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4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模块化生产和施工安装的墙体围护结构,以大幅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运行和维护难度,提升热激活建筑技术的经济性。包括墙体基体,墙体基体上下两端的连接端面上有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墙体基体内有由多个换热单元组成的换热系统,每个换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墙体基体内的墙埋管及包裹于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与每个换热单元中的墙埋管两端相对应的位置有安装腔,多个换热单元的墙埋管相互连通形成流体循环流道,并通过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与外接管道连通,流体循环流道内有流体换热介质。该围护结构不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破坏即可进行维修操作,降低了运行维修施工难度和成本。

A modular wall encl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热激活墙体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降低建筑围护结构自身热损失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此背景下,主动式热激活建筑逐渐在国内外兴起。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嵌入流体管道,并通过水泵等机械设备驱动载热或载冷介质在流体管道中循环流动,并利用嵌管与墙体维护结构间的小温差、大面积传热特点以获得较好的传热和节能效果,最终实现降低建筑围护结构能耗的目的。目前,主动式热激活建筑的主流设计和施工仍是在建筑建设初期在建筑承重层中嵌入流体管道,或是在围护结构中间设置专门的嵌管层以便嵌入流体管道。而无论是在承重层中嵌入流体管道还是在嵌管层中加入嵌管,由于嵌入的流体管道与建筑墙体成为一体,在后期的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对墙体进行破坏拆解,增加了运维难度,提高了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模块化生产和施工安装的墙体围护结构,以大幅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运维难度,提升热激活建筑技术的经济性。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基体,所述墙体基体上下两端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所述墙体基体内设置有由多个换热单元组成的换热系统,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基体内的墙埋管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墙埋管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开口于所述墙体基体的外侧;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的墙埋管相互连通形成流体循环流道,并通过所述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与外接管道连通,所述流体循环流道内充注有流体换热介质。所述墙体基体内预留有墙埋管安放腔,所述墙埋管安放腔的两端分别开口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墙埋管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置于所述墙埋管安放腔内,所述墙埋管安放腔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相接处形成填料灌注孔。所述导热固定层为相变材料或添加金属粉末或金属丝团的相变材料。所述填料灌注孔处安装有填料挡板,所述填料挡板由相配合的第一填料挡板和第二填料挡板组成。所述墙体基体为混凝土材料、夯土墙、砖墙或彩钢房中的任一种。所述墙体基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和外抹灰层。所述导热固定层的材料为细沙、砂石、金属丝团或土壤,或者:所述导热固定层的材料为添加金属粉末、石墨或金属丝团的细沙、砂石和土壤中的任一种。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同侧安装腔之间预留有连接管通孔,相邻所述墙埋管两端的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管通孔实现相邻墙埋管的连接。所述填料灌注孔的孔径为所述墙埋管管径的1.5-4倍。所述墙埋管沿流动方向的坡度范围为-0.5%至-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墙体围护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预留有安装腔及墙埋管安放腔,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不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破坏拆解即可实现维修操作,运行维护方便,降低了运维难度和成本。2、本技术的墙体围护结构便于施工、运行和维护:只需在建筑施工期间预留墙埋管安放腔和安装腔,则施工安装即可不受时间限制,提升了施工安装的灵活性;运维只需清除局部保温层和抹灰层,不会对建筑围护结构整体造成破坏,提升了混凝土热激活建筑的安全性,并大幅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模块化设计、安装和拆解为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提供了可能。3、本技术的墙体围护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为用户分户安装和计量提供了可行性。4、本技术的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简化了施工过程,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5、本技术的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中,导热固定层采用具有蓄能功能的相变材料或添加金属粉末或金属丝团的相变材料,能够将热能储存起来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混凝土热激活墙体围护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混凝土热激活墙体围护结构俯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混凝土热激活墙体围护结构A-A向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混凝土热激活墙体围护结构B-B向剖视图;图5所示为墙埋管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包括墙体基体1,所述墙体基体1上下两端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5。所述墙体基体内设置有由多个换热单元组成的换热系统。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基体1内的墙埋管8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8外部的导热固定层9。所述导热固定层9的作用是用于传导墙埋管8的热量并对墙埋管8有支撑作用。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墙埋管8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腔6,所述安装腔6开口于所述墙体基体1的外侧。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的墙埋管8相互连通形成流体循环流道,并通过所述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与外接管道连通,所述流体循环流道内充注有流体换热介质。导热固定层与墙埋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组合结构。本实施例中,导热固定层采用填料材料,填料采用灌注的方式包覆墙埋管。所述墙埋管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墙体基体1内预留有墙埋管安放腔,所述墙埋管安放腔的两端分别开口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腔6内,所述墙埋管8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9置于所述墙埋管安放腔内,所述墙埋管安放腔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相接处形成填料灌注孔4。通过所述填料灌注孔将填料充满墙埋管的外部形成导热固定层。为了防止填料的流动,所述填料灌注孔4处安装有填料挡板,所述填料挡板由相配合的第一填料挡板10和第二填料挡板11组成。所述导热固定层的材料可以采用细沙、砂石、金属丝团或土壤,或者:所述导热固定层的材料为添加有金属粉末、石墨或金属丝团的细沙、砂石和土壤中的任一种。为了实现蓄能功能,所述导热固定层也可以为相变材料或添加金属粉末或金属丝团的相变材料。所述墙体基体根据使用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基体1优选为混凝土材料。当采用混凝土材料时,所述墙体基体1外部设置有保温层2和外抹灰层3。也可以用于夯土墙、砖墙,以及导热固定层是相变材料的彩钢板等轻质建筑围护结构。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同侧安装腔6之间预留有连接管通孔7,相邻所述墙埋管8两端的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管通孔7,连通相邻的墙埋管成为形成流体循环流道。墙埋管可以采用蛇形管道布置方式或平行流管道布置方式。所述墙埋管为可弯曲管道。所述墙埋管8优选为铜管或波纹管等可弯曲金属管道,也可为PE管或铝塑管等非金属管道,其等效管径范围为5-25mm,管间距范围为100-300毫米。为了流动顺畅,所述墙埋管8沿流动方向具有一定坡度,坡度范围为-0.5%至-5.0%。为便于安装和运维,所述填料灌注孔4的孔径为所述墙埋管8管径的1.5-4倍。所述流体循环流道内中充入的流体换热介质可以采用有相变或非相变工质,此处优选工质为相变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基体,所述墙体基体上下两端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所述墙体基体内设置有由多个换热单元组成的换热系统,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基体内的墙埋管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墙埋管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开口于所述墙体基体的外侧;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的墙埋管相互连通形成流体循环流道,并通过所述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与外接管道连通,所述流体循环流道内充注有流体换热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基体,所述墙体基体上下两端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所述墙体基体内设置有由多个换热单元组成的换热系统,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基体内的墙埋管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墙埋管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开口于所述墙体基体的外侧;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的墙埋管相互连通形成流体循环流道,并通过所述流体进出口接管连接孔与外接管道连通,所述流体循环流道内充注有流体换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基体内预留有墙埋管安放腔,所述墙埋管安放腔的两端分别开口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墙埋管及包裹于所述墙埋管外部的导热固定层置于所述墙埋管安放腔内,所述墙埋管安放腔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腔相接处形成填料灌注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固定层为相变材料或添加金属粉末或金属丝团的相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墙体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灌注孔处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律宝莹杨洋陈萨如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