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94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切割组件、第二切割组件完成分区域切割,提高防缠绕功能,增强切割效率;通过多个切割齿有效增加了切割点,多个切割点同时工作,切割效率增加、防缠绕效果好;利用传动柱、连杆、滑杆之间形成曲柄滑块机构,滑杆在艉轴中心轴线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第一切割刀对缠绕在桨毂与艉轴架之间的漂浮物、渔网、缆绳等杂物进行切割;通过第二切割组件避免杂物缠绕在艉轴靠近桨毂的一端;利用第二切割刀的弧形结构,减小了第二切割刀在转动过程中与水的阻力,避免影响螺旋桨叶的工作;利用第二切割刀的S形结构,切割刃A、切割刃B、切割刃C、切割刃D、切割刃F增加了切割长度,扩大切割范围。

A kind of anti winding device for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推进器,是指船舶推进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器。它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变成船舶行进的推力,以克服船舶在水中航行的阻力,推进船的行进,最常见的是螺旋桨。螺旋桨由桨毂和若干径向固定于桨毂上的桨叶组成,螺旋桨安装于船尾水线以下,螺旋桨经艉轴与主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艉轴经轴承、轴承座和密封装置与船体相连接,船体对应螺旋桨连接处设有船舶艉管或美人架,艉轴带动螺旋桨旋转以驱动船舶的航行。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桨毂与船舶艉管或美人架之间的区域常常被水中的漂浮物、渔网、缆绳等杂物缠绕,不仅影响螺旋桨的正常工作,有时还会导致螺旋桨损坏、船舶失去动力,造成重大事故。目前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停机停航,派潜水员下海用刀切割缠绕物,或用其他船舶拖到岸边或港口,搁浅进行拖拉去掉缠绕物,这些方法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船舶正常的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具有切割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包括螺旋桨、艉轴、艉轴架、切割装置,艉轴的一端穿过艉轴架与主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桨毂在艉轴上,多个桨叶径向固定在桨毂上;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切割组件、第二切割组件,第一切割装置包括壳体、凸轮、滑杆、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壳体右端固定在艉轴架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位于壳体内,第一齿轮固定在艉轴上,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固定在壳体内;第三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为锥齿轮,第四齿轮中心轴线与艉轴中心轴线垂直;第四齿轮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两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支撑座固定在壳体内;第四齿轮上连有传动柱,传动柱中心轴线与第四齿轮中心轴线不重合,连杆一端与传动柱铰接,另一端与滑杆铰接;滑杆与滑板滑动连接;滑杆一端伸出壳体并连有传动杆,滑杆与壳体滑动连接;传动杆远离滑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切割刀。进一步的,滑杆上设有安装条,安装条截面为“凸”形;滑板上设有与安装条相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条插入安装槽内。进一步的,第一切割刀包括辅助环、切割齿,辅助环外圆柱面与传动杆连接,内圆柱面上连有多个切割齿,切割齿围绕辅助换环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形成锯齿状切割结构。进一步的,第二切割组件包括安装环、第二切割刀、第三切割刀,安装环固定在桨毂上,安装环上设有多个第二切割刀,第二切割刀围绕安装环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第二切割刀为“S”形结构,第二切割刀一端与安装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切割刀连为一体;第二切割刀上端面、下端面分别设有切割刃A、切割刃B;第三切割刀下端面设切割刃C,第三切割刀左端面、右端面分别设有切割刃D、切割刃F。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切割组件、第二切割组件分别完成分区域切割,提高防缠绕功能,增强切割效率;(2)通过多个切割齿有效增加了切割点,多个切割点同时工作,切割效率增加、防缠绕效果好;利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柱、连杆、滑杆之间形成曲柄滑块机构,滑杆在艉轴中心轴线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第一切割刀对缠绕在桨毂与艉轴架之间的漂浮物、渔网、缆绳等杂物进行切割;第一切割组件完成轴向方向的切割,切割效率高,切割效果好;(2)通过第二切割组件避免杂物缠绕在艉轴靠近桨毂的一端;利用第二切割刀的弧形结构,减小了第二切割刀在转动过程中与水的阻力,避免影响螺旋桨叶的工作;利用第二切割刀的S形结构,切割刃A、切割刃B、切割刃C、切割刃D、切割刃F增加了切割的长度,扩大了有效切割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切割组件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切割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切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切割刀与第三切割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滑板与滑杆配合图。