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02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涉及灯具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灯壳部和聚光部,灯壳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盖,壳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两侧均套接有聚光套,壳体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位于灯泡顶部的一级散热环和二级散热环,一级散热环内圈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通道。通过设置一级散热环,结合二级散热环,在灯泡发热时,热量被第一散热环板吸收后,热量由第一散热环板、第二散热环板和第三散热环板之间形成的排热区排出,结合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凹槽和第二散热凹槽,便于提高灯泡部的多元化散热效果,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

A high heat dissipation LED lamp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
本技术涉及灯具配件
,具体为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
技术介绍
LED路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作为光源的路灯,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路灯的抗震性能好。但现有的LED路灯还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散热部仅依靠单一直板状散热板进行散热操作,结构简单不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解决了散热部仅依靠单一直板状散热板进行散热操作,结构简单不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便于光线的发射方向的调整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包括灯壳部和聚光部,所述灯壳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盖,所述壳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套接有聚光套,所述壳体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位于灯泡顶部的一级散热环和二级散热环,所述一级散热环内圈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靠近一级散热环内环由远至近以及包括第一散热环板、第二散热环板和第三散热环板,所述第一散热环板通过连接块和灯泡安装基座散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环板、第二散热环板和第三散热环板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散热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靠近二级散热环内环由远至近依次开设有第一散热凹槽和第二散热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环板、第二散热环板和第三散热环板均为半圆环形且尺寸递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光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光套为半圆环套且剖面之间喷涂有缓冲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四周均开设有和第一散热环板、第二散热环板和第三散热环板之间形成的排热区相匹配的排热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光套靠近灯壳部的一侧喷涂有蜂窝状反光层。(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级散热环和二级散热环,在灯泡发热时,热量被第一散热环板吸收后,热量由第一散热环板、第二散热环板和第三散热环板之间形成的排热区排出,结合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凹槽和第二散热凹槽,便于提高灯泡部的多元化散热效果,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聚光套,结合可塑性的安装块,便于将聚光套的角度改变以调节灯泡的多角度聚光效果,提高装置的光源发散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二级散热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级散热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壳部;2、聚光部;3、壳体;4、底盖;5、过滤光板;6、安装块;7、聚光套;8、一级散热环;9、二级散热环;10、第一散热通道;11、第一散热环板;12、连接块;13、第二散热环板;14、第三散热环板;15、固定板;16、第二散热通道;17、第一散热凹槽;18、第二散热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包括灯壳部1和聚光部2,灯壳部1包括壳体3,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盖4,壳体3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安装块6的两侧均套接有聚光套7,壳体3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位于灯泡顶部的一级散热环8和二级散热环9,一级散热环8内圈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通道10,第一散热通道10靠近一级散热环8内环由远至近以及包括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第一散热环板11通过连接块12和灯泡安装基座散热部固定连接,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通过固定板15固定连接,二级散热环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通道16,第二散热通道16靠近二级散热环9内环由远至近依次开设有第一散热凹槽17和第二散热凹槽18,通过设置一级散热环8,结合二级散热环9,在灯泡发热时,热量被第一散热环板11吸收后,热量由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形成的排热区排出,结合第二散热通道16的第一散热凹槽17和第二散热凹槽18,便于提高灯泡部的多元化散热效果,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聚光套7,结合可塑性的安装块6,便于将聚光套7的角度改变以调节灯泡的多角度聚光效果,提高装置的光源发散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均为半圆环形且尺寸递减,聚光套7为半圆环套且剖面之间喷涂有缓冲层,通过向聚光套7剖面之间喷涂缓冲层,便于提高其缓冲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壳体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光板5,聚光套7靠近灯壳部1的一侧喷涂有蜂窝状反光层,通过蜂窝状反光层便于光的散射,通过过滤光板5,过滤光板5将所发出光柔化以保护视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壳体3的四周均开设有和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形成的排热区相匹配的排热孔,通过排热孔可将装置内热量直接排除。在使用时,在灯泡发热时,热量被第一散热环板11吸收后,热量由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形成的排热区排出,结合第二散热通道16的第一散热凹槽17和第二散热凹槽18,热量在第一散热凹槽17和第二散热凹槽18大面积接触后,由二级散热环9排出,需要调节聚光角度时,将可塑性的安装块6向下掰动,使得聚光套7之间的角度得以调节。综上可得,该高散热LED灯外壳,通过设置一级散热环8,结合二级散热环9,在灯泡发热时,热量被第一散热环板11吸收后,热量由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形成的排热区排出,结合第二散热通道16的第一散热凹槽17和第二散热凹槽18,便于提高灯泡部的多元化散热效果,便于大面积接触热量以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聚光套7,结合可塑性的安装块6,便于将聚光套7的角度改变以调节灯泡的多角度聚光效果,提高装置的光源发散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包括灯壳部(1)和聚光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部(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盖(4),所述壳体(3)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两侧均套接有聚光套(7),所述壳体(3)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位于灯泡顶部的一级散热环(8)和二级散热环(9),所述一级散热环(8)内圈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通道(10),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0)靠近一级散热环(8)内环由远至近以及包括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所述第一散热环板(11)通过连接块(12)和灯泡安装基座散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通过固定板(15)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散热环(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通道(16),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6)靠近二级散热环(9)内环由远至近依次开设有第一散热凹槽(17)和第二散热凹槽(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LED灯外壳,包括灯壳部(1)和聚光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部(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盖(4),所述壳体(3)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两侧均套接有聚光套(7),所述壳体(3)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位于灯泡顶部的一级散热环(8)和二级散热环(9),所述一级散热环(8)内圈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通道(10),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0)靠近一级散热环(8)内环由远至近以及包括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所述第一散热环板(11)通过连接块(12)和灯泡安装基座散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环板(11)、第二散热环板(13)和第三散热环板(14)之间通过固定板(15)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散热环(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通道(16),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6)靠近二级散热环(9)内环由远至近依次开设有第一散热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