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71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念珠充电装置,将念珠放在放置槽内,再通过电路板,控制无线充电线圈对念珠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如此,使得念珠得到有效充电。当念珠充电装置受到外界震动干扰时,无线充电线圈也会发生相应频率的震动,由于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缓冲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因此,无线充电线圈上的震动能量绝大部分会被缓冲件吸收,使得无线充电线圈得到有效减震、缓冲,避免无线充电线圈因外界震动而导致脱线或损坏,这样,极大提高念珠充电装置的抗干扰、抗震动能力,从而使得念珠充电装置能够对念珠进行稳定充电。同时,在无线充电线圈与电路板之间设置缓冲件,有利于抬高无线充电线圈,使得无线充电线圈更好地作用在念珠内部的电池。

Rosary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念珠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念珠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佛文化信仰在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诵经念珠是佛教的一种日常修行方式,而念珠对他们诵经礼佛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为了方便念珠的充电,传统的念珠通常采用无线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然而,传统的充电器内部无线充电模块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从而严重影响念珠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念珠充电装置,能够对念珠进行稳定充电。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念珠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容置腔与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念珠;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及无线充电线圈与缓冲件,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通过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念珠进行充电。上述的念珠充电装置,将念珠放在放置槽内,再通过电路板,控制无线充电线圈对念珠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如此,使得念珠得到有效充电。当念珠充电装置受到外界震动干扰时,无线充电线圈也会发生相应频率的震动,由于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缓冲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因此,无线充电线圈上的震动能量绝大部分会被缓冲件吸收,使得无线充电线圈得到有效减震、缓冲,避免无线充电线圈因外界震动而导致脱线或损坏,这样,极大提高念珠充电装置的抗干扰、抗震动能力,从而使得念珠充电装置能够对念珠进行稳定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包括外壳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承载件,所述外壳与所述承载件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面上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抵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念珠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磁性件用于与所述念珠内的第二磁性件磁吸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放置槽连通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用于放置所述念珠的佛塔部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打开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念珠充电装置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念珠充电装置还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有定位件与支撑件,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件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电路板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念珠充电装置一视角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念珠充电装置另一视角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念珠充电装置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念珠与念珠充电装置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念珠充电装置,110、充电座,111、外壳,1111、第一壳体,1112、第二壳体,1113、第一凹部,1114、第二凹部,1115、第三凹部,1116、电源接口,1117、卡槽,1118、卡扣件,112、承载件,1121、放置槽,1122、抵触部,1123、安装槽,113、容置腔,114、围边,115、支撑件,116、定位件,120、电路板,121、定位孔,130、无线充电线圈,140、缓冲件,150、第一磁性件,160、配重件,170、防滑垫,200、念珠,210、佛塔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3、图4及图6,一种念珠充电装置100,包括:充电座110、电路板120、无线充电线圈130及缓冲件140。充电座110上设有容置腔113与放置槽1121。放置槽1121用于放置念珠200。电路板120设置在容置腔113的内壁上。无线充电线圈130通过缓冲件140设置在电路板120上,且无线充电线圈130与电路板120电性连接,无线充电线圈130用于对念珠200进行充电。上述的念珠充电装置100,将念珠200放在放置槽1121内,再通过电路板120,控制无线充电线圈130对念珠200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如此,使得念珠200得到有效充电。当念珠充电装置100受到外界震动干扰时,无线充电线圈130也会发生相应频率的震动,由于无线充电线圈130通过缓冲件140设置在电路板120上,因此,无线充电线圈130上的震动能量绝大部分会被缓冲件140吸收,使得无线充电线圈130得到有效减震、缓冲,避免无线充电线圈130因外界震动而导致脱线或损坏,这样,极大提高念珠充电装置100的抗干扰、抗震动能力,从而使得念珠充电装置100能够对念珠200进行稳定充电。同时,在无线充电线圈130与电路板120之间设置缓冲件140,有利于抬高无线充电线圈130,缩小无线充电线圈130与容置腔113的内壁之间间距,使得无线充电线圈130更好地作用在念珠200内部的电池。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140为泡棉块。进一步地,充电座110包括外壳111与设置在外壳111上的承载件112。外壳111与承载件112围成容置腔113。放置槽1121设置在承载件112上。如此,通过承载件112,稳定支撑念珠200,以便念珠200进行稳定充电。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槽1121为承载件112向下凹陷形成,且承载件112朝向放置槽1121的一侧面为曲面,该曲面与念珠200的侧面相匹配,如此,使得念珠200更加稳定放置在承载件112上。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图4及图6,承载件112朝向容置腔113的一侧面上设有抵触部1122。抵触部1122与无线充电线圈130抵触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念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容置腔与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念珠;/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及/n无线充电线圈与缓冲件,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通过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念珠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念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容置腔与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念珠;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及
无线充电线圈与缓冲件,所述无线充电线圈通过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念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念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外壳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承载件,所述外壳与所述承载件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念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面上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抵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念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磁性件用于与所述念珠内的第二磁性件磁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甘南思怡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