图中:1-螺旋桨,2-艉轴,3-艉轴架,4-切割装置,101-桨毂,102-桨叶,401-第一切割组件,402-第二切割组件,403-壳体,404-第一齿轮,405-第二齿轮,406-第三齿轮,407-第四齿轮,408-驱动轴,409-主轴,410-支撑座,411-传动柱,412-连杆,413-滑杆,414-滑板,415-安装条,416-安装槽,417-传动杆,418-第一切割刀,419-辅助环,420-切割齿,421-安装环,422-第二切割刀,423-第三切割刀,424-切割刃A,425-切割刃B,426-切割刃C,427-切割刃D,428-切割刃F。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包括螺旋桨1、艉轴2、艉轴架3、切割装置4,艉轴2的一端穿过艉轴架3与主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1连接;螺旋桨1包括桨毂101和桨叶102,桨毂101在艉轴2上,多个桨叶102径向固定在桨毂101上;切割装置4包括第一切割组件401、第二切割组件402,第一切割装置4包括壳体403、凸轮、滑杆413、滑板414、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第三齿轮406、第四齿轮407壳体403右端固定在艉轴架3上,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第三齿轮406、第四齿轮407均位于壳体403内,第一齿轮404固定在艉轴2上,第一齿轮40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齿轮405,第二齿轮405与第一齿轮404啮合,第二齿轮405固定在驱动轴408上,驱动轴408通过滚动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固定在壳体403内;第三齿轮406固定在驱动轴408上,第三齿轮406与第四齿轮407啮合,第三齿轮406、第四齿轮407均为锥齿轮,第四齿轮407中心轴线与艉轴2中心轴线垂直;第四齿轮407固定在主轴409上,主轴409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支撑座410转动连接,支撑座410固定在壳体403内;第四齿轮407上连有传动柱411,传动柱411中心轴线与第四齿轮407中心轴线的距离为L1,连杆412一端与传动柱411铰接,另一端与滑杆413铰接;滑杆413与滑板414滑动连接;滑杆413上设有安装条415,安装条415截面为“凸”形;滑板414上设有与安装条415相配合的安装槽416,安装条415插入安装槽416内;滑杆413一端伸出壳体403并连有传动杆417,滑杆413与壳体403滑动连接,连接处密封;传动杆417远离滑杆413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切割刀418,第一切割刀418包括辅助环419、切割齿420,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艉轴、艉轴架、切割装置,艉轴的一端穿过艉轴架与主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连接;/n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桨毂在艉轴上,多个桨叶径向固定在桨毂上;/n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切割组件、第二切割组件,第一切割装置包括壳体、凸轮、滑杆、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n壳体右端固定在艉轴架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位于壳体内,第一齿轮固定在艉轴上,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固定在壳体内;/n第三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为锥齿轮,第四齿轮中心轴线与艉轴中心轴线垂直;/n第四齿轮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两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支撑座固定在壳体内;第四齿轮上连有传动柱,传动柱中心轴线与第四齿轮中心轴线不重合,连杆一端与传动柱铰接,另一端与滑杆铰接;滑杆与滑板滑动连接;/n滑杆一端伸出壳体并连有传动杆,滑杆与壳体滑动连接;传动杆远离滑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切割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艉轴、艉轴架、切割装置,艉轴的一端穿过艉轴架与主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连接;
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桨毂在艉轴上,多个桨叶径向固定在桨毂上;
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切割组件、第二切割组件,第一切割装置包括壳体、凸轮、滑杆、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
壳体右端固定在艉轴架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位于壳体内,第一齿轮固定在艉轴上,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固定在壳体内;
第三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为锥齿轮,第四齿轮中心轴线与艉轴中心轴线垂直;
第四齿轮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两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支撑座固定在壳体内;第四齿轮上连有传动柱,传动柱中心轴线与第四齿轮中心轴线不重合,连杆一端与传动柱铰接,另一端与滑杆铰接;滑杆与滑板滑动连接;
滑杆一端伸出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庆刘伟张欣吴颖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