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下肢瘫痪是指神经系统受损,感觉障碍发生以后导致的身体下肢完全或部分丧失运动功能,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的一种疾病,目前认为脑血管意外或者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引发的下肢瘫痪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通过下肢康复训练的装置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上防护衣的升降采用滑轮升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防护装置升降的稳定性及强度不足,且防护衣穿戴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防护装置升降的稳定性及强度不足的问题,防护衣穿戴不便的问题,达到了便于进行升降调节,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且防护衣便于穿戴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连杆、支撑杆、防滑套、滑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连杆(3)、支撑杆(4)、防滑套(5)、滑轨(6)、脚板(7)和拉绳(8),所述第一支撑架(1)中上端和第二支撑架(2)中上端螺栓连接,所述连杆(3)前端与第一支撑架(1)下端拉连接,所述连杆(3)后端与第二支撑架(2)下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4)底端与第二支撑架(2)后端下侧垂直焊接,所述支撑杆(4)中上端与第一支撑架(1)后端上侧水平焊接,所述防滑套(5)下端与支撑杆(4)上端插接,所述脚板(7)后端与第二支撑架(2)下端前侧水平焊接,所述脚板(7)内侧与脚板(7)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拉绳(8)上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连杆(3)、支撑杆(4)、防滑套(5)、滑轨(6)、脚板(7)和拉绳(8),所述第一支撑架(1)中上端和第二支撑架(2)中上端螺栓连接,所述连杆(3)前端与第一支撑架(1)下端拉连接,所述连杆(3)后端与第二支撑架(2)下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4)底端与第二支撑架(2)后端下侧垂直焊接,所述支撑杆(4)中上端与第一支撑架(1)后端上侧水平焊接,所述防滑套(5)下端与支撑杆(4)上端插接,所述脚板(7)后端与第二支撑架(2)下端前侧水平焊接,所述脚板(7)内侧与脚板(7)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拉绳(8)上端与第二支撑架(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拉绳(8)下端与脚板(7)前端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后端设置有调节装置(9),所述调节装置(9)上端设置有防护装置(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9)和防护装置(10),所述调节装置(9)由螺筒(91)、螺杆(92)、圆台(93)、连接杆(94)、壳体(95)、手轮(96)、齿轮轴(97)、防转杆(98)和防转块(99)组成,所述螺筒(91)前端下侧与第二支撑架(2)后端下侧中部垂直焊接,所述螺筒(91)前端上侧第一支撑架(1)后端上侧中部垂直焊接,所述螺杆(92)下端设置在螺筒(91)内侧,所述螺杆(92)外侧螺纹与螺筒(91)内侧螺纹相互啮合,所述螺杆(92)上端与具有连接作用的圆台(93)顶端前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94)后端与圆台(93)前端垂直焊接,所述壳体(95)底端前侧与螺筒(91)顶端垂直焊接,所述螺杆(92)上端垂直穿过壳体(95)顶端前侧,所述手轮(96)前端与具有保护防尘作用的壳体(95)后端右侧转动连接,所述齿轮轴(97)前后两端与壳体(95)内部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轴(97)左端与螺杆(92)右端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轴(97)后端与手轮(96)前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防转杆(98)底端与壳体(95)顶端后侧垂直焊接,所述防转杆(98)上端贯穿圆台(93)上下两端,所述圆台(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