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363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涉及一种光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衬芯、若干根环绕内衬芯设置的光纤和包覆于光纤的内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铠装层、芳纶纤维编织网层、隔热层和外护套层;所述隔热层由若干根内部填充有隔热填料的隔热管组成,所述隔热管环绕芳纶纤维编织网层的周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隔热性佳、耐候性好的优势。

A weather resistant armored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广泛应用在通信行业,随着光缆的普及以及大规模的应用,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以下问题:1)光缆的抗张能力较差,使用寿命较短;2)光缆的耐高温、阻燃性较差;3)光缆的弯曲半径比较大,质量较重,占地面积大,施工不方便;4)光缆的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是现有技术中缆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以光缆的耐高温、阻燃性较差为例,对于一些户外使用光缆,高低温的交替作用、热带气地区的极端高温等都会直接影响光缆的使用。如果光缆的耐温性、阻燃性不够,则容易出现影响信息传递、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光缆进行改进,以提升其对耐候性能,尤其是耐高温性能。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10461482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微型铠装光缆,其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纤、套管、工程塑料绕包管或钢带绕包铠管、芳纶编织网或钢丝编织网以及外护套,所述光纤结构为干式结构,所述工程塑料绕包管设置为螺旋形状。其通过在工程塑料绕保管、套管、外护套中掺加一定量的耐高温树脂和阻燃剂,并配合芳纶编织网等耐热性材料,以提高光缆的耐热性。而常见的具有耐高温性的环氧树脂导热系数一般是0.21~2.2W/(m·K),用于制作套管改性聚丙烯、制作工程塑料绕保管的聚碳酸酯和芳纶的导热系数也较高(聚丙烯导热系数0.21~0.26W/(m·K);聚碳酸酯导热系数0.2W/(m·K);对位芳纶纤维的径向导热系数0.212W/(m·K)、轴向导热系数0.440)W/(m·K),用于制作外护套的聚氨酯则只有在以发泡制品形式存在情况下才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而,上述光缆虽然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并且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但是并不能有效隔绝热量向光缆内层的传递,耐热但不隔热。在极端高温环境或者冷热交替频繁的环境下使用时,仍然容易因环境的编造而影响光缆的使用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其具有隔热性佳、耐候性好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包括内衬芯、若干根环绕内衬芯设置的光纤和包覆于光纤的内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铠装层、芳纶纤维编织网层、隔热层和外护套层;所述隔热层由若干根内部填充有隔热填料的隔热管组成,所述隔热管环绕芳纶纤维编织网层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之间依次设置内铠装层、芳纶纤维编织网层和隔热层,内铠装层可有效提高光缆的抗弯抗折强度,保护光缆部不受损坏;芳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增加了光缆的耐高温能力;隔热层则可起到阻挡光缆内外层之间的热传递,使得光缆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通过内铠装层、芳纶纤维编织网层和隔热层相互配合,极大增加了光缆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可长久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填料为筛分经≤50μm的无机轻骨料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机轻骨料具有阻燃隔热特性,利于提升光缆的耐候性。而且,颗粒状的无机轻骨料颗粒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缓冲光缆受到的外界冲击,可保护内层光纤不受冲击损坏。此外,无机轻骨料原料来源广泛,具有易获取、成本低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无机轻骨料颗粒为膨胀珍珠岩颗粒、玻化微珠颗粒或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颗粒、玻化微珠颗粒或膨胀蛭石均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隔热效果佳。进一步地,每根所述隔热管均由若干根隔热短管拼接而成,相邻两隔热短管的连接处套设有收缩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热短管内填充隔热填料后,采用收缩管对两隔热短管进行连接,即形成隔热管,制作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短管内间隔设置有若干阻挡块,所述隔热填料填充于相邻阻挡块之间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块将隔热管内部分为多段空间,限制了各段填充的隔热填料的流动,使得隔热管各处具有均匀的隔热性。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块为橡胶块或由浇筑聚氨酯固化形成的聚氨酯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耐热性好、使用耐久,聚氨酯粘合性佳、使用耐久。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阻挡块之间间距为0.5-1.5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块间距过大增加了灌装隔热填料的难度,因而以0.5-1.0m最为适宜。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短管的长度为3-10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短管过长灌装隔热填料难度增加,过短则接头过多,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相邻隔热短管脱离。因而以3-10m长最为适宜。进一步地,所述内铠装层包括若干条钢铠芯,每根所述钢铠芯外均包覆有与内护套层一体成型的被覆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得钢铠芯安装稳定,不易松动错位;另一方面,使得光纤各处均匀受力,不易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之间依次设置内铠装层、芳纶纤维编织网层和隔热层,内铠装层可有效提高光缆的抗弯抗折强度,保护光缆部不受损坏;芳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增加了光缆的耐高温能力;隔热层则可起到阻隔光缆内外层之间的热传递,使得光缆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通过内铠装层、芳纶纤维编织网层和隔热层相互配合,极大增加了光缆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可长久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耐候型铠装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耐候型铠装光缆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隔热管的剖视图。图中:1、内衬芯;2、光纤;3、内护套层;4、内铠装层;41、钢铠芯;42、被覆层;5、芳纶纤维编织网层;6、隔热层;61、隔热管;611、隔热短管;612、阻挡块;613、收缩管;62、隔热填料;7、外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参照图1,其包括内衬芯1和若干根饶内衬芯1周向分布的光纤2,若干根光纤2外共同包覆有内护套层3。内护套层3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铠装层4、芳纶纤维编织网层5、隔热层6和外护套层7。内护套层3和外护套层7均可以选择聚乙烯材质或者聚氯乙烯材质,本实施例中内护套层3为聚乙烯材质,外护套层7为聚氯乙烯材质。参照图2,内铠装层4包括若干根绕内护套层3分布的钢铠芯41,每根钢铠芯41外均包覆有被覆层42。被覆层42与内护套层3材质相同,且一体成型,使得钢铠芯41的安装稳定,不易移动错位,可以有效对内层的光纤2起到保护作用。参照图2,芳纶纤维编织层设置于内铠装层4外,由芳纶纤维编织成网格状,填充而成。参照图2和图3,隔热层6包括若干根环绕芳纶纤维编织网层5设置的隔热管61,每根隔热管61内均填充有隔热填料62。隔热填料62可以选择筛分经≤50μm的膨胀珍珠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包括内衬芯(1)、若干根环绕内衬芯(1)设置的光纤(2)和包覆于光纤(2)的内护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层(3)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铠装层(4)、芳纶纤维编织网层(5)、隔热层(6)和外护套层(7);所述隔热层(6)由若干根内部填充有隔热填料(62)的隔热管(61)组成,所述隔热管(61)环绕芳纶纤维编织网层(5)的周向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包括内衬芯(1)、若干根环绕内衬芯(1)设置的光纤(2)和包覆于光纤(2)的内护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层(3)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铠装层(4)、芳纶纤维编织网层(5)、隔热层(6)和外护套层(7);所述隔热层(6)由若干根内部填充有隔热填料(62)的隔热管(61)组成,所述隔热管(61)环绕芳纶纤维编织网层(5)的周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填料(62)为筛分经≤50μm的无机轻骨料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轻骨料颗粒为膨胀珍珠岩颗粒、玻化微珠颗粒或膨胀蛭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型铠装光缆,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隔热管(61)均由若干根隔热短管(611)拼接而成,相邻两隔热短管(611)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特睿通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