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净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54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17
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外杯(1)、内杯(2)、杯盖(4)、密封组件(6),内杯(2)能脱卸地设于前述外杯(1)内,下端具有自下而上对进入内杯(2)的水进行净化的滤芯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4)的内侧设有与内杯(2)能脱卸连接的内衬盖(5),该内衬盖(5)背板具有与内杯(2)连通的排气端口(51),该排气端口(51)上设有密封塞(7),该密封塞(7)上开设有出气缝隙(71),所述杯盖(4)的内侧壁凸设有与密封塞(7)相抵的凸柱(41),该凸柱(41)上开设有通气槽(42)。采用密封塞排气但又可以保证水不会从内杯漏出来,这样内杯压入外杯时,原水就能顺畅的进行过滤并进入到内杯里面,携带过程中也不会有水漏出来,确保取水量。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净水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杯子。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杯又不具备过滤功能,这给野外工作者带来很大不便。为此现有技术中有了提出了具有过滤功能的水杯,见专利号为ZL201020639711.0的《超滤水杯》(公开号为CN201879328U),该专利包括有:外壳、过滤膜丝,过滤膜丝固定在基座上,在外壳内活动套装有内胆,内胆外壁装设有密封环,过滤膜丝的基座联接在内胆底部,在基座下部活动联接有初滤装置;内胆上端活动联接有带有提手的封盖。在外壳底部装设有应急底阀。使用时,将内胆取出,外壳盛满待处理的水,将内胆插入外壳,并用力向下挤压。此时水受到压力,会透过内胆底部的初滤装置和过滤膜丝进入到内胆容器中,得到洁净过滤水上述文献公开的水杯虽然能获得经过过滤的水,但设计上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内胆插入外壳时,内胆外壁的密封环起到密封作用阻止水流从内胆外壁流出,这个密封环直接套设于内壁,内胆每次插拔比较费劲,且密封环容易移位和磨损变形,从而降低密封性;其次,封盖设于内胆端口上,如果封盖密封性好,那么内胆插入外壳进行净水的时候,内胆内的空气被压缩,气压升高,水就不易从底部上来进入到内胆内;如果封盖密封性较差,那么在意外使用时,内胆内的水就容易漏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取水量大的便携式净水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密封性佳且经久耐用的便携式净水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外杯,具有内容空腔;内杯,能脱卸地设于前述外杯内,下端具有自下而上对进入内杯的水进行净化的滤芯组件;杯盖,设于前述外杯的端口上并能将内杯盖住;以及密封组件,呈环形并设于前述内杯的外周壁与外杯的内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的内侧设有与内杯能脱卸连接的内衬盖,该内衬盖背板具有与内杯连通的排气端口,该排气端口上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上开设有出气缝隙,所述杯盖的内侧壁凸设有与密封塞相抵的凸柱,该凸柱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杯盖盖合后,内杯的气压上升状态下,空气能将密封塞挤压变形后经出气缝隙从前述的通气槽排到杯盖内壁与内衬盖背面之间的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与大气连通。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上挡圈、密封垫圈及下挡圈,前述的下挡圈设于外杯的内壁,前述的上挡圈将密封垫圈压紧于上挡圈上,前述密封垫圈的内圈与内杯密封接触。上挡圈与下挡圈配合限位密封垫圈,内杯插拔过程中有利于密封垫圈的稳定,不易移位。所述的下挡圈包括连接环部及由连接环部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部,前述的连接环部与连接设置于外杯的内壁上,前述连接环部的内圈具有定位槽,对应地,所述上挡圈的外周径向向外具有与前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粒,而所述的密封垫圈则夹持于限位环部上端面与上挡圈的下端面之间。通过上挡圈的拆卸即可快速更换或维护密封垫圈,方便快捷。作为优选,所述的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壳体内的膜色谱滤芯、活性炭滤芯及PP棉滤芯,前述的壳体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供水流通过的通水孔。PP棉滤芯首先过滤掉大颗粒杂质,活性炭滤芯过滤掉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能,膜色谱滤芯可以在去除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细菌和化学残留物质的同时,保留水中的天然矿物质,让进化后的水天然健康。所述杯盖的内壁靠近边缘凸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柱,对应地,所述内衬该的外周边缘上成型有与前述连接柱紧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柱和连接槽卡接配合可以用来限定两零件环绕轴向的相对运动,同时安装方便快捷。所述外杯的内壁成型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密封组件的下端面与第一加强筋的顶端相抵限位配合。所述外杯底板设有底板,该底板的内壁成型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滤芯组件的下端面与第二加强筋的顶端相抵限位配合。