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健华专利>正文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44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灭菌:取红芽大戟植株茎秆,酒精消毒,无菌水清洗,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无菌水冲洗;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茎秆剪成茎段,诱导培养基为:MS+0.5‑1.5mg/L KT+0.3‑0.6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分化培养基为:MS+0.1‑0.5mg/L KT+0.5‑1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4)继代培养:MS+0.5‑1mg/L NAA+1‑2mg/L 6‑BA+0.5‑1mg/L 2,4‑D+25g/L蔗糖+7.5g/L琼脂;5)生根培养: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MS+0.3‑0.6mg/L IBA+20g/L蔗糖+5g/L琼脂;6)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红芽大戟繁育方法可快速繁殖出品质优异的红芽大戟幼苗,并可降低红芽大戟的繁育成本。

A breeding method of Euphorbia rub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红芽大戟为茜草科植物,属于名贵中药材,又叫红大戟。药用根部,有泄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效。属于中药材中的小品种,年需求量约150吨。野生资源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中南半岛及印度也有分布。红芽大戟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在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生活力和萌发率较低,由于种子未充分成熟或胚发育不完全,自然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发芽率不到1%,并且种子的储藏时间在1年以后发芽率均有所降低,常规方法贮藏1年以上的旧种,基本丧失生命力,几乎不能出苗。目前,红芽大戟利用自然粽子繁殖的效率低,而营养繁殖大都勇气药用部位-块根进行繁殖,这就会在一定晨读上减少了其药用原料,造成药材的浪费,当药材供小于求时就会加速起野生资源灭绝。所以,采用红芽大戟的植株的各部分进行组织培养的尝试,并结合适宜的移栽,对于红芽大戟的繁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红芽大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不仅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且能缩短其生长周期,实现快速繁殖,满足市场对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外植体灭菌: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取茎秆,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用无菌水清洗3-4遍,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用无菌水冲洗5-6次;/n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将步骤1)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5±0.2cm长的茎段,然后平方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12天,诱导培养基为:MS+0.5-1.5mg/L KT+0.3-0.6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n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养28-30天,分化培养基为:MS+0.1-0.5mg/L KT+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灭菌: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取茎秆,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用无菌水清洗3-4遍,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用无菌水冲洗5-6次;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将步骤1)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5±0.2cm长的茎段,然后平方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12天,诱导培养基为:MS+0.5-1.5mg/LKT+0.3-0.6mg/L6-BA+20g/L蔗糖+7.5g/L琼脂;
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养28-30天,分化培养基为:MS+0.1-0.5mg/LKT+0.5-1mg/L6-BA+20g/L蔗糖+7.5g/L琼脂;
4)继代培养:分化培养后进行继代培养30-35天,继代培养基为:MS+0.5-1mg/LNAA+1-2mg/L6-BA+0.5-1mg/L2,4-D+25g/L蔗糖+7.5g/L琼脂;
5)生根培养:将得到的再生绿芽置于生根培养基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生根培养的时间为35-40天,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MS+0.3-0.6mg/LIBA+20g/L蔗糖+5g/L琼脂;
6)移栽:生根后的植株先置于室温下放置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华杨楠杨发建
申请(专利权)人:赵健华杨楠杨发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