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诊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62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板式诊疗床,其包括在侧框体上端设置有床板组件;在侧框体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床板组件,包括侧框体、设置在侧框体上端中部的连接梁、带有磁性且卡在连接梁上的U托架A、通过中心转动轴与U托架A铰接且带有磁性的U托架B、以及外端活动设置且根部卡在U托架B上的头板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Fla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式诊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式诊疗床。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医院里的内科诊疗床其结构都特别简单,只有一个固定床面。遇上一些老年患者上、下诊疗床都会感到十分困难,而个子高一点的医生在给患者作诊断时,因弯腰的幅度过大常常会感到特别吃力。另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为需要长期卧床的家人购买诊疗床。诊疗床包括带有床腿和护栏的床面,由于床面为一整体,诊疗床空间大,整体移动不方便,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147206U、公告日2015.02.11)提供一种一种诊疗床,所述诊疗床包括4个支撑腿和一个用于供病人躺卧的床板,所述诊疗床还包括一滑动支撑板、一导轨、一遮挡板、一控制组件、一置物平台;所述滑动支撑板呈L型,其包括一上板和一侧板,所述上板用于供病人放置物品,所述侧板可以通过床板一侧的导轨进行滑动;床板上位于病人躺卧在床上的臀部位置处开设一通孔,所述遮挡板通过合页固定在床板上,遮挡板可以沿合页180度转动,覆盖或打开通孔;床板下表面设置一置物平台,置物平台可沿床板的横向抽出,但是其私密性不够,患者有很多是私处病患,目前的诊疗床不能很好地保障患者的隐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式诊疗床,包括床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侧框体(1)上端设置有床板组件;在侧框体(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n床板组件包括设置在侧框体(1)上端中部的连接梁(3)、带有磁性且卡在连接梁(3)上的U托架A(4)、通过中心转动轴(5)与U托架A(4)铰接且带有磁性的U托架B(6)、以及外端活动设置且根部卡在U托架B(6)上的头板架(2);/n支撑组件包括一端与侧框体(1)铰接的摆动腿板(101)、设置在摆动腿板(101)另一端的扶摇把手(102)、通过扶摇转轴(107)转动设置在侧框体(1)侧部的扶摇第一连接杆(108)、沿纵向设置在扶摇第一连接杆(108)上的扶摇导向槽(109)、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式诊疗床,包括床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侧框体(1)上端设置有床板组件;在侧框体(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
床板组件包括设置在侧框体(1)上端中部的连接梁(3)、带有磁性且卡在连接梁(3)上的U托架A(4)、通过中心转动轴(5)与U托架A(4)铰接且带有磁性的U托架B(6)、以及外端活动设置且根部卡在U托架B(6)上的头板架(2);
支撑组件包括一端与侧框体(1)铰接的摆动腿板(101)、设置在摆动腿板(101)另一端的扶摇把手(102)、通过扶摇转轴(107)转动设置在侧框体(1)侧部的扶摇第一连接杆(108)、沿纵向设置在扶摇第一连接杆(108)上的扶摇导向槽(109)、分布在扶摇第一连接杆(108)上且下端与扶摇导向槽(109)上侧壁连通的扶摇限位槽(110)、设置在扶摇限位槽(110)下部一侧的扶摇下部凹槽(111)、设置在扶摇限位槽(110)上部一侧的扶摇下部凸槽(112)、设置在扶摇第一连接杆(108)上的扶摇导槽(119)、一端铰接在摆动腿板(101)上且另一端插装在扶摇导槽(119)内的扶摇第二连杆(113)、以及设置在扶摇第二连杆(113)上且在扶摇导向槽(109)滑动且用于进入或离开扶摇限位槽(110)内的扶摇定位柱(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在侧框体(1)一端铰接有尾部架(7)的根部,在尾部架(7)下端设置有定位连接架(8),在定位连接架(8)之间设置有纵导杆(9),在纵导杆(9)上活动设置有活动导套(10),在侧框体(1)下部设置有位于尾部架(7)下方的横连接臂(11),在横连接臂(11)上铰接有上端与活动导套(10)连接的电升降推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式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在侧框体(1)上分布有用于支撑尾部架(7)的横线支撑架(13),在横线支撑架(13)的端部设置有下卡位口(14);在侧框体(1)两侧对应设置有导向插槽(15),在侧框体(1)一侧设置有与其中一个导向插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