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全满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663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以及旋切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存料区,存料区连接一次上料区,一次上料区连接二次上料区,所述二次上料区连接传木正棒区,传木正棒区连接三次上料区,三次上料区连接旋切装置,旋切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二次正棒电机,弹簧绳的下方连接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连接有正棒杆。本申请可与各种数控旋切机配套使用,能达到自动上料,调整,正棒,打轴与一体的全自动旋切作用,本机采用多次上料,正棒彻底解决了因存料区存料过多造成的摞棒两头出头误差太大,造成的卡机现象,给用户节省了经常停机修正的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impl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旋切机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旋切机自动上料装置作为木材旋切机在切割胶合板原料时的供料装置,又名为板链输送机,能够自动为旋切机上料,无需进行人工搬运,高效便捷,但是现有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些圆木在运输的时候,由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木材会造成轻微的偏移,导致木头在运输到供料台的时候,过多的偏移原来的轨迹,不能够很好的嵌入道旋切机的切槽上,且摞棒两头出头误差太大,造成的卡机现象,严重影响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自动上料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以及旋切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存料区,所述存料区连接一次上料区,所述一次上料区连接二次上料区,所述二次上料区连接传木正棒区,所述传木正棒区连接三次上料区,所述一次上料区、二次上料区和三次上料区上都分别设有挂钩,所述三次上料区连接旋切装置,所述旋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以及旋切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存料区(1),所述存料区(1)连接一次上料区(2),所述一次上料区(2)连接二次上料区(3),所述二次上料区(3)连接传木正棒区(4),所述传木正棒区(4)连接三次上料区(5),所述一次上料区(2)、二次上料区(3)和三次上料区(5)上都分别设有挂钩(6),所述三次上料区(5)连接旋切装置,所述旋切装置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两侧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顶端设置有二次正棒电机(9),所述二次正棒电机(9)下方连接有弹簧绳(10),所述弹簧绳(10)的下方连接两个连接杆(11),所述两个连接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以及旋切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存料区(1),所述存料区(1)连接一次上料区(2),所述一次上料区(2)连接二次上料区(3),所述二次上料区(3)连接传木正棒区(4),所述传木正棒区(4)连接三次上料区(5),所述一次上料区(2)、二次上料区(3)和三次上料区(5)上都分别设有挂钩(6),所述三次上料区(5)连接旋切装置,所述旋切装置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两侧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顶端设置有二次正棒电机(9),所述二次正棒电机(9)下方连接有弹簧绳(10),所述弹簧绳(10)的下方连接两个连接杆(11),所述两个连接杆(11)分别连接有正棒杆(12),所述正棒杆(12)分别设置有支架(8)的两侧,所述正棒杆(12)的底部两端正好设置在旋切装置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上料区(2)、二次上料区(3)、三次上料区(5)和传木正棒区(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次上料电机组合、二次上料电机组合、三次上料电机组合、传木正棒电机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木正棒区(4)包括多个滚筒传送结构(13)组成,所述滚筒传送结构(13)为横向传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满
申请(专利权)人:刘全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