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62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包括床框、床板、支撑垫和稳固机构,所述支撑垫放置在床板上表面,且所述稳固机构可拆卸式安装在床框上,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组件、安装杆和支撑杆,所述床框和床板之间设置有可供所述限位杆穿过的矩形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竖直放置,且所述安装杆位于支撑垫左侧,且两个支撑杆水平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支撑杆与限位杆端部固定固定有安装板,三个可形成“L”型,所述支撑垫左侧固定有海绵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稳固机构,方便对支撑垫限位,避免其因为病人施力而导致移动,减少工作人员的麻烦,相对提高对病人背部清理的效率,同时方便安装和拆卸,不影响清理完后病人的使用和翻身。

A roll over pad for turning the patient 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翻身垫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将病人翻身的R型三角支撑垫。
技术介绍
翻身垫可辅助病人身体侧翻,被动改变病人体位,改善人体的压迫位置,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褥疮的发生,便于清洁病人的身体。还可以辅助病人腿部被动抬起,改善腿部血液循环和骨骼受力位置。可辅助病人坐起,改变臀部及大腿的受力位置。分解病人坐起时尾椎受力,减少因病人坐起时的剪切力及摩擦力,有效减少尾椎位置发生褥疮的可能性。病人平躺时可以放在躯干或者是大腿的两侧,起到固定病人体位的作用。可以使病人被动保持固定姿势,适合于各种骨折的病人使用。且翻身垫可在任何一张普通家用床、病床、多功能护理床上使用。方便、美观、实用。现有的有些翻身垫在用于病人侧翻时,病人对其施加的力可能使得翻身垫发生移动,致使病人侧卧姿势发生改变,不利于对病人背部进行清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有些翻身垫在用于病人侧翻时,病人对其施加的力可能使得翻身垫发生移动,致使病人侧卧姿势发生改变,不利于对病人背部进行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包括床框、床板、支撑垫和稳固机构,所述支撑垫放置在床板上表面,且所述稳固机构可拆卸式安装在床框上,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组件、安装杆和支撑杆,所述床框和床板之间设置有可供所述限位杆穿过的矩形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竖直放置,且所述安装杆位于支撑垫左侧,且两个支撑杆水平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支撑杆与限位杆端部固定固定有安装板,三个可形成“L”型,所述支撑垫左侧固定有海绵块,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紧固带。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下端设置有左右侧面开口的穿孔,且开口处对称固定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组件位于穿孔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卡块和活动弹簧,两个限位卡块对称位于穿孔中,且一端伸出穿孔与床框或者床板下表面接触,与矩形限位孔配合限位。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弹簧位于限位卡块之间,且两端分别固定在限位卡块相对面,所述限位卡块可相对或者相背移动。优选的,所述紧固带两端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带有细小纤维的母魔术贴和带有较硬带钩硬毛的子魔术贴,二者粘结连接,中间形成一个可供所述安装杆穿过的类圆形空间。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中间设置有可供所述紧固带放置的环形凹槽,且所述安装杆两端固定有固定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垫可通过所述紧固带可拆卸式安装在稳固机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稳固机构,方便对支撑垫限位,避免其因为病人施力而导致移动,减少工作人员的麻烦,相对提高对病人背部清理的效率,同时方便安装和拆卸,不影响清理完后病人的使用和翻身。(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紧固带、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结合,方便支撑垫与稳固机构的连接和拆卸,便于实现支撑垫的限位,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垫与稳固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限位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紧固带端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框;2、床板;3、支撑垫;4、安装板;5、限位杆;6、限位组件;61、限位卡块;62、活动弹簧;7、矩形限位孔;8、安装杆;9、固定板;10、支撑杆;11、紧固带;12、海绵块;13、穿孔;14、子魔术贴;15、母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包括床框1、床板2、支撑垫3和稳固机构,支撑垫3放置在床板2上表面,且稳固机构可拆卸式安装在床框1上,稳固机构包括限位杆5、限位组件6、安装杆8和支撑杆10,床框1和床板2之间设置有可供限位杆5穿过的矩形限位孔7,限位杆5竖直放置,且安装杆8位于支撑垫3左侧,且两个支撑杆10水平固定在安装杆8上,且支撑杆10的长度可通过螺钉限位选择伸长或者缩短,支撑杆10与限位杆5端部固定固定有安装板4,三个可形成“L”型,支撑垫3左侧固定有海绵块12,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紧固带11,通过设置有稳固机构,方便对支撑垫3限位,避免其因为病人施力而导致移动,减少工作人员的麻烦,相对提高对病人背部清理的效率,同时方便安装和拆卸,不影响清理完后病人的使用和翻身。