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89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45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解决了现在康复锻炼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上需求的问题。其包括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成对角线布置,前方两个支撑柱和后方两个支撑柱分别设有一组脚踝锻炼装置,脚踝锻炼装置外侧设有一个腿部按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功能较多,可以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对方位的锻炼,加快患者下肢的康复速度。

A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neu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髓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可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的患者经常需要进行下肢的锻炼,从而促进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但是现在的下肢康复装置大都功能较为简单,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康复锻炼,没有起到很好的锻炼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康复锻炼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上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成对角线布置,前方两个支撑柱和后方两个支撑柱分别设有一组脚踝锻炼装置,脚踝锻炼装置外侧设有一个腿部按摩装置。优选的,所述脚踝锻炼装置包括与每个支撑柱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下端铰接有水平的支撑板,两个第一连杆和支撑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踏板,踏板下方中部与支撑板球铰接,踏板下方四个角分别球铰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与支撑板球铰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与支撑板球铰接的套管,套管内可滑动的设有滑杆,滑杆上端贯穿套管与踏板球铰接,滑杆下端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端与套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中部外端固定有伸缩柱,每个支撑柱内侧固定有卡板,伸缩柱与卡板配合构成将第一连杆卡死固定的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柱包括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柱,固定柱内可滑动的设有滑柱,固定柱内设有位于滑柱外侧的多个凹槽,滑柱外侧设有可水平滑动的多个半球头,半球头与凹槽配合构成将滑柱卡死的结构;半球头内侧固定有挡板,挡板内侧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内端固定在滑柱内,第二弹簧始终将半球头顶出滑柱。优选的,所述腿部按摩装置包括与同侧的两个支撑柱固定的工型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与支撑柱上端固定有上板,与支撑柱下端固定有下板,上板和下班中部固定有立板,立板外侧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从上往下依次固定有多个凸轮,多个凸轮在同一投影面上极限位置不重合,立板内侧设有多个可横向滑动的按摩柱,按摩柱外端可转动的设有圆盘,圆盘与凸轮相接触构成凸轮转动带动按摩柱滑动的结构,按摩柱内端贯穿立柱且螺纹连接有按摩头。优选的,所述按摩柱上固定有止板,止板位于立板内,止板内端固定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内端与立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经固定在支撑柱上的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左侧的两个支撑柱上端固定有手扶柱。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功能较多,可以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对方位的锻炼,加快患者下肢的康复速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脚踝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板和踏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腿部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伸缩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腿部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按摩头按摩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8中A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11给出,本技术包括四个支撑柱1,四个支撑柱1成对角线布置,前方两个支撑柱1和后方两个支撑柱1分别设有一组脚踝锻炼装置2,脚踝锻炼装置2外侧设有一个腿部按摩装置3。支撑柱1为方形柱,四个支撑柱1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结构,脚踝锻炼装置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的进行布置,对患者的脚踝和腿部都可以进行锻炼康复,腿部按摩装置3相对应的也有两个,这样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康复,加快患者下肢的康复。所述脚踝锻炼装置2包括与每个支撑柱1铰接的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下端铰接有水平的支撑板5,两个第一连杆4和支撑板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板5上方设有踏板6,踏板6下方中部与支撑板5球铰接,踏板6下方四个角分别球铰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下端与支撑板5球铰接。第一连杆4位于支撑柱1的内侧,支撑板5和两个第一连杆4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从而可以保证在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5始终保持水平装置,踏板6的设置,患者将双脚放置在踏板6上,依靠自身的重力可以向踏板6的一侧用力,这样就会使得踏板6产生倾斜,有助于患者脚踝的活动,从而对患者的脚踝进行锻炼,脚踝锻炼装置2及可以锻炼下肢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对患者的脚踝进行锻炼,从而方便下肢的康复。所述伸缩杆7包括与支撑板5球铰接的套管,套管内可滑动的设有滑杆,滑杆上端贯穿套管与踏板6球铰接,滑杆下端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端与套管固定连接。伸缩杆7的结构是比较常规的设置,市场上这种伸缩杆7是比较多个,滑杆上套固有阻挡环,阻挡环可以避免滑杆从套管内滑出,第一弹簧始终将滑杆向上推动。所述第一连杆4中部外端固定有伸缩柱8,每个支撑柱1内侧固定有卡板9,伸缩柱8与卡板9配合构成将第一连杆4卡死固定的结构。卡板9上设有卡槽,伸缩杆7伸开以后进行摆动,伸缩柱8卡入卡槽内,卡槽内设有橡胶层,这样可以保证卡死的效果。所述伸缩柱8包括与第一连杆4固定连接的固定柱10,固定柱10内可滑动的设有滑柱11,固定柱10内设有位于滑柱11外侧的多个凹槽12,滑柱11外侧设有可水平滑动的多个半球头13,半球头13与凹槽12配合构成将滑柱11卡死的结构;半球头13内侧固定有挡板14,挡板14内侧固定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内端固定在滑柱11内,第二弹簧15始终将半球头13顶出滑柱11。挡板14的设置可以避免半球头13与滑柱11分离,凹槽12的数量超出半球头13的数量,当向外拉动滑柱11时,半球头13卡入凹槽12,将滑柱11的位置进行锁定,在滑柱11缩进伸缩柱8时,此时第一连杆4在摆动的过程中,卡板9不会于伸缩柱8产生干涉。所述腿部按摩装置3包括与同侧的两个支撑柱1固定的工型的支撑架16,支撑架16包括与支撑柱1上端固定有上板,与支撑柱1下端固定有下板,上板和下班中部固定有立板,立板外侧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从上往下依次固定有多个凸轮18,多个凸轮18在同一投影面上极限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支撑柱(1),四个支撑柱(1)成对角线布置,前方两个支撑柱(1)和后方两个支撑柱(1)分别设有一组脚踝锻炼装置(2),脚踝锻炼装置(2)外侧设有一个腿部按摩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支撑柱(1),四个支撑柱(1)成对角线布置,前方两个支撑柱(1)和后方两个支撑柱(1)分别设有一组脚踝锻炼装置(2),脚踝锻炼装置(2)外侧设有一个腿部按摩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锻炼装置(2)包括与每个支撑柱(1)铰接的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下端铰接有水平的支撑板(5),两个第一连杆(4)和支撑板(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所述支撑板(5)上方设有踏板(6),踏板(6)下方中部与支撑板(5)球铰接,踏板(6)下方四个角分别球铰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下端与支撑板(5)球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包括与支撑板(5)球铰接的套管,套管内可滑动的设有滑杆,滑杆上端贯穿套管与踏板(6)球铰接,滑杆下端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端与套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中部外端固定有伸缩柱(8),每个支撑柱(1)内侧固定有卡板(9),伸缩柱(8)与卡板(9)配合构成将第一连杆(4)卡死固定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8)包括与第一连杆(4)固定连接的固定柱(10),固定柱(10)内可滑动的设有滑柱(11),固定柱(10)内设有位于滑柱(11)外侧的多个凹槽(12),滑柱(11)外侧设有可水平滑动的多个半球头(13),半球头(13)与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豫孙允芹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