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86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30
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引流管的上侧壁上设有通水管;引流管的右部上侧贯通设有冲洗管;冲洗管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二号密封盖;冲洗管的内端穿过引流管的上侧壁后,设于通水管内;通水管上设有数个通水孔;引流管内左侧活动设有活塞;通水管穿设在活塞中;通水管的左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面和活塞的左侧面呈抵触配合设置;活塞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金属网;支撑架的右侧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右端穿过固定于引流管右部内壁上的密封圈后,与固定座连接;有效避免引流孔的堵塞问题,保证了引流畅通,提高效率。

Anti blocking drainage tube in onc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
技术介绍
肿瘤患者在后期很容易产生腹腔等部位的积水,肿瘤内科在进行肿瘤止水引流操作时,通常是将引流管一头伸入患者体内,一头伸入收集袋,引流过程中易发生堵塞,且一旦发生阻塞则需要暂停手术操作更换新的引流管,更换工具不仅浪费时间和效率,而且会造成患者的不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有效避免引流孔的堵塞问题,保证了引流畅通,提高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引流管和锥形穿刺头;引流管的前端设有锥形穿刺头;引流管的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数圈引流孔组;每圈引流孔组均有数个呈等角设置的引流孔构成;它还包含通水管、冲洗管、通水管、活塞、限位板、支撑架、金属网、拉杆、固定座、密封圈、二号套筒和收集筒;引流管的上侧壁上设有通水管;引流管的右部上侧贯通设有冲洗管;冲洗管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二号密封盖;冲洗管的内端穿过引流管的上侧壁后,设于通水管内;通水管上设有数个通水孔;引流管内左侧活动设有活塞;通水管穿设在活塞中;通水管的左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面和活塞的左侧面呈抵触配合设置;活塞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金属网;支撑架的右侧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右端穿过固定于引流管右部内壁上的密封圈后,与固定座连接;引流管的右端贯通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调节阀;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号密封盖;引流管的右侧外壁上套设有二号套筒;引流管的右侧贯通设有出口管;出口管的下端穿过二号套筒后,与收集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号引流槽、二号引流槽和三号引流槽;每圈引流孔组中的相邻的两个引流孔之间均设有上述的一号引流槽;每两个相邻的引流孔之间均设有上述的二号引流槽;最左侧的一圈引流孔组的每个引流孔左侧均设有上述的三号引流槽。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外壁上套设有一号套筒;一号套筒设于二号套筒的左侧;一号套筒的下侧外壁上固定有把手;把手的下端设于连接管和收集筒之间;把手的外壁上设有防滑颗粒。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的右侧壁上设有拉手。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箍和支撑体构成;支撑箍设于活塞内;支撑箍内侧连接有支撑体;金属网的外侧边缘固定在支撑体的左侧面上;拉杆的左端固定在支撑体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有效避免引流孔的堵塞问题,保证了引流畅通,提高效率,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C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支撑架、金属网和活塞的连接结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引流管1、刻度线层1-1、引流孔1-2、锥形穿刺头2、通水管3、通水孔3-1、冲洗管4、二号密封盖5、连接管6、活塞7、限位板8、支撑架9、支撑箍9-1、支撑体9-2、金属网10、拉杆11、固定座12、密封圈13、二号套筒14、收集筒15、调节阀16、一号密封盖17、出口管18、一号引流槽19、二号引流槽20、三号引流槽21、一号套筒22、把手23、防滑颗粒24、拉手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引流管1和锥形穿刺头2;引流管1的前端通过高黏度胶粘设有锥形穿刺头2;引流管1的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四圈引流孔组;每圈引流孔组均有十二个呈等角设置的引流孔1-2构成;它还包含通水管3、冲洗管4、通水管3、活塞7、限位板8、支撑架9、金属网10、拉杆11、固定座12、密封圈13、二号套筒14和收集筒15;引流管1的上侧壁上通过高黏度胶粘固定有通水管3;引流管1的右部上侧贯通并通过密封胶粘固定设有冲洗管4;冲洗管4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二号密封盖5;冲洗管4的内端穿过引流管1的上侧壁后,设于通水管3内;通水管3上设有九个通水孔3-1;九个通水孔3-1分三排分布,每排通水孔3-1由三个通水孔3-1构成;引流管1内左侧活动设有活塞7;通水管3穿设在活塞7中;通水管3的左端通过高黏度胶粘固定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右侧面和活塞7的左侧面呈抵触配合设置;活塞7内设有支撑架9;支撑架9上固定有金属网10;支撑架9的右侧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右端穿过胶粘固定在引流管1右部内壁上的密封圈13后,与固定座12通过高黏度胶粘连接;引流管1的右端贯通并螺纹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和引流管1