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限位配合,可以避免内杯晃动引起杯口密封不严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密封塞排气但又可以保证水不会从内杯漏出来,这样内杯压入外杯时,原水就能顺畅的进行过滤并进入到内杯里面,携带过程中也不会有水漏出来,确保取水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立体剖视图。图4为图2中密封组件的放大图。图5为图4的分解图。图6为图2中杯盖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外杯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外杯1、内杯2、杯盖4、密封组件6及内衬盖5,外杯1具有内容空腔;内杯2能脱卸地设于外杯1内,下端具有自下而上对进入内杯2的水进行净化的滤芯组件3;杯盖4设于外杯1的端口上并能将内杯2盖住,杯盖4上设有拉绳8,拉绳8的末端设有拉盖81,密封组件6呈环形并设于内杯2的外周壁与外杯1的内壁之间。杯盖4的内侧设有与内杯2能脱卸连接的内衬盖5,该内衬盖5背板具有与内杯2连通的排气端口51,该排气端口51上设有密封塞7,该密封塞7上开设有出气缝隙71,杯盖4的内侧壁凸设有与密封塞7相抵的凸柱41,该凸柱41上开设有通气槽42,杯盖4盖合后,内杯2的气压上升状态下,空气能将密封塞7挤压变形后经出气缝隙71从通气槽42排到杯盖4内壁与内衬盖5背面之间的间隔空间10,该间隔空间10与大气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有通气槽42,密封塞7厚度为1mm,中心用刀割开三条对称的出气缝隙71,密封塞7的变形压力为0.5kg,即当内杯装满水时,倒过来,水的压力无法使盖子密封塞7变形,因此达到密封的效果;同时,挤压制水时,由于压力大于0.5kg,因此盖子密封塞7产生变形,将内杯2上方的气体排出。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6包括上挡圈61、密封垫圈62及下挡圈63,下挡圈63设于外杯1的内壁,上挡圈61将密封垫圈63压紧于上挡圈61上,密封垫圈62的内圈与内杯2密封接触。其中,下挡圈63包括连接环部631及由连接环部631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部632,连接环部631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外杯1的内壁上,连接环部631的内圈具有定位槽633,对应地,上挡圈61的外周径向向外具有与定位槽633适配的定位凸粒611,而密封垫圈63则夹持于限位环部632上端面与上挡圈61的下端面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滤芯组件3包括壳体31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壳体31内的膜色谱滤芯32、活性炭滤芯33及PP棉滤芯34,壳体31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供水流通过的通水孔。膜色谱滤芯32与壳体31通过台阶结构配合限位,保证过滤过程的顺畅与可靠,同时充分利用与内杯配合部分的空间,壳体31上端与内杯2螺纹连接。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杯盖4的内壁靠近边缘凸设有3个连接柱42,对应地,内衬盖5的外周边缘上成型有与连接柱42紧配合的连接槽52。连接柱42与连接槽52卡紧配合即实现内衬盖5的安装。结合图7所示,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n外杯(1),具有内容空腔;/n内杯(2),能脱卸地设于前述外杯(1)内,下端具有自下而上对进入内杯(2)的水进行净化的滤芯组件(3);/n杯盖(4),设于前述外杯(1)的端口上并能将内杯(2)盖住;以及/n密封组件(6),呈环形并设于前述内杯(2)的外周壁与外杯(1)的内壁之间;/n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4)的内侧设有与内杯(2)能脱卸连接的内衬盖(5),该内衬盖(5)背板具有与内杯(2)连通的排气端口(51),该排气端口(51)上设有密封塞(7),该密封塞(7)上开设有出气缝隙(71),所述杯盖(4)的内侧壁凸设有与密封塞(7)相抵的凸柱(41),该凸柱(41)上开设有通气槽(42),所述杯盖(4)盖合后,内杯(2)的气压上升状态下,空气能将密封塞(7)挤压变形后经出气缝隙(71)从前述的通气槽(42)排到杯盖(4)内壁与内衬盖(5)背面之间的间隔空间(10),该间隔空间(10)与大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
外杯(1),具有内容空腔;
内杯(2),能脱卸地设于前述外杯(1)内,下端具有自下而上对进入内杯(2)的水进行净化的滤芯组件(3);
杯盖(4),设于前述外杯(1)的端口上并能将内杯(2)盖住;以及
密封组件(6),呈环形并设于前述内杯(2)的外周壁与外杯(1)的内壁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4)的内侧设有与内杯(2)能脱卸连接的内衬盖(5),该内衬盖(5)背板具有与内杯(2)连通的排气端口(51),该排气端口(51)上设有密封塞(7),该密封塞(7)上开设有出气缝隙(71),所述杯盖(4)的内侧壁凸设有与密封塞(7)相抵的凸柱(41),该凸柱(41)上开设有通气槽(42),所述杯盖(4)盖合后,内杯(2)的气压上升状态下,空气能将密封塞(7)挤压变形后经出气缝隙(71)从前述的通气槽(42)排到杯盖(4)内壁与内衬盖(5)背面之间的间隔空间(10),该间隔空间(10)与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6)包括上挡圈(61)、密封垫圈(62)及下挡圈(63),前述的下挡圈(63)设于外杯(1)的内壁,前述的上挡圈(61)将密封垫圈(63)压紧于上挡圈(61)上,前述密封垫圈(62)的内圈与内杯(2)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挡圈(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广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