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箱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8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箱房,涉及机械建筑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墙板机构需要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侧墙板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厢房内部密封性差保暖性能差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底梁、底板、伸缩的前后侧板、顶板、外侧板、可伸缩侧墙板、延伸大梁、铰接支架、平行导轨等结构,侧墙板包括下侧墙板以及可以与下侧墙板上下滑动的上侧墙板,折叠的外侧板之间、滑动的上下侧墙板之间以及可伸缩的前后侧板均设置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户外的集体活动,液压缸控制移动箱房展开使用,自动化程度高,上侧墙板升出后与顶板连接,使密封性增加保暖性能提高,同时外侧板的可拆卸方式可以将其变成舞台形状以增加移动箱房实用性。

A mobile box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箱房
本技术涉及机械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箱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户外旅行成为-种时尚,现在人们在户外进行集体活动时要么露天、要么借用帐蓬、毡房、带顶棚的舞台等辅助性挡风遮雨的装备和工具,但是户外的遮阳避雨设备组装以及搭建的繁琐步骤,和使用面积的不足,实用性不强的种种缺陷,随之产生的折叠式房车中均存在着的侧墙板机构需要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侧墙板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厢房内部密封性差保暖性能差,使得操作使用存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箱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墙板机构需要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侧墙板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厢房内部密封性差保暖性能差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箱房,底梁、设置在所述底梁上部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在竖直方向上可伸缩的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竖直设置,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上部连接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包括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第三外侧板、第四外侧板、第五外侧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二外侧板、所述第三外侧板、所述第四外侧板、所述第五外侧板、所述底板依次铰接,以此形成五连体厢房;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外侧板与所述第四外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两侧均可转动的设置有侧墙板,所述侧墙板与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后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侧墙板包括下侧墙板以及可以与所述下侧墙板上下滑动的上侧墙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固定侧板以及可以与所述固定侧板上下滑动的滑动侧板,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滑动侧板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支撑结构连接;所述下侧墙板与所述上侧墙板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所述底梁与所述第五外侧板之间通过第一翻转液压缸连接。优选地,所述侧墙板通过旋转轴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两侧上,所述侧墙板与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之间通过第二翻转液压缸连接,所述下侧墙板的底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内部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以在所述固定部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侧板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板套设在所述固定部的外部,所述滑动侧板套设在所述滑动部的外部。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四个且设置在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后侧板的左右两端。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槽口相对的第一槽钢,所述滑动部为竖直设置的槽口相对的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之间通过钢条连接,所述第二槽钢设置在所述第一槽钢的槽内,且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之间通过第二液压缸连接,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之间设置有定位轮以及滚动轮。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梁上的支撑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梁上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底梁之间通过第三翻转液压缸连接,所述支撑臂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臂平行的平行导轨,所述平行导轨的两端通过梯形铰接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臂上。优选地,所述底梁上设置有横穿所述底梁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外侧板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底梁的前端与后端均设置有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所述外套筒,且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一端通过第三液压缸与所述外套筒连接,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通过轴套可转动连接,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下部设置第一找平装置,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所述延伸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找平装置,所述第一找平装置包括第一找平液压缸以及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找平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二找平装置包括第二找平液压缸以及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找平液压缸的一端与支撑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连接。优选地,所述底板前端设置有延伸大梁,所述延伸大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下部设置有支座。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箱房内部的空调和照明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空调以及照明灯电连接,所述后侧板的固定侧板上设置有双开门,所述后侧板的所述固定侧板下部设置有翻转楼梯。