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5下端设置有左右侧面开口的穿孔13,且开口处对称固定有限位凸块,限位组件6位于穿孔13中,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卡块61和活动弹簧62,两个限位卡块61对称位于穿孔13中,且一端伸出穿孔13与床框1或者床板2下表面接触,两个限位卡块61的整体长度比矩形限位孔7长度大,与矩形限位孔7配合限位,两个活动弹簧62位于限位卡块61之间,且两端分别固定在限位卡块61相对面,限位卡块61可相对或者相背移动,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6,方便对限位杆5进行限位,避免其与矩形限位孔7脱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紧固带11两端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带有细小纤维的母魔术贴15和带有较硬带钩硬毛的子魔术贴14,二者粘结连接,中间形成一个可供安装杆8穿过的类圆形空间,方便支撑垫3与稳固机构的连接和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杆8中间设置有可供紧固带11放置的环形凹槽,且安装杆8两端固定有固定板9,通过设置有环形凹槽,可以对紧固带11进行限位,避免其前后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垫3可通过紧固带11可拆卸式安装在稳固机构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支撑垫3放在侧翻的病人下对其进行限位,再将整个稳固机构安装在矩形限位孔7中,对支撑垫3进行限位,按住两个限位卡块61将其相对移动,活动弹簧62逐渐压缩,两个限位卡块61之间的相对距离逐渐变小,直至长度小于矩形限位孔7宽度即可,将限位杆5连带着限位组件6向下移动,伸入矩形限位孔7中,待限位组件6与矩形限位孔7脱离且位于下方时,活动弹簧62恢复弹性,带动两个限位卡块61恢复原状,其长度比矩形限位孔7宽度大,二者可相互限位;再通过支撑杆10上的螺钉控制其长度,使得安装杆8方便与紧固带11连接,待支撑杆10长度合适后,可将两个紧固带11套在安装杆8上,两个魔术贴相互粘结在一起,从而将支撑垫3与稳固机构连接,待支撑垫3受力向左移动时,支撑杆10和限位杆5相互配合,有限位杆5的限位稳定,使得支撑杆10对支撑垫3能有效的支撑稳固,避免其发生移动,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给病人使用带来的麻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包括床框(1)、床板(2)、支撑垫(3)和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3)放置在床板(2)上表面,且所述稳固机构可拆卸式安装在床框(1)上,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限位杆(5)、限位组件(6)、安装杆(8)和支撑杆(10),所述床框(1)和床板(2)之间设置有可供所述限位杆(5)穿过的矩形限位孔(7),所述限位杆(5)竖直放置,且所述安装杆(8)位于支撑垫(3)左侧,且两个支撑杆(10)水平固定在安装杆(8)上,所述支撑杆(10)与限位杆(5)端部固定固定有安装板(4),三个可形成“L”型,所述支撑垫(3)左侧固定有海绵块(12),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紧固带(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包括床框(1)、床板(2)、支撑垫(3)和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3)放置在床板(2)上表面,且所述稳固机构可拆卸式安装在床框(1)上,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限位杆(5)、限位组件(6)、安装杆(8)和支撑杆(10),所述床框(1)和床板(2)之间设置有可供所述限位杆(5)穿过的矩形限位孔(7),所述限位杆(5)竖直放置,且所述安装杆(8)位于支撑垫(3)左侧,且两个支撑杆(10)水平固定在安装杆(8)上,所述支撑杆(10)与限位杆(5)端部固定固定有安装板(4),三个可形成“L”型,所述支撑垫(3)左侧固定有海绵块(12),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紧固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将病人翻身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下端设置有左右侧面开口的穿孔(13),且开口处对称固定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组件(6)位于穿孔(13)中,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卡块(61)和活动弹簧(62),两个限位卡块(61)对称位于穿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迪易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