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58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2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包括位于上部的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以及位于下部的成像质量评估测试区域;所述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内设有测试层,测试层内充有凝胶,凝胶用于包裹纤维材料构建不同捆扎密度和方向,以形成不同的氢质子弥散梯度系数,来仿真人脑实际的脑白质纤维束走向和分布;所述成像质量评估测试区域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设置有填充有设定密度凝胶的圆柱体,用于模拟磁共振对软组织成像;第二外壳内设四个设定直径的圆柱体,每个圆柱体采用设定密度的凝胶及砂糖填充,构建出用于评估信噪比和表观弥散系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模型。

Integrated test phantom for quality control of D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
本公开属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DiffusionTens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TI)的测试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是一种对人脑脑白质纤维束进行形态和功能成像的医学成像技术,用于检测和研究人脑脑白质纤维束的形态和相关病变。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磁共振DTI成像技术尚无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磁共振DTI成像技术各向异性参数亦无特异性研究,因此缺乏其成像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具有测试参数多、精度高、高人脑白质仿真度、使用方便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上部的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以及位于外壳内下部的成像质量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上部的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以及位于外壳内下部的成像质量评估测试区域;/n所述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包括测试层,测试层内充有凝胶,凝胶用于包裹纤维材料构建不同捆扎密度和方向,以形成不同的氢质子弥散梯度系数,来仿真人脑实际的脑白质纤维束走向和分布;/n所述成像质量评估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填充有设定密度凝胶的圆柱体,用于模拟磁共振对软组织成像;设定密度凝胶的圆柱体内设四个设定直径的子圆柱体,每个子圆柱体采用设定密度的凝胶及砂糖填充,构建出用于评估信噪比和表观弥散系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上部的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以及位于外壳内下部的成像质量评估测试区域;
所述脑白质纤维束仿真区域包括测试层,测试层内充有凝胶,凝胶用于包裹纤维材料构建不同捆扎密度和方向,以形成不同的氢质子弥散梯度系数,来仿真人脑实际的脑白质纤维束走向和分布;
所述成像质量评估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填充有设定密度凝胶的圆柱体,用于模拟磁共振对软组织成像;设定密度凝胶的圆柱体内设四个设定直径的子圆柱体,每个子圆柱体采用设定密度的凝胶及砂糖填充,构建出用于评估信噪比和表观弥散系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层包括第一测试组,所述第一测试组包括水平绕行于体模的第一组纤维束和垂直绕行于体模的第二组纤维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层还包括第二测试组,所述第二测试组包括两组纤维束,每组纤维束以设定纤维密度和角度缠绕于与外壳长轴平行的圆柱体模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特征在于,四个设定直径的子圆柱体设置在设定密度凝胶的圆柱体的中心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质量控制综合测试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层还包括颅脑白质纤维仿真分布测试区,所述颅脑白质纤维仿真分布测试区包括有仿真硅胶颅脑模型和脑白质纤维仿真分布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峰欧阳亚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