优选地,还包括遥控器以及信号接收器,还包括遥控器以及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部设置有电机油泵、电磁换向阀、变压器以及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液压缸为四个,所述第一液压缸上设置有同步马达,且通过电磁换向阀控制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找平液压缸、所述第二找平液压缸均为四个,分别设置有电磁换向阀,并通过遥控单一控制;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第一翻转液压缸为5个且设置有同步马达,设置在所述底板另一侧的所述第一翻转液压缸为5个且设置有同步马达;所述第一液压缸为4路,共8个所述第一液压缸,每个所述侧墙板上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为1路,每一路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有同步马达,且每一路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电磁换向阀,通过遥控单一控制;所述翻转楼梯设置一路液压缸,并设置电磁换向阀单一遥控操作;所述变压器将220伏特电压降为12伏特或24伏特或36伏特;所述第三液压缸为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梁同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液压缸为1路,每路所述第三液压缸设置有同步马达;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翻转液压缸、所述第二翻转液压缸、所述第三翻转液压缸、所述第一找平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二找平液压缸均为遥控液压缸,所述遥控液压缸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底梁、设置在所述底梁上部的矩形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在竖直方向上可伸缩的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竖直设置,两个所述侧板上部连接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外侧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两侧均可转动的设置有侧墙板,所述侧墙板包括下侧墙板以及可以与所述下侧墙板上下滑动的上侧墙板;上侧墙板在升出后与顶板连接,密封性与保温性能均提高;所述下侧墙板与所述上侧墙板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所述底梁与所述第五外侧板之间通过第一翻转液压缸连接;通过液压缸的连接方式提高移动箱房的自动化,解决传统移动箱房展开操作复杂的问题。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所述侧墙板通过旋转轴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墙板与所述侧板之间通过第二翻转液压缸连接,所述固定侧墙板的底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使侧墙板的展开实现自动化,同时万向轮起到支撑作用以及便于侧墙板的展开;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内部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以在所述固定部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通过支撑装置来实现前后侧板的伸缩,从而完成移动房车的自动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1)、设置在所述底梁(1)上部的底板(2),设置在所述底板(2)前后两端的在竖直方向上可伸缩的前侧板(3)与后侧板(4),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均竖直设置,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上部连接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与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外侧板(7);所述外侧板(7)包括第一外侧板(701)、第二外侧板(702)、第三外侧板(703)、第四外侧板(704)、第五外侧板(705);所述顶板(5)、所述第一外侧板(701)、所述第二外侧板(702)、所述第三外侧板(703)、所述第四外侧板(704)、所述第五外侧板(705)、所述底板(2)依次铰接,以此形成五连体厢房;所述第二外侧板(702)与所述第一外侧板(70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外侧板(703)与所述第四外侧板(704)可拆卸连接;/n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的两侧均可转动的设置有侧墙板(8),所述侧墙板(8)与所述前侧板(3)或所述后侧板(4)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侧墙板(8)包括下侧墙板(801)以及可以与所述下侧墙板(801)上下滑动的上侧墙板(802);/n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均包括与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的固定侧板(9)以及可以与所述固定侧板(9)上下滑动的滑动侧板(10),所述固定侧板(9)与所述滑动侧板(10)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支撑结构(11)连接;所述下侧墙板(801)与所述上侧墙板(802)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26)连接;所述底梁(1)与所述第五外侧板(705)之间通过第一翻转液压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1)、设置在所述底梁(1)上部的底板(2),设置在所述底板(2)前后两端的在竖直方向上可伸缩的前侧板(3)与后侧板(4),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均竖直设置,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上部连接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与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外侧板(7);所述外侧板(7)包括第一外侧板(701)、第二外侧板(702)、第三外侧板(703)、第四外侧板(704)、第五外侧板(705);所述顶板(5)、所述第一外侧板(701)、所述第二外侧板(702)、所述第三外侧板(703)、所述第四外侧板(704)、所述第五外侧板(705)、所述底板(2)依次铰接,以此形成五连体厢房;所述第二外侧板(702)与所述第一外侧板(70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外侧板(703)与所述第四外侧板(704)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的两侧均可转动的设置有侧墙板(8),所述侧墙板(8)与所述前侧板(3)或所述后侧板(4)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侧墙板(8)包括下侧墙板(801)以及可以与所述下侧墙板(801)上下滑动的上侧墙板(802);
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均包括与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的固定侧板(9)以及可以与所述固定侧板(9)上下滑动的滑动侧板(10),所述固定侧板(9)与所述滑动侧板(10)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支撑结构(11)连接;所述下侧墙板(801)与所述上侧墙板(802)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26)连接;所述底梁(1)与所述第五外侧板(705)之间通过第一翻转液压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板(8)通过旋转轴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前侧板(3)与所述后侧板(4)的两侧上,所述侧墙板(8)与所述前侧板(3)、所述后侧板(4)之间通过第二翻转液压缸连接,所述下侧墙板(801)的底部远离所述前侧板(3)或所述后侧板(4)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固定部(1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2)内部的滑动部(13),所述滑动部(13)可以在所述固定部(12)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固定部(12)与所述滑动部(13)之间通过第二液压缸(27)连接,所述固定侧板(9)与所述固定部(1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侧板(10)与所述滑动部(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板(9)套设在所述固定部(12)的外部,所述滑动侧板(10)套设在所述滑动部(13)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为四个且设置在所述前侧板(3)的左右两端与所述后侧板(4)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2)为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的槽口相对的第一槽钢(14),所述滑动部(13)为竖直设置的槽口相对的第二槽钢(15),所述第二槽钢(15)之间通过钢条连接,所述第二槽钢(15)设置在所述第一槽钢(14)的槽内,且所述第一槽钢(14)与所述第二槽钢(15)之间通过第二液压缸(27)连接,所述第一槽钢(14)与所述第二槽钢(15)之间设置有定位轮以及滚动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俊乐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顺宝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