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自然光干扰自动浊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浊度检测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自然光干扰自动浊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的浊度是由于水样中的微粒物质的存在导致水的透明度的降低,是水样的一种光学特性。也就是说浊度是种水中微粒物质所产生的光效应,水中浊度的测量是建立在光学测量的基础上的,所以可以用光学方法来测量浊度。浊度仪就是测量水样中的透明度的仪器。1899年美国人杰克逊专利技术了烛光浊度仪,通过慢慢放低试管水位直到人的眼睛刚刚见不到烛光火焰为止,所测出的水深查表求得其浊度,以NTU为单位。现在的浊度仪多为光电式浊度仪。1926年美国水质学者提出福尔马肪(Formazine)聚合物悬浮液可以作为浊度标准液。传统的浊度仪都是大多采用散射光测量法,而且大多数的浊度仪几乎都是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检测,并且诸多台式,手持式等都需要人工操作,将样液装入样品瓶,再将样品瓶放入检测口进行检测。这使得在某些无法提供黑暗测量环境、难以人工操作的情况下的测量变得困难。例如野外水利沟渠,河道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自然光干扰自动浊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源驱动发射管电路、接收管信号调理电路、MCU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恒流源驱动发射管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SPI与所述MCU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接收管信号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器的A/D转换接口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PC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自然光干扰自动浊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源驱动发射管电路、接收管信号调理电路、MCU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恒流源驱动发射管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SPI与所述MCU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接收管信号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器的A/D转换接口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PC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自然光干扰自动浊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驱动发射管电路包括连接器P2、模拟转换器U3、参考二极管U5、双运算放大器UIA和三极管Q200,所述连接器P2的1号引脚与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4号引脚相连并经电容C12接地;所述连接器P2的2号引脚与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3号引脚相连并经电容C11接地;所述连接器P2的3号引脚与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2号引脚相连并经电容C10接地;所述连接器P2的4号引脚与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1号引脚相连并经电容C9接地;
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5号引脚接地;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6号引脚经电阻R12与电源V5相连,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6号引脚还与所述参考二极管U5的8号引脚连接,所述参考二极管U5的4号引脚接地;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7号引脚经电阻R4与双运算放大器U1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8号引脚与电源V5相连,所述模拟转换器U3的8号引脚还经电容C2接地;
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1A的1号引脚经电容C3接回双运算放大器U1A的2号引脚,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1A的1号引脚还与三极管Q200的基极连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1A的2号引脚还与电阻R6和电容C4的并联相连,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1A的2号引脚还经电阻R5接地,所述电阻R5经电阻R6与电容C4的并联后与电阻R7相连,所述电阻R7与所述三极管Q200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00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豪,李亚龙,刘雅蕾,邹应全,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