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带密封;连接管6上螺纹连接有调节阀16(调节阀16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中的引流器上的调节阀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做赘述);连接管6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号密封盖17;引流管1的右侧外壁上套设并通过高黏度胶粘固定有二号套筒14;引流管1的右侧贯通设有出口管18;出口管18的下端穿过二号套筒14的下侧壁后,与收集筒15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1的外壁上设有一号引流槽19、二号引流槽20和三号引流槽21;每圈引流孔组中的相邻的两个引流孔1-2之间均设有上述的一号引流槽19;每两个相邻的引流孔1-2之间均设有上述的二号引流槽20;最左侧的一圈引流孔组的每个引流孔1-2左侧均设有上述的三号引流槽21;一号引流槽19、二号引流槽20和三号引流槽21保证相邻的引流孔1-2贯通,避免因一个引流孔1-2堵塞,影响引流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1外壁上套设并通过高黏度胶粘固定有一号套筒22;一号套筒22设于二号套筒14的左侧;一号套筒22的下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把手23;把手23的下端设于连接管6和收集筒15之间;把手23的外壁上通过高黏度胶粘固定有防滑颗粒24;把手23便于把拿。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12的右侧壁上通过高黏度胶粘设有拉手25;拉手25便于移动拉杆11。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9由支撑箍9-1和支撑体9-2构成;支撑箍9-1设于活塞7内;活塞7为硅胶材质制成;支撑箍9-1内侧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体9-2;金属网10的外侧周边缘焊接固定在支撑体9-2的左侧面上;拉杆11的左端焊接固定在支撑体9-2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1的外壁上刻设有刻度线层1-1;刻度线层1-1可以起到提醒医务人员对刺入深度,方便医生引流操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引流管1左端设置的锥形穿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它包含引流管(1)和锥形穿刺头(2);引流管(1)的前端设有锥形穿刺头(2);引流管(1)的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数圈引流孔组;每圈引流孔组均有数个呈等角设置的引流孔(1-2)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通水管(3)、冲洗管(4)、通水管(3)、活塞(7)、限位板(8)、支撑架(9)、金属网(10)、拉杆(11)、固定座(12)、密封圈(13)、二号套筒(14)和收集筒(15);引流管(1)的上侧壁上设有通水管(3);引流管(1)的右部上侧贯通设有冲洗管(4);冲洗管(4)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二号密封盖(5);冲洗管(4)的内端穿过引流管(1)的上侧壁后,设于通水管(3)内;通水管(3)上设有数个通水孔(3-1);引流管(1)内左侧活动设有活塞(7);通水管(3)穿设在活塞(7)中;通水管(3)的左端设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右侧面和活塞(7)的左侧面呈抵触配合设置;活塞(7)内设有支撑架(9);支撑架(9)上固定有金属网(10);支撑架(9)的右侧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右端穿过固定于引流管(1)右部内壁上的密封圈(13)后,与固定座(12)连接;引流管(1)的右端贯通设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上设有调节阀(16);连接管(6)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号密封盖(17);引流管(1)的右侧外壁上套设有二号套筒(14);引流管(1)的右侧贯通设有出口管(18);出口管(18)的下端穿过二号套筒(14)后,与收集筒(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它包含引流管(1)和锥形穿刺头(2);引流管(1)的前端设有锥形穿刺头(2);引流管(1)的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数圈引流孔组;每圈引流孔组均有数个呈等角设置的引流孔(1-2)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通水管(3)、冲洗管(4)、通水管(3)、活塞(7)、限位板(8)、支撑架(9)、金属网(10)、拉杆(11)、固定座(12)、密封圈(13)、二号套筒(14)和收集筒(15);引流管(1)的上侧壁上设有通水管(3);引流管(1)的右部上侧贯通设有冲洗管(4);冲洗管(4)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二号密封盖(5);冲洗管(4)的内端穿过引流管(1)的上侧壁后,设于通水管(3)内;通水管(3)上设有数个通水孔(3-1);引流管(1)内左侧活动设有活塞(7);通水管(3)穿设在活塞(7)中;通水管(3)的左端设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右侧面和活塞(7)的左侧面呈抵触配合设置;活塞(7)内设有支撑架(9);支撑架(9)上固定有金属网(10);支撑架(9)的右侧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右端穿过固定于引流管(1)右部内壁上的密封圈(13)后,与固定座(12)连接;引流管(1)的右端贯通设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上设有调节阀(16);连接管(6)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号密封盖(17);引流管(1)的右侧外壁上套设有二号套筒(14);引流管(1)的右侧贯通设有出口管(18);出口管(18)的下端穿过二号套筒(14)后,与收集筒(15)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兰韩江琼王国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