环形转动块上设有腰形孔。所述调节主体上设有连通槽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转动块。所述管体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连接主体上设有固定孔,连接件通过固定孔固定在第一环形槽内,连接主体的一端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转动槽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连接主体内设有环形孔,环形孔与沉孔连通,沉孔与连通槽连通,连接主体上设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与环形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管型主体上靠近第一环形槽的位置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标识线,第一标识线与连通孔位于管型主体径向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通过套装孔套装在第二环形槽内,连通孔和若干个贯穿孔位于气囊上阵列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通过转动孔位于第一环形槽内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连通槽与腰形孔连通,第一环形转动块与环形支撑件之间密封转动连接。进一步的,转动所述调节件,使得腰形孔与连通孔的连通和断开,从而选择控制管体上的气囊。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通过第二环形转动块位于转动槽内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主体上设有第二标识线,所述第二标识线的轴线与腰形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管体结构通过在管体上设置气囊,对患者的吞咽肌进行训练,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辅助患者的恢复健康;2、本专利技术管体结构通过转动动调节件,使得腰形孔选择性的与连通孔连通和断开,通过第一标识线和第二标识线进行判断,从而选择性的控制管体上的气囊的工作,避免了患者的身体差异和医护人员管体置入的深度差异的影响,准确的对患者的吞咽肌进行训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管体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管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管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气囊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节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调节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管型主体11,如图1、图2所示,管型主体11包括流通孔12,管型主体11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3,管型主体11上靠近插入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槽14。管型主体11的延伸方向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连通孔15,如图3所示,管型主体11上靠近第一环形槽13的位置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标识线16,第一标识线16与连通孔15位于管型主体11径向同一直线上,第一环形槽13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撑件17。管体1上设有气囊件2,如图4所示,气囊件2包括阵列分布的气囊21,气囊21上设有套装孔22,气囊21为环形结构,气囊21通过套装孔22套装在第二环形槽14内,气囊21的轴向上设有连通孔24和若干个贯穿孔24,连通孔24和若干个贯穿孔24位于气囊21上阵列分布。气囊21上设有连通管26,连通管26与连通孔15连通,下一个气囊21通过连通管26穿过上一个气囊21的贯穿孔24与连通孔15连通。管体1上设有调节件3,如图5、图6所示,调节件3包括调节主体31,调节主体31上设有转动孔34,调节件3通过转动孔34位于第一环形槽13内转动,调节主体3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摩擦纹32,调节主体31上设有第二标识线33。调节主体3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转动块35,另一端设有连通槽37,第一环形转动块35上设有腰形孔36,连通槽37与腰形孔36连通,第一环形转动块35与环形支撑件17之间密封转动连接。调节主体31上设有连通槽37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转动块38,转动调节件3,使得腰形孔36与连通孔15的连通和断开,从而选择控制管体1上的气囊21。第二标识线33的轴线与腰形孔36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管体1上设有连接件4,如图7、图8所示,连接件4包括连接主体41,连接主体41上设有固定孔42,连接件4通过固定孔42固定在第一环形槽13内,连接主体41的一端设有转动槽43,调节件3通过第二环形转动块38位于转动槽43内转动。连接主体41上设有转动槽43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44,连接主体41内设有环形孔45,环形孔45与沉孔44连通,沉孔44与连通槽37连通,连接主体41上设有连接端口46,连接端口46与环形孔45连通。使用时,通过连接端口46与外界泵体连通,进行间歇性的充气和泄压,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端口46、环形孔45、沉孔44、连通槽37、腰形孔36、连通孔15和连通管26进入气囊21,实现对气囊21的充气和泄压,控制气囊21的伸缩,通过转动动调节件3,使得腰形孔36选择性的与连通孔15连通和断开,通过第一标识线16和第二标识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管型主体(11),管型主体(11)包括流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型主体(11)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3),管型主体(11)上靠近插入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槽(14);/n所述管型主体(11)的延伸方向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连通孔(15),第一环形槽(13)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撑件(17);/n所述管体(1)上设有气囊件(2),气囊件(2)包括阵列分布的气囊(21),气囊(21)上设有套装孔(22),气囊(21)为环形结构,气囊(21)的轴向上设有连通孔(24)和若干个贯穿孔(24);/n所述气囊(21)上设有连通管(26),连通管(26)与连通孔(15)连通,下一个气囊(21)通过连通管(26)穿过上一个气囊(21)的贯穿孔(24)与连通孔(15)连通;/n所述管体(1)上设有调节件(3),调节件(3)包括调节主体(31),调节主体(31)上设有转动孔(34),调节主体(3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摩擦纹(32);/n所述调节主体(3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转动块(35),另一端设有连通槽(37),第一环形转动块(35)上设有腰形孔(36);/n所述调节主体(31)上设有连通槽(37)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转动块(38);/n所述管体(1)上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包括连接主体(41),连接主体(41)上设有固定孔(42),连接件(4)通过固定孔(42)固定在第一环形槽(13)内,连接主体(41)的一端设有转动槽(43);/n所述连接主体(41)上设有转动槽(43)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44),连接主体(41)内设有环形孔(45),环形孔(45)与沉孔(44)连通,沉孔(44)与连通槽(37)连通,连接主体(41)上设有连接端口(46),连接端口(46)与环形孔(4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吞咽训练功能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管型主体(11),管型主体(11)包括流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型主体(11)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3),管型主体(11)上靠近插入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环形槽(14);
所述管型主体(11)的延伸方向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连通孔(15),第一环形槽(13)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撑件(17);
所述管体(1)上设有气囊件(2),气囊件(2)包括阵列分布的气囊(21),气囊(21)上设有套装孔(22),气囊(21)为环形结构,气囊(21)的轴向上设有连通孔(24)和若干个贯穿孔(24);
所述气囊(21)上设有连通管(26),连通管(26)与连通孔(15)连通,下一个气囊(21)通过连通管(26)穿过上一个气囊(21)的贯穿孔(24)与连通孔(15)连通;
所述管体(1)上设有调节件(3),调节件(3)包括调节主体(31),调节主体(31)上设有转动孔(34),调节主体(3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摩擦纹(32);
所述调节主体(3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转动块(35),另一端设有连通槽(37),第一环形转动块(35)上设有腰形孔(36);
所述调节主体(31)上设有连通槽(37)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转动块(38);
所述管体(1)上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包括连接主体(41),连接主体(41)上设有固定孔(42),连接件(4)通过固定孔(42)固定在第一环形槽(13)内,连接主体(41)的一端设有转动槽(43);
所述连接主体(41)上设有转动槽(43)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44),连接主体(41)内设有环形孔(45),环形孔(45)与沉孔(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倩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