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641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涉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相关技术领域,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不便于对通线孔进行保护,从而使得通线孔容易出现阻塞的情况,且不便于对电源线进行固定的问题。所述控制器主体的上方表面设置有电源孔,所述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控制器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保护框分别设置在控制器主体的下方,所述保护框的上方两侧均与凹槽配合连接,且凹槽开设在控制器主体的下表面,且凹槽设置在通线孔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贯穿保护框的两侧和控制器主体的外壁,且第二螺纹杆的末端设置在螺纹槽内。

A charge discharge controller for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相关
,具体为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
技术介绍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难以分解,即便在高温或过充时也不会像钴酸锂一样结构崩塌发热或是形成强氧化性物质,因此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控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时,就需要用到充放电控制器。现有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不便于对通线孔进行保护,从而使得通线孔容易出现阻塞的情况,且不便于对电源线进行固定。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不便于对通线孔进行保护,从而使得通线孔容易出现阻塞的情况,且不便于对电源线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安装板、保护框、第二螺纹杆、挡板和滑块,所述控制器主体的上方表面设置有电源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安装板(6)、保护框(8)、第二螺纹杆(10)、挡板(12)和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主体(1)的上方表面设置有电源孔(2),且控制器主体(1)的上方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前后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杆(4),且第一螺纹杆(4)的内侧设置有夹板(5),同时夹板(5)设置在电源孔(2)的外侧,所述安装板(6)分别设置在控制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且安装板(6)上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保护框(8)分别设置在控制器主体(1)的下方,且控制器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通线孔(16),所述保护框(8)的上方两侧均与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安装板(6)、保护框(8)、第二螺纹杆(10)、挡板(12)和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主体(1)的上方表面设置有电源孔(2),且控制器主体(1)的上方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前后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杆(4),且第一螺纹杆(4)的内侧设置有夹板(5),同时夹板(5)设置在电源孔(2)的外侧,所述安装板(6)分别设置在控制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且安装板(6)上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保护框(8)分别设置在控制器主体(1)的下方,且控制器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通线孔(16),所述保护框(8)的上方两侧均与凹槽(9)配合连接,且凹槽(9)开设在控制器主体(1)的下表面,且凹槽(9)设置在通线孔(16)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10)分别贯穿保护框(8)的两侧和控制器主体(1)的外壁,且第二螺纹杆(10)的末端设置在螺纹槽(11)内,同时螺纹槽(11)设置在凹槽(9)的内壁表面,所述挡板(12)设置在保护框(8)上,且挡板(12)通过转轴(13)与保护框(8)相连接,同时挡板(12)设置在通线孔(16)的下方,所述滑块(14)设置在挡板(12)的下方,且滑块(14)与滑槽(15)配合连接,同时滑槽(15)开设在保护框(8)的下表面。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前钟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迪度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