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03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插接有进料管的一端,且进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且卡接有连接座。该大米加工进料装置,通过矩形块、滑槽、滑块、插杆、齿牙、圆杆、齿轮、连接板和卡孔的配合,从而可以将挡块的高度停在相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壳体和挡板的配合,从而可以将挡块完全从进料管的内腔抽出且与进料管分离,该装置可以准确的控制进料时大米的流量,大大提高了进料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的使用需求。

Rice processing fee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米加工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米生产加工中,往往需要借助辅助机构来实现大米的顺利入料,以便于后续加工生产,例如专利号为:201820966183.6的技术,包括进料口、挡板、齿轮和旋钮,所述进料口固定于机壳的顶部,且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挡板的一端安装于滑轨的边侧,所述齿轮设置于齿条的边侧,且齿轮的顶部固定有连杆,虽然该装置操作简单便捷,但由于是通过控制旋钮来拉动挡板移动且移动的距离也仅靠操作者的感觉来控制,从而无法准确的控制大米的流量,稳定性差,基于以上缺点,现对此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插接有进料管的一端,且进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且卡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卡接有挡板,所述连接座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挡块,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顶端卡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内嵌有滑块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延伸出滑槽的内侧表面且卡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侧延伸出矩形块的左右两侧,所述插杆的内侧从左至右均卡接有齿牙,所述矩形块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轴接有圆杆的一端,且圆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块的前侧表面,所述圆杆的外壁中心位置卡接有与齿牙相啮合的齿轮;所述壳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腔前后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与插杆相匹配的卡孔。优选的,所述挡块位于进料管的内腔。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内嵌在连接板的内腔。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端卡接有拉绳。优选的,所述每两个相邻卡孔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大米加工进料装置,通过通孔、连接杆和连接座的配合,从而可以调节挡块的位置高度,通过矩形块、滑槽、滑块、插杆、齿牙、圆杆、齿轮、连接板和卡孔的配合,从而可以将挡块的高度停在相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壳体和挡板的配合,从而可以将挡块完全从进料管的内腔抽出且与进料管分离,该装置可以准确的控制进料时大米的流量,大大提高了进料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板左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料管,3、通孔,4、连接杆,5、连接座,6、挡板,7、挡块,8、固定机构,801、矩形块,802、滑槽,803、滑块,804、插杆,805、齿牙,806、圆杆,807、齿轮,9、连接板,10、卡孔,11、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插接有进料管2的一端,且进料管2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进料管2的外壁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通孔3,通过改变通孔3漏出的数量,从而改变进料时的流量,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杆4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且卡接有连接座5,连接杆4的顶端卡接有挡板6,通过挡板6可以将连接杆4的顶端部分挡在壳体1的顶端,连接座5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挡块7,挡块7的体积大小与进料管2的内腔大小相同且通过改变挡块7的位置高度,从而可以调节进料时的流量大小,连接杆4的外侧顶端卡接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矩形块801,矩形块80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802,滑槽802的内腔内嵌有滑块803的一端,滑块80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槽802的内侧表面且卡接有插杆804,移动插杆804,促使滑块803在滑槽802的内腔滑动,插杆804的外侧延伸出矩形块801的左右两侧,插杆804的内侧从左至右均卡接有齿牙805,矩形块801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轴接有圆杆806的一端,且圆杆806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块801的前侧表面,圆杆806的外壁中心位置卡接有与齿牙805相啮合的齿轮807,转动圆杆806带动齿轮807一起转动,由于齿轮807与齿牙805相互啮合,所以当齿轮807转动,促使两个插杆804同时向外侧或向内侧移动;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内腔前后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与插杆804相匹配的卡孔10,当插杆804插入进卡孔10的内腔时,从而可以将矩形块801的位置固定住。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块7位于进料管2的内腔,从而明确了挡块7与进料管2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8内嵌在连接板9的内腔,从而明确了固定机构8与连接板9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板6的顶端卡接有拉绳11,通过拉绳11可以便于拉动连接杆4移动。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卡孔10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通孔3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保证了固定机构8与挡块7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同。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当需要改变大米的流量时,先逆时针转动圆杆806,由于圆杆806与齿牙805相啮合,所以当圆杆806逆时针转动,促使插杆804从卡孔10的内腔抽出且向内侧移动收回进矩形块801的内腔,矩形块801没有了插杆804的阻挡,使得矩形块801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根据使用需要移动连接杆4且带动矩形块801移动,由于每两个卡孔10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通孔3之间的间距相同,所以可以根据调节矩形块801的高度来确定挡块7的位置高度,挡块7在进料管2的内腔将通孔3挡住,使得大米无法进料,当挡块7逐渐向下移动时,挡块7可以将通孔3逐个漏出,从而增大进料时的流量,根据使用需求来调节矩形块801的高度,使得挡块7漏出通孔3来调节进料时的流量,当矩形块801的位置移动好后,顺时针转动圆杆806,促使两个插杆804向外侧移动且插入进相对应卡孔10的内腔,从而将矩形块801的位置固定,保证了进料时的流量稳定,当需要将进料时的流量开到最大时,只需向下移动连接杆4,使得矩形块801移动进壳体1的内腔,促使挡板6挡在壳体1的顶端,而这时挡块7会完全从进料管2的内腔抽出分离,从而使得进料流量达到最大,该装置可以准确的控制进料时大米的流量,稳定性好,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插接有进料管(2)的一端,且进料管(2)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所述进料管(2)的外壁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通孔(3),所述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且卡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卡接有挡板(6),所述连接座(5)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挡块(7),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顶端卡接有固定机构(8);/n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矩形块(801),所述矩形块(80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802),所述滑槽(802)的内腔内嵌有滑块(803)的一端,所述滑块(80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槽(802)的内侧表面且卡接有插杆(804),所述插杆(804)的外侧延伸出矩形块(801)的左右两侧,所述插杆(804)的内侧从左至右均卡接有齿牙(805),所述矩形块(801)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轴接有圆杆(806)的一端,且圆杆(806)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块(801)的前侧表面,所述圆杆(806)的外壁中心位置卡接有与齿牙(805)相啮合的齿轮(807);/n所述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内腔前后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与插杆(804)相匹配的卡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加工进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插接有进料管(2)的一端,且进料管(2)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所述进料管(2)的外壁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通孔(3),所述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且卡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卡接有挡板(6),所述连接座(5)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挡块(7),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顶端卡接有固定机构(8);
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矩形块(801),所述矩形块(80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802),所述滑槽(802)的内腔内嵌有滑块(803)的一端,所述滑块(80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槽(802)的内侧表面且卡接有插杆(804),所述插杆(804)的外侧延伸出矩形块(801)的左右两侧,所述插杆(804)的内侧从左至右均卡接有齿牙(805),所述矩形块(8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舒兰市禾鑫谷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